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摄氏度恒温,在这座既没有外接供热管道,也没有自建锅炉的大楼里,水源热泵装置是唯一的热力来源。
自然热能的搬运工
在白城市供电公司营销部的韩冰和医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医院的温控中心。指着一排靠立在墙边的机柜和地下的管道,工作人员笑着说,这就是他们的锅炉房。温控中心不大,没有锅炉,机柜上红绿灯闪烁不停,各种仪表显示着热泵的各种参数和状态。工作人员介绍,热泵用电,而且是全电脑控制,操作十分简便。

“白城地区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同时也是电力能源充足的城市,这为推广清洁能源供暖提供了基础。”韩冰说,水源热泵正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能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能量)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系统,具有较大的推广潜力。它以电能为驱动,将地表水或土壤中的低品位能转移到水中,能同时实现供热、制冷、制取生活热水三种功能,机组全年能效比高达450%。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通常水源热泵消耗1kWh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h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韩冰说,水源热泵就像一个没有压缩机和制冷剂的“空调”。在自然界中,水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热量也总是从高温传向低温。人们可以用水泵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实现水由低处向高处流动,热泵同样可以把热量从低温传递到高温。所以热泵实质上是一种热量提升装置,工作时它本身消耗很少一部分电能,却能从环境介质(水、空气、土壤等)中提取热能,提升温度进行利用,在供暖和制冷的过程中,热泵不是热能的转换设备而是热量的搬运设备,这时,电就像汽车一样,充当收集和运输热能的角色。只是,他搬运的不是水、气或油,而是热,只耗用小部分电能,起到收集和运输热能的作用。因此水源热泵供暖或者制冷能够更加省电。
气温调节的多面手
水源热泵供暖这种清洁能源技术有几大特点。
低碳环保。相对于燃煤、燃气等传统采暖方式,电能清洁供暖运行没有燃烧,没有任何污染,不向空气中排放任何有害气体,也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地,每节省100吨燃煤可减少260吨二氧化碳、0.85吨二氧化硫和0.74吨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可以极大的改善周边环境,提升生活质量。
维护简单。水源热泵系统运动部件要比常规系统少,因而维护简单,机组安装在室内,不受环境影响,外力破坏少。系统自动控制程度高,无需雇佣专人看管。
操控智能。随着电供暖技术的不断发展,电供暖的智能温控功能使得供暖时长、温度、区域、时间段都可自行任意调节,不仅可以做到按需供暖,还能促进节能,降低费用。对于长期出差的人群,使用电供暖还免去了供热报停费用,真正做到想用就用,想停就停。
一机多用。水源热泵系统能够同时实现供热、制冷、制取生活热水三种功能,一套系统可以替换原来的多套装置或系统,实现多种功能,不仅节省了大量的能量,还减少了设备的初期投资。
可间断性。对于学校有冬季长假的用户,电能清洁供暖较传统意义的供暖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热泵和电锅炉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随时停送,并实现不同温度的调控,既为用户节约了成本,也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低耗高能的好管家
2015年11月,白城市玛利亚医院正式开始运行的水源热泵系统,设备投资50万元,容量160千瓦,供热面积5300平方米。水源热泵夏季可制冷,该项目若采用空调制冷,需要容量约380千瓦,热泵设备终身免维护,全年执行居民非阶梯电价。
在专门负责医院后勤水电设备工人陈军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医生的办公室和病房,他为算了一笔明细账:“在建设成本上,集中供热的入网费是50元/平方米,我们5300平方米的入网费就需要26.5万元,全院安装空调需要75万元,这两项合计需要投入101.5万元。而水源热泵仅需要一次性投入设备资金50万元,比传统方式能够节省51.5万元。”
“在运营成本上,传统的冬季集中供暖费是35元/平方米,5300平方米需要18.55万元,夏季空调的电费约21.8万元,合计是40.35万元。水源热泵冬季供暖所需要的费用是11.4万元,夏季制冷费用是2.05万元,合计是13.45万元。通过对比,热泵较‘集中供暖 空调制冷’可以节省运营成本26.9万元,从长远看,真是省钱又环保啊!”陈军说。
作为全国能源消纳试点城市,白城在2010年就开始了水源热泵技术的推广。电力部门根据不同用户类型分别完成电能替代能效对比分析和典型设计。建立重点项目动态跟踪服务体系,开展“一站式”服务。设立项目审批,建设“绿色通道”,有效促进电能替代推广。
如今,在白城,和玛利亚医院一样采用水源热泵供暖的已经达到412户,总容量8.73万千瓦,供暖面积125.4万平方米。白城市中心医院、白城市第四中学、白城市实验中学、白城市玛利亚医院等都是这项新技术的受益者。夏天这套系统还可以当空调来降温,可谓是冬暖夏凉。预计到2020年,白城电供暖用户数量将增长8.57%,电供暖面积增长26.83%。(张磊 戈驰川 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