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自己长了133双眼睛和37个嘴巴”(综治防控广州日报疫情隔离)

今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获悉,疫情防控期间,这些“小小的”综治中心大显身手,将原有的社会基层治理功能直接升级为“抗疫2.0版本”,变身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

人数不够 科技来凑

作为番禺区东环街湖北籍来穗人口最多的村,龙美村的疫情防控任务相当艰巨,尤其是防控初期,村里聘请的物业公司过半工作人员滞留在湖北老家,直接导致村的出入口管理几近停摆。
面对人手紧张的困境,村干部们及时扭转思路,充分依托综治中心“探头站岗、鼠标巡逻”的科技支撑,协调将大部分负责巡防的辅警警力充实到门岗管理和重点人员排查工作中,大大缓解了村里的防控压力。

就像自己长了133双眼睛和37个嘴巴”(综治防控广州日报疫情隔离)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谈到村里的综治中心,番禺区龙美村书记张 广联赞不绝口:“综治中心建成两年来,我们村的治安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没想到抗击疫情也那么管用,只要坐在这里,就好像自己长了133双“眼睛”和37个“”嘴巴,谁不戴口罩,哪里人员聚集,我们马上发现,马上通知处理。

足不出户 信息到家

番禺区东环街蔡二村综治中心去年年底才正式投入使用,马上就迎来了抗疫“大考”,对此蔡二村书记蔡志伟深有体会:“我们村最喜欢那个‘大喇叭’,真是太好用了!
”为了营造广泛的疫情防控宣传氛围,蔡二村积极利用覆盖全村的35个“大喇叭”广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让不认字、不会用智能手机的村民通过“大喇叭”广播接收相关信息,让外来人员一进村就能通过“大喇叭”广播了解到当地的防疫政策。

蔡书记表示,过去村民都喜欢聚集在公告栏看村委发布的信息,在特殊时期利用“大喇叭”广播来发布信息,既能有效避免人群聚集,又能让村民“足不出户,信息到家”,村里取消正月十五敬老活动、发放领用口罩等通知都是通过“大喇叭”发布的,村民们都能积极配合。

移动“天眼” 精准监测

“甘棠村XX路移动视频监控显示有居家隔离人员外出,请xx号网格‘三人小组’立即上门核查”,2月27日,番禺区东环街甘棠村综治中心值班人员收到新安装的居家隔离移动视频监控警报后,马上安排对应位置“三人小组”上门核查情况,成功将一名居家隔离期间偷跑到楼下玩耍的小朋友截停到楼栋大门前。

为了让居家隔离关怀服务工作更精准细致,减轻防控一线工作人员负担,东环街在各村综治视频监控网络的基础上,从传统固定走向移动智能,在居家隔离门口加装具有警报提醒功能的移动监控,监控视频同时连接到三人小组手机网络、村居综治网络、街道指挥中心网络,一旦监测到居家隔离人员有异常出入的情况,立即将信息发送到各级网络,提醒工作人员上门核查。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 肖桂来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 李波 肖桂来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王典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