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没有思路怎么办?(调整画面作业后期夜景)

后期,从需求程度来看,可以简单的划分为基本后期和深度后期。
我们在街边拍摄的花花草草,或是无意中拍摄的夺目画面,此类图片的需求通常是分享至朋友圈,或者上传至其他移动端的分享平台,通常画面尺寸在19201080就可以将画面展示清晰,对精细的程度不高,因此进行基本修图即可,即进行亮度、饱和度、对比度、裁剪、畸变等基础调整。
如果我们是为了拍摄出绝美的作品,是为了一张图片进行了详细的拍摄计划,那么这类图片需要深度的后期了,多用于风光、人像作品。
为了突显照片效果,需要用到多种后期技巧,如全景接片、堆栈、模糊、局部调整、蒙版、色彩通道、磨皮等技巧。

这里不探讨对画面本质进行修改的抠图、焦段合成等技巧。

我们拿出一张原图进行举例:

后期没有思路怎么办?(调整画面作业后期夜景)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重庆-言西 《流光四溢》 Nikon 来自一周修图作业(5.1)

这幅作品是社群摄友分享的一幅城市夜景风光。

分析照片特征

拿到这幅作品,我们首先要看到我们的视觉点落在哪。
这幅作品通常的视觉路径是左侧的线条、高架桥上的车流灯轨和远处画面中央偏上的大楼,然后人们的视线可能会扩散到右侧的建筑物。

其他的景物,如果不细致观察,通常会被忽略,比如画面下方的车辆。

二次构图

分析完视觉路径后,我们需要将画面中干扰我们视角的内容裁减掉,也就是二次构图。

在裁剪画面的同时,也要注意畸变的影响。
如果画面中出现高耸的建筑、线条分明的水平或垂直结构(如地平线),尽量做到横平竖直。
如果要拍摄局部小场景,可以尝试倾斜等多角度拍摄。

为了更突出主体,同时大幅度减少干扰要素影响,直接将画面裁剪了近二分之一。
原图的畸变控制较好,因此并未进行大幅度调整。

整体光线调整

完成了二次构图,我们接下来进入光线的调整。
夜景的画面中通常会有较强的明暗反差,如果我们拍摄较大的场景,重点在于画面整体的体现,则需要降低整体对比度、弱化高光、提亮阴影部分,使整体明度保持统一。

这里的调整具体数值不固定,根据画面的细节保留程度进行调整。
如果暗部提亮后导致噪点过多,则不宜再提亮暗部。
同理,如果亮部调整过度,会产生不真实的暗光色块,同样失去了美感。

光线整体调整思路就是协调统一,让整体没有“扎眼”的区域。
进一步的局部光线调整,是画面的点睛之笔,要在后面局部调整时进行风格化处理。

色彩风格调整

然后,我们进行整体色彩的风格化调整。
在群友提交的修图作业中,我们看到了许多风格的夜景调色思路,大家也做了各种尝试:

北京-杨兴福 修图:泼辣修图

徐州-东哥 修图:泼辣修图

比如大家喜欢青橙风格,使用HSL调整工具,将青色的邻近色(蓝色和绿色)色相向青色调整,将橙色的邻近色(红色和黄色)色相向橙色调整,其他无关色彩的饱和度均调整为0。

统一色调的优势在于,如果画面场景元素较多、排列过于杂乱,通过色彩的统一可以有效减少杂物对视觉的干扰。

喜欢流光溢彩的风格的,可以保留原画面色相,给人一种繁华、热闹的视觉感受,使画面充满都市感、现代感。

北京-Lucifer黄 修图:Snapseed

画面整体的色调是影响整体画面风格的主要因素,风格的确定对整体的展现非常重要。
大家喜欢什么风格,建议将一组图片调整成同样的风格,形成个人风格特征。

通透处理

然后,我们将画面处理更通透。
这里我们之前分享过使画面变通透的方法。
夜景场景建议对画面进行这一步处理,使城市夜景更有质感。

结束上述的流程后,如果画面整体效果较好,就可以直接导出并分享了,如果认为画面过于平淡,没有“亮点”,则需要进入局部调整。

局部调整

常见的局部调整工具有径向滤镜、渐变滤镜、笔刷、蒙版等,许多后期软件上都具备此类功能。

比如这幅图片,部分引导视线的线条及主体的高光部分比较黯淡,为了突出主体,可以将这些部分进行提亮、增加饱和度的调整,对于无关的区域可以适当调暗。

局部调整需要耐心、细致的调整,这一步是区分基本后期和深度后期的分界点。
简单修一修,对质量要求较低,经过简单的局部微调后即可出片。

效果呈现如下:

以上就是城市夜景类图片的修图思路。
对于不同类型的照片,修图的具体操作是不同的,但是整体流程大体一致。

总结一下:

1、二次构图、处理畸变;

2、确立影调,调整整体明暗关系;

3、确定想要表达的情绪,对色彩、质感进行风格化调整;

4、重新分析图片,对强调区域和无关区域进行局部处理。

再次感谢群友重庆-言西对原图的提供,希望大家都参与进来,一同进步。

本文图片选自大美社群群友修图作业。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