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人大代表、龙口兴民安全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吕荣广(质量万元公司这是客户)

“不管是作为企业家,还是一名人大代表,都应该把企业发展好,为社会造福,为国家作贡献,这是我的职责。
”市人大代表、龙口兴民安全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吕荣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今年1至5月,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公司订单满满,纳税额不降反升,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1996年建厂,20多年来,兴民安全玻璃从农用车风挡玻璃,到汽车高端天窗玻璃,吕荣广把质量、诚信和服务作为做人做事和企业发展的“金钢钻”,用他的话说,“做到上面三条,就不愁没有市场”。

生产车间里,机声隆隆。
在公司干了15年的梁坤仙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扶着一匝天窗玻璃,检查边角质量。
“这一道工序公司没有作要求,是我们自己加上的。
”梁坤仙解释说,为了不出现废品,上面有一点小毛病也得挑出来,要精益求精,确保发岀去的玻璃零“缺陷”。

吕荣广说,质量意识在公司员工脑瓜里扎根,员工们都一门心思对待手中的产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干不好肯定不行”。
在他的意识里,抓质量要超过客户要求,更要高过国家标准。
“道道工序把关,一切为了质量,不计成本,一定要干到最好,客户没有理由不用我的产品。

质量靠管理,更靠人才。
吕荣广尤其善于培养人才,既给报酬,更给位置。
36岁的郑祖悦,15年时间,从一线员工,干到班长、车间主任,2019年走上质控部部长岗位。
“吕总有人格魅力,和我们沟通愉快。
”郑部长说,公司注重加强培训,做员工思想工作,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每年还到外地考察学习,长见识学技术。

“思想不到位,永远干不明白。
”这是吕荣广对提升员工素质的观点。
大会上讲,每月一次的质量分析会上讲。
不光讲,而且他还亲自主持参与新产品开发创新。
在郑祖悦的记忆里,研发国内第一例三段式汽车天窗时,正值冬季,吕荣广身着棉大衣,和技术人员一起调试技术指标,每天靠到夜里12点以后,连干了一个月。

吕荣广有股子拼劲儿,技术上的活儿靠的是钻劲儿。
他高中毕业,从零开始,边干边学,边学边干,成为行业“土专家”。
“针尖大小的点点,也不行。
”吕荣广说,产品要“十全十美”,一点毛病不能有,这是对客户的信誉。
在信誉方面,他从不计得失,总是先人后己。

今年7月,无锡一客户需要生产一款新产品,但订单只要三十片,按常规得1个月交付。
公司安排人员加班加点,从设计、制作模型到生产、发货,半个月内完成交付。
让客户感动的是,兴民安全玻璃不仅免了开发费和模具费(一般费用在15万元左右),还订木箱发空运,搭上了运费。

至于产品划伤等问题,不管在哪个环节,即使是客户造成的,公司也是主动承担费用或是调换产品。
“做企业,也是做事业,不能打短期的谱,更不能让客户吃亏。

吕荣广的第三个法宝是服务。
这个服务除了为客户搞好服务,还有一层内涵,就是服务民生。
他说,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就要以身作则,除了把企业发展好,还要担起社会责任,发挥表率作用,做到有觉悟、勇担当。

“企业能有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父老乡亲的帮助。
”吕荣广说。
老家小孙家村,公司所在地兴隆庄村,村里的40多户贫困户他始终牵挂于心,每年走访慰问,送去爱心款3万元。
今年上半年,他与驻龙港街道市人大代表分别走访慰问了附近三个村的10多位贫困户。
他还长期资助了6名贫困学生,每年捐资1万元。
得知北马镇大陈家村一村民家境困难,吕荣广出资给他购买了山羊和饲料,帮他实现稳定脱贫。
对于公司员工,吕荣广也是待如家人。

担当,在关键时刻。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吃紧期,吕荣广带领员工第一时间复工复产,不计代价生产负压救护车玻璃,紧急发运各汽车厂,有力地支持了武汉疫情防控。
同时,为疫情防控捐款1万元,为公司所在地村民捐赠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物资。

把企业发展好,63岁的吕荣广擎起人大代表职责,将公司做到了国内同行业第三名,更好地服务民生,回报社会。

本客户端所刊发龙口,版权属《今日龙口》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代玉云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