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推进老楼房加装电梯工作普遍提速。上海、成都和济南等地取消了原先的一票否决制,把加装电梯的业主意愿征询通过比例放宽到了三分之二。上海市要求各区在今年内推出加装电梯“作战蓝图”,让老百姓了解到自家楼栋是否符合加梯条件。
对此,上海徐家汇街道及时推出加装电梯地图,把房屋加梯可行性等级分为有条件、有难度、不可行三个等级。在加梯蓝图上分别标识为绿、黄、红三种对应颜色,这样各小区的加装电梯状况一目了然,既便于“挂图作战”,也方便居民查询。
但由于群众利益诉求不同、审批流程复杂、加梯资金筹措难等三大难题正困扰老旧小区加梯进程。

一是业主利益诉求存冲突
▶ ▶ ▶
首先是房价的分歧,一些住户反映:当初买房,金三银四,为最佳楼层;二楼排第三,家里有老人上了年纪,一楼也有优势;五至七楼是价值最低的楼层。加装电梯后,五六七层逆袭成最贵的黄金楼层,三四楼不再是黄金楼层,一二楼房价下跌。
安装电梯客观上对低楼层居民带来诸多不便,如占院落、增干扰,减采光、增噪声等。从目前加装电梯成功的案例来看,一些楼栋的一层是商户,大大降低了沟通难度,真正的硬骨头还在后面。
二是加装电梯流程复杂、周期长
▶ ▶ ▶
上海市徐家汇街道潘家宅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说,“从居民意见征询,到电梯加装成功,需要1年半到2年时间。多数部门很支持,办得就快;个别部门拿不准,审批就慢,需要‘几管齐下’,遇到棘手的情况我们或者通过党建共建单位帮忙,又或者通过街道前线搭桥来加快进程。”
潘家宅居民区党支部书记与居民们讨论加装电梯的后续安排
为压缩加装电梯周期,上海市徐家汇街道专门成立了加装电梯指导办公室,明确了加装电梯流程:征询-发起申请-推选代表-协商-筹集资金-前期审批-电梯安装-交付养护-申请补贴等九大步骤。
三是加梯资金筹措难
▶ ▶ ▶
有的地方采取每户平均出资的方式,引发了不少矛盾。
早在去年12月,徐家汇街道潘家宅居委凯华公寓5号楼便率先迎来了加装电梯工程的开工,如今,单元楼正在紧张施工中
2019年12月27日,加装电梯项目顺利开工
对于凯华公寓来说,在不考虑政府财政补贴前提下,所在楼栋业主需自筹资金86万元,按楼层确认出资比例。一楼不缴纳,七楼住户缴纳最多,达11.6万余元。
“这对一些家庭困难的群众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潘家宅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说,“后期的运营维护也需要资金,但物业费又不能随便涨。”
针对这一情况,凯华公寓居民协商讨论后,一致同意将原本应返还居民的政府补贴款共计28万元预留为后期维护专项基金。而对于少数困难居民,则按原计划返还补贴款,并且免除他们在电梯后期维护中应缴纳的相关费用。
“
上海徐家汇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加装电梯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促进居民自治,让更多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的民心工程。
”
业内人士还建议政府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创新电梯加装各种商业模式,如明确社会资本作为“特许经营商”或“垂直交通服务商”的责权利边界,细化工程技术规范、合同文本、居民费用分摊比例、使用收费标准等具体内容。此外,老楼加装电梯也需要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来指导加装工作。既让从事电梯加装的企业有据可循,也让监管部门在对电梯加装的规范管理上有规可依。
综合:新华社、徐家汇街道
编辑:曹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