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管系统服务保障首都高质量发展(服务交通事故事故理赔首都)

交管系统服务保障首都高质量发展

解决“大城市病”,缓解交通拥堵,实现首都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始终是政府工作重心和社会关注焦点。
为实现交通事故快清快处,缓解事故致堵,从出台《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试行)》到尝试“事故e处理”APP软件,再到推行警保合作、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北京市交管局在探索和创新中不断前行。

推出背景

交管系统服务保障首都高质量发展(服务交通事故事故理赔首都)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

自2020年7月起,交管局顺应建设数字中国的时代要求,契合精准化、普惠化、便捷化的数字社会理念,联合保险部门正式成立“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警保合作远程易处理中心”,以数字化驱动交通管理方式变革,以智能化服务百姓生活出行,以专业化促进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经过三年多时间的打磨,逐步形成一整套具有鲜明首都特色的轻微交通事故快清快处新模式。

主要做法

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

交管局围绕交通事故远程处理工作“规范、专业、高效、便民”的发展路径,不断丰富组织架构,完善科技平台,强化人员业务,固化形成北京做法。

再造流程

开创远程处理“五个一”模式

经过三年多的运行,轻微交通事故警保合作“远程处理”的一键处警、一拍取证、一网处理、一体办公、一站办结“五个一”新模式日臻完善:一键处警,当事人一键进入远程处理微信小程序,一分钟内建立视频连线,真正实现接警即处警;一拍取证,当事人仅需将手机镜头对准事故现场,无需其他操作,由专席人员通过视频截图固定证据;一网处理,专席人员在线采集当事人驾驶证、车牌信息,通过系统进行自动核查,在线出具事故文书;一体办公,系统根据车辆投保信息,自动将案件推送到相应的保险理赔专席,保险专员第一时间跟进,使事故处理与保险理赔高效衔接;一站办结,对于远程处理的小额车损和轻微人伤事故,保险理赔专席开展线上即时理赔,当场完成赔付流程,使群众少跑路。

推进融合

实现便民服务“四个一”目标

“远程处理”新模式弥补了传统民警现场处理模式的不足,实现了便民服务“四个一”,成为交警、保险、驾驶员之间的“连心桥”,在服务和保障民生及提升首都交通治理水平方面积极发挥优势。
“一次报案双方受理”。
群众拨打报警电话报案后,保险服务前置,同时协助处理事故、开展保险理赔。
民警全程“兜底”,定责时存在责任争议、理赔时需要补开文书的,民警第一时间处置。
群众无需二次报案,所有问题一站式处理,群众更舒心。
“一次取证全程使用”。
现场、车损、证件等照片取证后同时应用于定责、理赔环节。
保险公司获取证据更直接高效,节省去现场查勘的繁琐流程,服务感受更好。
“一项机制多方受益”。
针对符合条件的双车事故,当事人报案后,专席人员引导当事人使用“互碰快赔”机制,当事人无需等待、民警无需开具文书即可撤离现场,定损理赔时事故双方可以“不相约、不同时、不同地”,实现烦心事简单办。
“一项措施净化秩序”。
通过我局警保联合、警企配合开展数据碰撞、行为分析等工作,为打击碰瓷提供线索供相关部门打击违法行为,消除风险隐患。

工作成效

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

01

缓堵治堵效果有效提升

正式运行以来,已累计处理轻微交通事故130万余起,目前日均处理近1200起,远程处理量占全市同期交通事故总量近50%,有效助力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02

服务群众需求有效提升

远程处理模式充分发挥接警即处警的优势,实现轻微交通事故“1分钟接警,5分钟挪车”,做到了轻微事故“掌上办”、接警即处“马上办”、警保合作“一站办”,让群众少等待、少跑路。

03

简化理赔周期有效提升

保险服务前置,实现事故处理、保险理赔业务无缝衔接,减轻保险行业服务压力,目前小额车险理赔周期缩短至9天,同比2019年下降30.9%。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