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枢纽江湛铁路的尽头站高铁湛江西站被称为广东铁路的西大门,肇庆信号水电段湛江西信号工区的6名信号工在工长陈道漫的带领下,正借着头顶照明灯微弱的光,顶着寒风在夜间进行检修作业。
江(门)湛(江)铁路茂湛段在广铁集团管内是极为特殊的存在,这里既有普速列车穿行,又有高速动车组通过,凡前往海南岛的列车都要从这通行,行车密度极高。“一旦我们的设备发生故障,行车组织就有可能面临瘫痪。”工长陈道漫说道。为了保障行车安全,春运期间,工区将巡检频率由每周一次增加志每周两次。
这个天窗是春节后的第一个天窗,天窗是铁路的专业术语,是指这个时间段线路上不安排列车行驶,腾出时间专门用于线路维修。受普速列车影响,湛江西站的天窗点在凌晨3点到7点,职工们1点就要起床做作业前的准备工作。每周至少4个夜班,通宵作业、昼伏夜出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道岔是控制列车运行方向的重要设备,被称为动车的“方向盘”,是这个工区维护的关键设备之一。工区今晚的任务是对湛江西站121#道岔进行检修维护。121#道岔位于湛江西站的正线上,白天操动次数频繁,必须做好彻底的检修,心里才有底。
职工林成将2mm的塞尺放在1#尖轨和基本轨之间,检查道岔的密贴程度。随着道岔“嗡嗡嗡”的空转声,道岔的压力已经达到了13Mpa。林成皱了皱眉头,道岔的密贴此时已经非常紧,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道岔解锁时阻力过大空转,进而引发道岔失去表示的问题,就会影响列车的运行。
“春运开始以来,湛江西站的运输任务繁忙,每天接发的列车一百多趟,近期广东气温降低,很可能是钢轨热胀冷缩导致道岔特性发生变化,必须立刻进行适应性调整。”工长陈道漫边说着,边拿起了扳手对道岔密贴进行了调整,经过反复试验后道岔恢复了正常,这才松了口气。
陈道漫是土生土在的湛江人,江湛铁路施工建设时,他就投身到家乡铁路的信号设备的施工建设工作中。因工作业绩突出,在今年年初他还被评为2020年度湛江市“劳动模范”
“只要列车在跑,我们就要24小时值守。今年过年我在岗位上,我回家的机会比他们要多。”今年春节,陈道漫在岗位上值守,他把回家的机会让给了家在外地的职工。
经过一夜的奋战,陈道漫和工友们圆满完成了检修任务,回到宿舍,天空也泛起了鱼肚白。坚守无私,奉献无言,正是有无数如同陈道漫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的铁路人,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每一处设备。他们一次次缺席与家人的团聚,但是为铁路安全运行的责任心始终没有缺位。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关家玉 通讯员:谢斯炜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关家玉 通讯员:谢斯炜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