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7岁的付宪军是京东物流华北分公司固安第一支线车队的司机,他所负责的运输路线涉及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地。每接到一趟运输任务,付宪军就和搭班同事一起将整车货物运到目的地,再装上退货返回位于固安、廊坊等地的仓库,通常往返一次需要三天左右时间。
常年行车,要做到“零事故”,并不那么容易。出车前,付宪军会仔细检查每一项车况,机油缺不缺、水缺不缺、胎压正不正常……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今天,“不能因为觉得自己开车时间长了,老司机了,就放松 ‘安全’这根弦。”
可即便再小心,行车路上也难免遇到突发情况。2019年冬天,付宪军和同事一起开车送货前往内蒙古包头。回程的路上,正在驾驶室里聚精会神开车的他,突然听到“啪”的一声脆响,眼前的挡风玻璃炸开了一大片裂纹。紧接着,还没等人反应过来,碎玻璃零七八碎地掉了下来。
“幸亏当时车速不快,只是手上让碎玻璃划伤了。”时隔两年,付宪军仍对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两人赶忙打转向,把车停在应急车道,在车后安全距离设置好标志物,将情况上报给车队。车队迅速联系了维修人员,但因为当时付宪军的车在高速路上,维修人员上不了高速,于是约定好在下一个服务站等候。
付宪军和同事收拾好碎玻璃,重新上路。当时气温接近零下20℃,没有了前挡风玻璃,寒风直接打在两人身上。为了安全,付宪军只能慢慢地开。冷得实在受不了,两人把车上用于休息时御寒的棉被找了出来,裹在身上,在北风里开了近一个小时,终于到达服务区。从车上下来时,付宪军和同事的手、脸都冻麻了,几乎没有知觉。可换好玻璃后,两人只是简单休整,就又重新出发了。
2020年春节,大年初三,已经回到河北保定老家过节的付宪军接到队长电话:“有一批抗疫物资要送到武汉,能不能去?”“能!
”付宪军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下来。当时,村里已经封闭管理,出了村短时间内就回不去了,可付宪军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了。临行前,他怕家人担心,没说要去哪里,只说是一次普通的加急任务。
大年初四一大早,付宪军就回到了单位。当晚10点,他驾驶货车准时出发,第二天中午就到达了武汉。将货物卸车后,付宪军又迅速返回河北进行隔离。隔离期满,他才告诉家人自己去了武汉。“我媳妇听说我去了武汉,眼泪当时就掉下来了……”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付宪军哽咽了,可他不后悔,他说:“这是我的岗位职责。”
每一份货物的另一端,都有一份等待和期盼。每一次出车,付宪军都有一个目标——安全准时送达目的地。这是属于他的职业准则,只要手握方向盘一天,就会坚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