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一座“幸福桥”(板桥街道治理网格社区)

耐人寻味的是,“幸福板桥”这一目标提法,是板桥街道党工委经过反复斟酌、讨论研究后专门加上去的。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很难去量化考核评价,但它密切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涵。
”板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赵道韡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
而“幸福板桥”以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正是“创新板桥、生态板桥、人文板桥”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将主观的幸福感受列为刚性的发展目标,板桥街道从生态治理、社会治理、文化治理入手,以全域大治理推动发展高质量,架起一座“幸福桥”。

架起一座“幸福桥”(板桥街道治理网格社区)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生态治理彰显“板桥魄力”

上个月,南京市林业部门赴三山矶生态公园进行湿地验收。
行至江滩湿地保育区,恰遇江豚戏水、水鸟轻翔。
检查组一行感慨:“这就是长江生态改善的‘晴雨表’!

南京是长江入苏第一站,长江雨花台区段虽只占南京江段总长度约十分之一,位置却十分关键:长江名矶三山矶坐落于此,长江大胜关长吻鮠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在此叠加。
然而,作为上世纪南京工业重镇,板桥地区曾经“靠江吃江”,3.1公里长江岸线集聚化工、建材、码头等企业13家,在贡献区域经济指标的同时,也付出了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前提”,就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以长江大保护为契机,“十三五”期间,板桥街道把长江沿线清理整治及生态修复放在压倒性位置,向“散乱污”企业坚决“开刀”。
原定三年完成的长江岸线企业关停清理的任务目标,仅用时8个月就全部完成,“板桥力度”令人惊叹。

既有壮士断腕的魄力,更借现代科技的巧力。
看紧“每一米江岸”,沿江每隔200米就有一处高清摄像头,不法分子无处遁形;感知“每一滴江水”,市考以上水质断面、入江支流、入江(入河)排污口和重点工业企业排污口安装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从源头把住水质关;呵护“每一条江鱼”,探头、光纤、雷达等设施构筑一体化“智慧监控网”,护渔队员有了“火眼金睛”……在板桥江段一侧,“智慧禁渔指挥部”正在紧张施工,未来这里将是防汛护鱼、水质监测的“前沿哨所”。

江岸巨变是板桥发力生态治理的精彩剪影。
“十三五”期间,一场力度更大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在街道全域铺开——4家重点企业废气工段升级改造完成,58个长江入河排污口制定“一口一策”,建通大院、原水场良种场关停整治……蓝天、碧水、净土,成为“生态板桥”的“绿色标配”。

江河生态环境之“病”,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
板桥街道党工委认为,只有岸上的产业“脱胎换骨”,才能永葆一江清水浩荡东流。
结合“全面创新、全域高新”新雨花建设,区委区政府赋予板桥街道“南部智造培育片”的发展定位。
当下,板桥生态园里,“新装上阵”的科技生态园正聚力招商,目标指向是更高科技含量、更高附加值、更低能耗的新型都市工业,这里正是“南部智造培育片”的“板桥试点”。

“用治江治水的魄力发展都市工业,让绿色成为板桥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赵道韡说。

社会治理激发“板桥活力”

一个城郊社区,竟然成了南京网格学院的现场教学点。
5月12日,在板桥街道孙家社区采访,与前来“取经”的网格员们不期而遇。

孙家社区地处板桥最南端,人员结构复杂,产业发展多元,区域治理环境复杂。
“刚到任时,堵门堵路频频发生,我不是在调解现场就是在去调解现场的路上。
”社区党委书记柏林逐渐意识到,现有管理治理力量太单一,呼唤法院、公安、司法等力量协同发力。
2019年7月,板桥街道将政法资源下沉,全省首家“网格巡回法庭”在孙家社区揭牌成立,前来咨询解纷的群众络绎不绝,板桥地区诉讼率逐年下降。

法治德治双管齐下,社会治理新招迭出。
前不久,永安社区一宗集体资产分配纠纷引发强烈关注。
“搁在过去,耗上半年都不稀奇,但这次从发生到解决,只用了10天。
”社区党委副书记马喜冲说,破题乡村社会治理,新建成的永安·乡风汇馆作用巨大。
通过乡贤调解、法官释法、模拟法庭等环节,一套“情理法”融合的矛盾化解机制应运而生,解了难题、聚了民心。

一间小小的乡风汇馆,打开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与中国移动共建,为农户安装智慧探头,偷盗率显著下降;与紫金农商行共建,为村民授信4千万,农业发展如火如荼;与雨花法院共建,网格法律驿站从无到有……“五一”前夕,板桥街道开展广场志愿便民服务,几十家共建单位“组团”来捧场,理发、磨刀、配钥匙等摊位前排起长队,拍照打印、手机贴膜、洗眼镜等新潮体验更是占据C位。

长期以来,板桥街道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突出。
聚焦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街道党工委明确“红色网格”功能布局——板桥社区构建“网格美颜器”,主攻城市精细化管理;新建社区构建“网格服务环”,实现沟通服务零距离;殷富社区构建“网格爱心桥”,开拓志愿服务新格局……网网相连,全域覆盖,7个社区“一社一特”,治理痼疾迎刃而解。

“把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城市管理等工作职能分类打包,装进‘网格’,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板桥街道党工委分析,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立足区域实际、回应民生期盼的“必答题”,更为下一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基铺路。

在网格化基础上,板桥街道打造“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模式升级版,推动社会治理更智慧、更精准、更高效。
近来,一个微信小程序在板桥地区特别“火”。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板桥街道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雨花红桥”小程序里开辟“群众意见建议征集”板块。
上线仅一周,走访居民户和企业户约4000户,征集意见1788条。

文化治理提升“板桥魅力”

“送欢板桥湾,相待三山头,遥见千幅帆,知是逐风流……”4月20日,板桥街道首届“一矶一会”红色诗会举办。
有些意外的是,长达数小时的演出,几乎没有一名观众提前离席。

“比起‘高大上’,板桥人更爱‘接地气’。
”板桥街道民生保障部部长杨琳说。
近年来,街道明确一个新方向:基层文化演出邀请居民上舞台、秀才艺,邻里乡亲自编自导,群众更加喜闻乐见。

思路既定,蓝图铺展——建载体,7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板桥市民广场、孙家市民广场改造完成;组队伍,外引专业师资、内培文艺骨干,社会组织、文艺团队脱颖而出;办活动,春节“板桥大家乐”、5月助残日、“8·1”军民鱼水节……“十三五”期间,板桥街道举办群众文化活动超百场,累计服务数万人次。

板桥社区合唱队来了!
新建社区舞蹈队来了!
殷富社区太极队来了……一支支在群众间有影响、在全市叫得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团队,每逢街道社区重大活动,都竞相登台“唱主角”。
板桥社区党委书记沈光凯说,疫情“大考”、汛期“大战”、文明城市创建、垃圾分类,这些文艺骨干主动化身社区志愿者,带动“观望”的居民群众站了出来、扛起责任。

以文化为纽带,越来越多的品牌活动、专业赛事打上“板桥标签”:“骑遍南京,走遍南京”自行车嘉年华、雨花台区“6·1”亲子动漫跑、板桥街道乒乓球公益邀请赛……“现在,街道办活动根本不用组织动员,微信公众号上报名,基本都是一天满额。
”杨琳说。

“一个不少、一户不落”是板桥文化治理的又一鲜明特色。
针对辖区独居老人多、困难儿童多、智力残疾人多的实际,街道“牵手”共建单位、社会组织,“量身定制”关爱活动,为独居老人送节目上门、带困难儿童体验科技馆、领智力残障人手工劳作……刚过去的母亲节,板桥街道残疾人之家温暖人心。
曾不愿与人接触的孩子们第一次走上舞台,一句“妈妈,我爱你”,引得台下观众泪流满面。
“生活在板桥,感受幸福的重量。
”一位年轻妈妈在朋友圈里深情点赞。

“雨花台区委全会报告中,‘文化’一词提及15次。
”赵道韡表示,发力文化治理现代化,既是贯彻落实区委全会要求,打造“幸福三圈”体系的行动举措,更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由之路。

三山矶下,长江之畔,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变革已经启幕——经济发展有智慧、社会治理有温度、文化建设有品味、区域名片更多元,板桥未来令人期待!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