父母捏球5000万次供氧,用手为儿续命5年(父母呼吸用手儿子无法呼吸)

付学鹏的家庭负担不起昂贵的呼吸机费用,父母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儿子失去生命,医生提议可以给付学鹏换成“人工呼吸机”,呼吸气囊全靠手动操作,24小时不能离人,父母为了儿子能活下去,5年时间里,挤压呼吸球次数达到5000万次,他们的手都变了形,只要儿子能活下去,这点苦根本不算什么。

王玉芹正在按压呼吸球

付学鹏为什么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5年时间里他和父母经历了怎样的困境?现在他们的生活过的怎样?我们一起走进付学鹏一家和命运抗争的励志故事。

父母捏球5000万次供氧,用手为儿续命5年(父母呼吸用手儿子无法呼吸)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一、台州青年遇车祸,父母全力挽救生命

2006年3月8日,是付敏足和王玉芹夫妇人生中最悲痛的一天,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岁数,却遭遇了巨大的变故,这天晚上7点多,他们的儿子付学鹏骑摩托车去买东西,在路口的转弯处,撞上了一辆迎面驶来的轿车,由于车速太快,加上车灯太晃眼,付学鹏根本就没看清对面的车,导致他直接被车撞飞了。

图片来自网络

路过此处的行人目睹了这场惨烈的车祸,大家赶紧报警以及拨打急救电话,没一会救护车就来到车祸现场,把付学鹏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医生对付学鹏进行了及时的救治,他的伤势太重,接下来需要花一大笔治疗费,就算如此也无法恢复如初。

医院及时联系了付学鹏的父母,父亲付敏足根本不敢相信,出门的时候,还好端端的儿子会出这么严重的车祸,此时两位老人已经听不到医生说了什么,他们迫不及待想知道儿子的现状,他们焦急的来到医院,见到病床上失去意识的付学鹏,两位老人泣不成声,噩耗来的太过突然,他们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接下来的困难。

看着儿子浑身鲜血、昏迷不醒的样子,母亲王玉芹几乎要崩溃了,儿子被推进手术室,她和老伴坐在门口的长椅上,无助的等着付学鹏出来,眼泪不停的从脸庞滑落,两位老人紧紧攥着彼此的双手、互相鼓励着,他们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就算付学鹏挺不过这一关,他们也要坚强的活着。

付学鹏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这段灰暗的时间对他们来说十分难熬,他们既盼望手术快点结束,又害怕手术室的门打开的一瞬间,得到的是噩耗,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漫长等待,手术终于结束了。

经过医生全力抢救,付学鹏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了,这个好消息让两位老人喜极而泣,可是医生接着说到:“你们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他的伤势严重,呼吸中枢神经和运动神经受损,脖子以下的部位几乎完全失去知觉,下半生都不可能再站起来了,甚至还丧失了自主呼吸功能,可能一生都要靠呼吸机,才能维持生命。

听到儿子活下来的消息,付学鹏的父母以为他已无大碍,谁知道更大的暴风雨刚刚降临,肇事司机知道自己酿成大祸后悔不已,他清楚地认识到错误,赔偿付学鹏30万元,可是这笔费用对付学鹏的后续治疗来说,只能算是杯水车薪,父母为了儿子能活下去,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为他治病。

王玉芹和付学鹏

父母把身边能借钱的亲朋好友都借遍了,以至于大家见到王玉芹夫妻俩都要躲着走,亲戚甚至都不敢接他们的电话,后来东拼西凑好不容易才凑齐治疗费,医生明确告诉家属,以他的情况来看,后续治疗还需要一大笔钱,家属要付出大量精力和耐心照顾他以后的生活。

付学鹏在台州第一人民医院住了4个月,因为呼吸神经受到重创,他只能依靠呼吸机才能呼吸,可是呼吸机费用太高,1万块钱连一周都不到就花完了,这让王玉芹和付敏足头疼不已,按照这样的花钱速度,东拼西凑的医疗费,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花光,所以他们决定出院回家休养。

付学鹏回家休养

医生看出付学鹏家境贫困,随即诚心提出自己的建议,不仅可以维持付学鹏的生命,还能帮他们省一大笔钱,只是过程太磨人,一旦用上这种方式,就意味家属要24小时守着病人,对家属来说确实十分煎熬,但是以现在的情况来看,这是最好的方法,回家之后他们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手动”帮付学鹏呼吸。

二、手动维持呼吸,五年坚持令人感动

2008年9月,付学鹏的治疗费用已经高达110多万元,家里债台高筑,他们累计欠了70多万外债,好在经过两年治疗,付学鹏身体的各项指标都恢复的不错,唯一不方便的就是全家人要一直用简易呼吸器,在他的喉咙外部接上塑料管做辅助呼吸,这种方式需要人工操作,24小时都要有人按压呼吸球。

呼吸球

付学鹏回到家里休养,父母没有一刻离开过他,全家人的生活方式和之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老两口日夜不间断的用呼吸球辅助付学鹏呼吸,从此以后呼吸球就是家里最珍贵的东西,不仅是简单的医疗器械,更意味着有了呼吸球,儿子的生命才能延续。

王玉芹和付敏足不分昼夜照顾付学鹏,他们两人几乎失去了所有的个人时间,他们想到的、做到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持付学鹏的生命,作息时间完全不固定,吃饭睡觉也是两个人把时间交错开,他们不能外出太长时间,甚至不能生病。

一旦有突发状况,另一个人根本不能休息,这么大的工作量无论身体和精神都吃不消,尤其是两人逐渐上了年纪,身体条件不似从前,有一次就出现了突发状况,着实把他们全家人都吓的不轻,付敏足照顾儿子的时候突然内急,他就让80多岁的母亲操作呼吸球,可是老人的力度没有掌握好,衔接的塑料管突然断开。

付敏足

付学鹏回来就看到儿子全身抽搐、呼吸困难,他紧张焦急的终于把管子接好,这才避免酿成悲剧,经历过这件事之后,全家人对呼吸球的操作都格外谨慎,这样的情况也没有再发生过,虽然父母把床都搬到儿子的旁边,可是他们帮助付学鹏呼吸的时候,从来不会坐在床上或者盖被子。

一旦身体感受到温暖,就很容易犯困,如果真的睡着了后果将不堪设想,夏天的时候还可以忍受,一到冬天坐在屋子里冻的手脚冰冷,他们就算受冻也不能盖被子或者开电热器取暖。

付学鹏还有两个姐姐都已经成家了,她们不忍心看着父母受这么多罪,所以回娘家来帮付学鹏操作呼吸球,付学鹏的姐夫有时候也会来帮忙,没一会就感到手腕和手指酸疼,更别说两个上了年纪的人有多难熬。

母亲正在按压呼吸球

真正体验过才知道做起来并不容易,他们都十分心疼父母,有女儿女婿帮忙,老人休息的时间也能适当延长一些,付敏足和王玉芹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不管轮到谁照顾付学鹏,大家都打起十二分精神,人命关天的事情他们不敢掉以轻心,呼吸气囊1分钟内要压18次,每天按压25000多次,同样的事情他们做了5年,按压呼吸球的次数达到5000万次,并且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头。

付学鹏经常思考,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报答父母,他也会想起以前的事情,付学鹏早年辍学,虽然没上过什么学,但是他一直都想通过勤奋努力挣更多钱,让父母安度晚年,于是他就决定学一门手艺,随后便来到汽修厂,一边学习一边工作。

图片来自网络

付学鹏学习汽车修理很快就能上手,虽然付学鹏还很年轻,他的好手艺很快就让成为厂里拔尖的员工,积累了一批回头客,当初付学鹏想辍学打工,父母是不大愿意的,现在看到他在汽修厂工作顺利、收入丰厚,父母感到很欣慰。

付学鹏是个很孝顺的孩子,他不想看到老人再为生活奔波劳碌,现在自己有能力赚钱,想尽己所能多帮衬帮衬家里,付学鹏经常拿钱给父母,王玉芹夫妻俩知道儿子孝顺,付学鹏给的钱他们帮儿子攒起来,留给他将来结婚用,父母知道他的脾气,攒钱给付学鹏结婚的做法,他们一直瞒着儿子。

王玉芹在照顾付学鹏

付学鹏的姐姐和姐夫有时间就会过来,可是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帮忙的时间也是有限的,王玉芹两口子知道他们工作很辛苦,也不舍得让他们这么累,所以一到晚上就让孩子们回家休息,两位老人一个守上半夜一个守下半夜。

父母手动帮付学鹏呼吸一做就是五年,其中的艰辛和坚持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两位老人手部变形、关节肿大,他们长期熬夜精神状态极差,整日都无精打采,付学鹏看在心里充满愧疚和心疼,这样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到头,付学鹏想过自杀一了百了,这样父母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老人双手已经变形

付学鹏有一段时间不再吃饭,父母看出他的轻生之意,一家三口想到这几年的艰难处境感慨万千,王玉芹哭着说到:儿子,你可千万不能想不开,爸妈这么做都是为了你,没有你我们以后的生活怎么办。
”母亲声泪俱下让付学鹏更加愧疚,他知道自己不该这么想,母亲的话打消了他轻生的念头,重燃对生命的渴望。

三、苦尽甘来,生活再次有了希望

2009年4月,付学鹏的叔叔得知可以自制简易呼吸机,如果真的能成功,就不用24小时都按压呼吸球了,他把这件事情告诉哥嫂,可是谁都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

父母正在照顾付学鹏

他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用呼吸球、自行车钢圈和固定运转的小皮带,谁知竟然真的做出了一台简易呼吸机,为了让呼吸机运转稳定,他们还购置发电设备,可是发电机每个月都要消耗二三百块钱燃油。

这些年王玉芹和老伴一直在家里照顾儿子,没有经济来源,平时只能靠低保和女儿给的生活费艰难度日,他们决定白天还用呼吸球,晚上再用简易呼吸机,这样一来能省不少钱,有了简易呼吸机,他们的精神状态确实好了很多,终于不用每天晚上都熬夜了。

王玉芹一家5年用坏了6个呼吸球,只要儿子能活着,他们过的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5年不间断的按压呼吸球,这样的毅力不是谁都能做到的,2011年,王玉芹和老伴不惜代价,给儿子延续生命的故事,被当地政府知道了,他们很快联系上付学鹏一家,积极为他们提供帮助。

付学鹏和父母

台州第一人民医院向他们提供免费体检,还送来了医疗物资,这些物品都是付学鹏平时不可缺少的物品,这些帮助对他们来说是雪中送炭,在这之后多家媒体采访了他们,社会上有越来越多人知道了付学鹏一家和命运抗争的励志故事,纷纷伸出援手为他们捐款捐物。

最重要的是一家医疗机构给付学鹏捐赠了一台呼吸机,意味着年迈的父母可以“解放”双手,再也不用人为按压呼吸球了,呼吸机耗电量大,村里领导也知道他们的情况,免除了他们的电费。

付家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2013年他们共收到5万多元捐款,虽然不知道付学鹏的身体能不能恢复到从前,可是他们总算看到了一丝希望。

爱心人士看望付学鹏

如今付家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他们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还清70多万债务,有了自动呼吸机,父母再也不用担心儿子会出现意外,村里专门给付学鹏开设了账户,爱心人士的捐款都会被打到这个“爱心账户”里,也帮他们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村里的领导还帮老两口安排了保洁员的工作,每个月都会按时发工资,他们终于可以实现用双手改变生活的想法,虽然赚的钱不算多,也足够一家人的基本生活费,他们已经很知足了,一家人的坚持,终于苦尽甘来了。

父母照顾付学鹏

虽然他们现在已经不再用呼吸球,可是仍然保留着这个珍贵的物件,对王玉芹和付敏足来说呼吸球意味着儿子的生命,对付学鹏来说呼吸球是父母千钧重的爱,生命虽然很脆弱,但是亲人的关爱却是坚不可摧的,祝愿付学鹏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也希望付家老两口健康快乐、日子过的幸福美满。

付敏足和王玉芹

参考资料

父母为瘫痪儿子自制呼吸机5年捏破6个呼吸球——中国网

儿子重伤卧床七年 年迈父母自制“呼吸机”续命——浙江在线

阅读此文后,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