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学、初中的实验学校
因为25吨劣质水泥,卷入一场不小的风波
7月27日

央视《经济半小时》节目中
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
面对提问问题水泥“表演哑语”
7月28日
山东台儿庄区回应
“问题水泥监管人员表演哑语”:
已批评教育
水泥一捏就散,质检结果未达标
河南省鹿邑县一所农村学校正在修建学生宿舍,原计划今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但在打地基时学校领导发现,他们买到了25吨问题水泥。
7月9日,鹿邑县志成实验学校校长张光启对出示了工人清除问题水泥时的视频。那些“凝固”的水泥块,单手就能捏碎。为了把那些劣质水泥清除干净,“后期工人们是用手一块一块把水泥抠下来的”。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幸亏这些‘假水泥’被发现得早,如果学生入住出了事才发现就完了。”张光启感到后怕。
坐落于鹿邑县观堂镇的志成实验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设有小学和初中部,共有在校生1700余人。张光启说,这里的学生主要是周边农村的孩子,其中寄宿生960多名,许多是留守儿童。原有的学生宿舍由当地棉花加工厂的机器厂房改建,住宿条件很差,也很拥挤。
为了改善办学条件,该校包括借款在内,今年筹资300余万元,准备建造一栋四层的新宿舍楼。工程于2019年3月16日动工,原计划7月15日完工。没想到,问题在打地基时就出现了。
3月26日,志成实验学校从鹿邑县水泥经销商张记芳处购买了25吨“海固中联牌”水泥,一次性支付货款9750元。次日,施工队打地基时为宿舍楼预制了用于承重、抗震的地梁。但是3天后,施工队准备立钢架、竖梁作业时发现,通常3天就会凝固的地梁混凝土依然稀松,施工被迫停止。4月4日,在看到地梁混凝土依旧没有凝固后,志成实验学校校方怀疑买到了“假水泥”。他们联系了经销商张记芳,对方未能对该批水泥质量给予明确答复。校方于4月4日下午将水泥样品送往河南省淮阳县亿捷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化验,样品显示水泥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均未达标。
调查采访,监管人员“装哑”
针对“问题水泥”,枣庄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干部面对采访时,表示不会回答任何问题。在追问下,他突然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动作:—直张嘴不出声。
就在几个部门取样结束后,对方突然提出要求,让学校的两位校领导签字,但校方认为水泥厂家会同当地多部门跨省到河南来取样的做法和意图不合理,当地部门却不知情,因此校方拒绝签字。
山东台儿庄区最新回应:开始整治追查
7月28日上午,针对媒体发布“河南省一家民办中学修校舍遇山东问题水泥”事件,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政府召开发布会。
会上,台儿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媒体发布中涉及的水泥共200吨。
经调查企业销售记录,其中50吨被河南鹿邑经销商张某某购买,25吨直接销往志成实验学校,另25吨张某某自述自行使用(因张某某目前已失联,无法取得自行使用的确切用途);7月11日-7月15日,针对该问题水泥同批次150吨水泥的流向和用途,我局执法人员分别赶赴江苏、安徽两省4个区县的7家经销商或使用单位(户)逐一进行细致调查了解,150吨水泥流向已查清。
台儿庄区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督促鹏源公司与河南鹿邑志成实验学校就赔偿事宜进行沟通,该公司已派出工作人员赴鹿邑县和校方协商,已达成赔偿协议。
下一步,一是严肃追究涉事企业责任,由公安机关快侦快查快办;二是主动接受媒体监督,及时公布案件进展情况,回应社会关切;三是全面加强市场监管队伍建设,在调查处理过程中,如果发现监管人员存在失职渎职行为,将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四是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大对水泥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诚信体系和长效监管机制,确保水泥等大宗建材产品质量安全。
同时,台儿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就“问题水泥监管人员表演‘哑语’一事回应称,涉事者是台儿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员。7月15日,该工作人员到河南鹿邑参与水泥检验的取样工作,“这种情况的发生,无论如何是十分错误的。已对该同志提出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前述负责人称,今后,将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适应市场监管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