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越夏一平:汽车机器人的核心是让开车更轻松(晚点用户汽车机器人的是)

集度 CEO、极越 CEO 夏一平不怕被骂,“骂得对,我们立刻就改。
骂得不对,批评和质疑声也能促进我们思考”。
极越是新品牌,他更关注的是如何让更多人知道极越、体验极越。

极越的品牌定位是 “汽车机器人”,一些用户最初听说时就有些不理解,“汽车就汽车,说什么机器人?” 成立两年多,夏一平最常需要解释的问题之一就是 “极越为什么是汽车机器人?”

产品有最直接的说服力。
他说,极越 01 交付后,很多用户一体验就 “秒懂” 了。
简单地说,它就像一个具备思考能力的 AI 助手,能够在一部分事情上代替人。
比如,在车主的日常使用中,PPA 智驾(点到点领航辅助)的使用率超过了总里程的一半,“极越 01 在帮你开车”。

极越夏一平:汽车机器人的核心是让开车更轻松(晚点用户汽车机器人的是)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极越 01 是品牌第一辆新车,10 月 27 日上市,随即开始交付。
最近,夏一平忙着跑门店、见车主,也常刷社交平台看评价。
在武汉的一家门店,他接待了 12 组用户,询问每个人的需求和建议。
社交平台也常 “刷”,他想听到最直接、最真实的反馈。

有认可当然也有批评,一些意见讲得犀利。
夏一平看到就转到工作群里,拉着团队想办法。

想让所有用户都满意很难,新品牌更难。
这家公司刚刚度过第 1000 天:2021 年 3 月汽车机器人战略合作项目成立,由百度和吉利共同出资合作,两家公司都说要把自己最好的技术用到这个新公司中。

一个新创业品牌,“靠” 着两家巨型企业,在中国当下竞争最激烈的市场抢份额。
车还没上市时,每天都有无数件事情需要做决定,激光雷达要不要直接去掉?——路线是对的,但对技术和算力的投入要求很高。
屏幕换档能不能上?——前提是语音交互做得足够好,但用户能不能接受?

“永远都在纠结,每一个决策都是万难的选择。
” 夏一平告诉团队,“车造出来只是从 0 到 0.1 ”,保证供应、稳定量产、做好交付,水面下的任务更繁重。

他们正面对的就是 “ 0.1 " 后的挑战,最新的一项重要决定是调整价格权益。
11 月 30 日,极越 01 上市第 34 天,夏一平在首批车主沟通会上宣布了新的价格权益,极越 01 起售价从 24.99 万调整至 21.99 万。
3 万元的差价将以现金形式返还老车主。

这是反思后的结果。
夏一平说,之前定价时犯了一些小错误,用户对权益的感知不强。
发布后第二天,团队每天复盘,反思为什么送了很多权益,大家还是觉得贵。
他们发现,定价需要非常直接,让用户可以一眼看懂。

汽车行业的淘汰赛中,创业公司的容错空间更小,要承担更多风险。
但夏一平享受这个过程,足够大的市场、足够高的自由度,做值得挑战的事情。

他上一个为人熟知的身份是摩拜联合创始人、CTO(首席技术官),用物联网技术来升级共享单车行业。
再往前,夏一平的职业履历从福特到克莱斯勒,在全球最知名的大型汽车制造商负责车联网和智能化探索。

他认为,对一家创业公司,最紧要的是不停反思、快速迭代,把人、钱和数据分配到最重要的事情上。
他相信极越的产品力,百度近十年自动驾驶技术的积累,吉利的浩瀚纯电架构、供应链和制造经验让这家新创业品牌有了更多的底气。

“汽车机器人不是噱头,是使命”

晚点 Auto:你们管自己的车叫做 “汽车机器人”,这个标签很生僻,消费者会有理解门槛。
为什么用这个概念做品牌包装?

夏一平:只要大家问这个问题,我们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大家现在提到汽车机器人,一定会想到我们。
我们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跟大家去解释什么是汽车机器人。
它需要具备自然交流、自由移动、自我成长的能力。

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是,随着极越 01 的交付,很多用户体验了极越 01 后就秒懂了什么是汽车机器人。
它不再像过去的汽车一样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更像一个具备思考能力的 AI 助手。

举一个很小的例子,极越 01 有两个摄像头实时检测后方车的来向,如果你要下车,但后方有电动车,车门不会打开。
这是视觉能力的应用,它会帮你观察周围的情况,做出安全的决策。

有两组用户使用的数据,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一是,过去 7 天,SIMO(极越智舱)语音的用户使用渗透率 98.9% ,每辆车平均每天与 SIMO 的沟通交互频率是 53 次,任务成功率是 98% 。
二是,日常使用中,PPA(点到点高阶智驾功能)使用率超过了总里程的 58.5% ,自动泊车渗透率 96.7% 。

汽车机器人不是噱头,是使命。
从 2021 年我们决定进入智能汽车行业时,我们就在思考,当性能、续航能力都不相上下时,人们需要一款什么样的汽车。
我们关注到了 AI 的飞速发展应用和车规级芯片的出现,这为大模型上车提供了可能性。
我们正在做端到端的模型,明年,极越 01 车上的所有智驾、语音交互会全部升级到大模型。

晚点 Auto:李彦宏在 2022 年的首届汽车机器人生态伙伴大会上致辞,极越的自动驾驶会领先特斯拉一代。
目前你们的智驾系统处于什么水平?

夏一平:第一梯队。
全球只有两家车企用纯视觉方案,一个是极越,另一个是特斯拉。
未来我预测大家会跟进。
我们走纯视觉智驾路线的原因是,我们提供的高阶智驾服务不是仅限于几个城市,需要快速覆盖更多城市。

晚点 Auto:智驾系统需要大量数据来训练、提高体验。
你们的车还没交付的时候,怎么能做到让系统足够好用?

夏一平:这是百度十多年在 L4 级别的积累。

晚点 Auto:“Pay As You Go” 的模式由特斯拉最先发起,在车上预埋硬件、用户付费解锁才能使用相应的软件功能。
目前全世界只有特斯拉 FSD 通过卖软件赚到钱,小鹏和蔚来也尝试过这种模式,但是都失败了。
你们为什么还选择这种模式?

夏一平:我们一开始就已经具备了城市 NOA 能力,所以我们有信心开通这种模式。
我们调整后的智驾方案是,基础版全免费,高阶版在用户购车的 12 个月内免费,之后可以根据需求按日或按周、按月订阅,也可以一次买断终身的智驾服务。

创业公司要不停反思、快速迭代

晚点 Auto :极越 01 上市一个月左右发布了全新的价格权益体系。
为什么没有一开始就按现在的价格定价?

夏一平:我们前一次定价的时候犯了一些小错误,当时给了很多的权益,但用户的感知不是很强。
从极越 01 发布的第二天,我们就开始每天复盘,我们送了很多权益,为什么很多人还是觉得我们贵。
后来我们发现,定价需要非常直接——一是把选择权给到用户,用户自主选择需要什么样的权益;二是价格权益需要非常简单清晰,用户一眼可以看懂,不需要算来算去。

过去一个月,我每周花很多时间在极越的门店,和来门店的用户聊。
我们也在思考为什么有一些东西我们做得不够好,创业公司就是这样,做得不好就快速迭代。

晚点 Auto:除了价格,还有哪些你们或用户觉得不够好、需要迭代的问题?

夏一平:挺多迭代的,做得不够好的,就立刻改。
在做这款产品中,我无数次问自己,是不是做得太激进了,会不会太超前。
因为有些太超前的设计对用户习惯的改变挺大的。

屏幕换档就是一个,有人因为习惯问题刚开始会不适应。
我们在用软件的方式提升这个体验,很快会推出新的软件,让打转向灯、换档会这些操作变得更智能。
什么时候换档,车会帮忙解决。

如果一些超前设计的体验不好,我们不会倒退到以前的模式,而是会用 AI 能力将体验做得更好。

晚点 Auto:极越、极氪、极星都用吉利的浩瀚平台。
站在吉利的立场,哪个孩子有出息家长都高兴?

夏一平:我觉得倒不是生孩子多打架的问题,汽车这个行业的消费者确实有不同的诉求。
就像极氪发布会上发布的是一款 70 多万元的性能车,还是有用户喜欢性能车的。
我们确实擅长智能化,我们就抓对智能化有需求的用户。

晚点 Auto :2021 年 3 月公司成立,2021 年 11 月就宣布用高通 8295 芯片。
为什么那么早对外公布?

夏一平:因为我们坚定要用高通 8295 芯片,其次对新品牌而言,需要尽早走进人们的视线。

晚点 Auto:除了极越,奔驰也说过首发 8295 芯片,到底谁是首发?

夏一平:就看谁先交付,但更重要的是用户体验,不是说用了 8295 芯片就很强。
高通 8295 芯片最早定的量产时间是 2024 年,我们当时的要求是两年多内量产一款车,也就是 2023 年底,和高通 8295 芯片的发行时间并不是很匹配。
高通也要判断,我们作为合作伙伴有没有能力帮他去做量产。
我们是高通 8295 的中国阿尔法客户,跟高通一起干,不停地把量产时间往前提。

晚点 Auto:你们的目标用户市场规模有多大?有能力消费 20 万元以上汽车、又愿意为智能化买单的人有多少?

夏一平:我们看的是类似定位的市场。
特斯拉 Model Y 一个月卖出四五万台,加上蔚来、阿维塔、岚图、高合的一些车型,我们想从这个市场里抢出 1 万台、2 万台。

最大的挑战是用户认知

晚点 Auto:2021 年,你加入汽车机器人项目时,发了一条朋友圈,“如果有人邀请你坐上一艘火箭,你就不要去问上去之后坐哪儿,先坐上去就可以了”。
“火箭” 的寓意是什么?

夏一平:火箭就是创业赛道。
我当时确认智能电动车是一个创业赛道,但新能源车不是。
如果当时有人邀请我去做新能源汽车,我可能就不会去。
原因是,汽车行业未来十年会发生剧变,是智能化牵引的。
背后所要求的核心能力从机械调教变成算法、算力、云端的技术,这是我最擅长也愿意做的事情。

大模型时代,我内心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觉,智能车行业的发展会提速。
如果你去年问我,要做到无人驾驶需要多久,我的答案是至少五年到十年。
但现在看行业的变革,我认为很可能在三年至五年实现。

因为 OpenAI 、百度带来的 AI 泛化性、工程化能力的落地在提速,整个算力、云端、车端都在快速进步,过去很难想象的大模型能力正快速落到实体产业中。
而且最重要的事情是,成本可接受。

明年,极越 01 车上的所有智驾、语音交互会全部升级到大模型。
升级后,你不再需要给车具体的指令,而是直接提需求,车会生成解决方案。
比如,在开车途中,你对 SIMO 说,需要在附近 1 公里范围请朋友吃川菜,人均消费价格在 300 元以内,不需要说哪家餐厅,SIMO 会自动帮你筛选推荐符合要求的餐厅。
极越 01 也是第一个文心一言上车的车型。
大模型会是未来技术生态中重要的 OS,所有的应用都将会基于大模型被重做一次。

晚点 Auto:今天的汽车行业竞争很凶残。
你过去的创业经历中,哪些竞争策略在今天适用,哪些不适用?

夏一平:最适用的是底层逻辑。
一家公司最基础的生产力就是人、钱和数据,管理公司永远在做一件事,分析数据做决策,然后把人和钱分配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这是所有公司成功的最大共性。
大部分公司不成功,或在某个节点上走错了,就是因为把生产力浪费到不重要的事情上。

我们做极越,最大的挑战是什么?2021 年初,我们只有 3 个人,我一直讲我们是开着飞机修飞机,因为创业公司很多时候就是先把事情做出来,然后再慢慢变好。

晚点 Auto:李彦宏、李书福和安聪慧给你提过什么建议?

夏一平:很多,每一步我都非常感激他们给我的帮助。
Robin (李彦宏)不是指导我做什么,而是在背后帮我一起调动资源,让公司最好的团队、最好的技术聚焦到我的产品上,帮我一起去打仗。
这非常关键,我跑得快,后面有一个人慢了,做出来的产品肯定不行。
现在是我有想法,大家一拍即合赶紧投资源、赶紧做。

我和 Robin 经常讨论公司发展方向,比如我们怎么做智能化、大模型的影响、纯视觉方案该不该做,定下来大的方向。

书福总和安总都是我人生阶段中的老师,从大局上给我很多帮助。
而且是非常非常重要且关键的事情。

我和书福总沟通非常多,有时他会半夜给我打电话,讨论比如在竞争环境中,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公司的姿态,怎么保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安总的交流更多是在技术层面,他也给我们很多支持。
比如极越的第二款车,为了实现更好的车身比例,我们会对现有的架构做一些局部优化。

晚点 Auto:汽车行业的竞争打进淘汰赛,各梯队间的差距正在拉大。
极越现在最大挑战是什么?

夏一平:最大的挑战还是用户的认知,怎么让用户知道现在的智能汽车真的跟过去不一样。
我的挑战是我自己,我相信自己的产品,这款车的综合能力,包括智能化、操控、驾驶,应该是我心目中比较完美的一款车。

我觉得自己的挑战是,我具备基本的创业素质,但每个阶段对自己的要求不一样。
现阶段,拿我和一些更有经验的车企掌舵人比较,他们看得比我更高一些,资历比我更久,这是显而易见的。
弥补的办法就是学习、找人请教,获取知识并快速学习。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