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袁松涛:扎根基层 爱岗敬业的最美交警(防控疫情工作车主检查站)

助人为乐,彰显警察本色

袁松涛2005年入伍以后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终于在2009年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2013年从部队退役后,袁松涛始终没有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初心不改扎根内乡县公安局城区中队一干就是六个年头,在岗位上他始终爱岗敬业勤恳做事,交通管理是份辛苦活,和他一批的辅警很多都因为吃不了这份苦离职或者调到了其他部门,可他却乐此不疲地一直坚持着,用他的话说就是“这有什么苦的,每天能够帮助到别人,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就有使不完的劲”,这句朴实的话是这个“老党员”内心的真实写照。

“责任重于泰山”是袁松涛的座右铭,他始终把这句话放在心头,把人民群众的安危放在心头。
2019年2月19日晚,正在内乡县梨苑山庄元宵节灯会现场执勤的袁松涛发现,在一辆发动着的轿车内,一名约2岁的小孩在副驾驶座位上熟睡,小孩满头汗水、脸颊通红、双拳紧握,经验丰富的袁松涛立即觉察到小孩可能因缺氧发生危险。
袁松涛立即喊来三名同事分别行动,一边在车辆周围呼喊车主,一边让指挥中心查询车主的联系方式。
可十分钟过去了,仍然不见车主的踪影,袁松涛当机立断立即请示中队长请求破窗救人,正当几人找好工具准备破窗时,接到电话的车主急匆匆地赶到打开了车门,随着车门打开,孩子紧皱的眉头也缓缓舒展开来。
在确认车内孩子安全后,袁松涛向孩子的父亲了解情况,原来孩子的父亲与朋友约好一同出来游玩,不料孩子在路上睡着了,图省事的他怕孩子冻着便把车上空调打开,从车外把车上锁后走开了,谁知道差点害了自己的孩子,袁松涛等人听后严厉地批评了孩子的父亲,并向他科普安全常识,孩子父亲连声向几人道谢。
这样的事在袁松涛的从警生涯中只是九牛一毛,帮助老人修自行车、送高考考生回家拿准考证、扶老人过马路、跳河救助轻生少年……他帮助过的人数不胜数,称赞他的人也多到数不过来,可是只有他在面对这些时只是微微一笑,永远只有一句“这没什么,都是我应该做的”。

内乡县袁松涛:扎根基层 爱岗敬业的最美交警(防控疫情工作车主检查站)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爱岗敬业,做工作上的孺子牛

交警一天的工作量十分巨大,可不管再忙再累,袁松涛也不忘记给自己“充电”,他常说“打铁先得自身硬”、“正人须先正己”,要想做好一名交警,必须从自身抓起,练就一身过硬的业务本领。
他经常利用空闲时间以及备勤期间主动学习各项交通法规及法律知识,对一些新修订的规章制度积极地和其他老前辈探讨交流,弄明白修订意义所在以及对执法工作的实际指导意义,并经常精读细研,做到熟练运用。
他常说只有自己首先做到知法明法,才能纠正别人违章;自己首先要做到照章办事,才能要求别人知法守法。
在勤务工作中,他本着“压事故、保畅通、整秩序”的要求,严格按照交通法律法规办事。
新的交通安全法实施后,许多驾驶员对新法不熟悉,有时会把正常处罚误以为是交警有意刁难或乱收乱罚,因而经常会碰到发火吵闹或说难听的违章群众,碰到这些情况,袁松涛总会耐着性子,协助执勤民警利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不厌其烦地对他们进行普法教育,并当场拿出法律手册逐条逐项地指出违反了哪一条哪一款,用生动的案例进行以案释法,使违章者心服口服,真正起到警醒教育作用。

交警工作同时也很容易得罪人,袁松涛就是这样的一个“较真”的人,在协助民警执法的过程中,他从不因为是熟人就大开绿灯,也从没有为别人讲过情,在他看来:交通规则的制定就是用来遵循的,任何人也没有特权去违反。
经常在他执勤路段经过的人都知道交警队有个“只讲法、不讲情、但讲道理”的辅警,但就是这个路段从未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更没有发生过一次严重的交通拥堵。
数年来,他当众受到过刁难,但他一如既往,坚持照章办事、依法查处,一心一意地去工作。
他说:“人,就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踏踏实实工作,实实在在办事”,他是得罪了一些人,但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赞扬,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一名优秀交警一片忠心保平安,一腔热血为人民的道德风尚。
从警生涯中,袁松涛舍小家顾大家,放弃了数不清的周末假期休息团聚的时间,全力以赴投入到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中去,工作中他守正创新,改变方法,帮助中队加强路面分时段查处工作,共查处酒醉驾300余起,超载超员500余起,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有效遏制了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

冲锋在前,默默守护菊香大地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本应该阖家欢聚的美好时刻,疫情迅速席卷全国各地,菊香古城内乡也未能置身事外。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在接到单位命令后,作为一名有着11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袁松涛顾不上与家人团聚,毅然决然冒着寒风立即返回工作岗位,并主动向报名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和众多民辅警一起投入到疫情防控攻坚战中。

疫情防控期间袁松涛工作的岗位是位于内乡县郦都大道与湍河西路交叉口处设置的24小时检查站,该检查站人流、车流较大,防控形势和防控压力巨大。
在大队刚接到设置检查站的指令后,他不顾自己高血压不能长时间熬夜的身体,主动请缨,要求作为首批执勤人员进驻一级防控卡口。
他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先、昼夜奋战,每天都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带着口罩在寒冷的室外坚持工作十个小时以上,积极疏导车辆、核对人员信息、劝返外出人群,配合医疗人员逐人逐车检查、测温、消毒、询问、登记、上报。
不放过每一个防控细节,坚决把风险隐患挡在检查站之外。
不仅如此,袁松涛还结合工作实践总结提供了疫情执勤“两要、两不要”工作法,工作法的核心是安全防护,其中“两要”要维护好现场车辆秩序,根据情况引导车辆至消毒区及检查区消毒检查,要维护好人员秩序,提醒司乘人员务必保持适当距离,不得扎堆聚集。
“两不要”尽量不要与受检的司乘人员有近距离接触,不要让熟人朋友图方便逃避检查,避免出现遗漏隐患,极大提高了防控工作效率和防控工作水平。
简单上口还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成为中队民辅警做好疫情防控的重要指南。

从参与防控勤务开始,袁松涛一直以中队和检查站为家,连续在防控一线奋战了五十多个日夜,始终坚守维护辖区稳定、路畅人安、阻断病毒传播的防控第一线,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严守纪律、热心服务。
“疫情防控点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只有保护好大家,才能有小家”,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虽朴实无华却真挚动人。

在今年7月底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中,仍然能看到袁松涛的身影。
当晚半夜一点左右暴雨铺天盖地地袭来,正好是袁松涛当天值班,听着窗外越来越大的雨声,他立刻叫醒几名同事开车到中队周边的道路和沿街门店查看汛情,发现很多车辆已被积水淹没轮胎,几家地势较低的门店也已有雨水流入,他顶风冒雨,徒步前行,逐辆查找车主的联系方式,告知他们把车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并挨个叫醒门店的商户及时把积水清走以免造成损失。
在一处积水较深的地方,有几辆车已经熄火,他安抚好车主后,和同事一起把车推到没有积水的路段;同时在路口设立警示牌实施交通管制,防止车辆通过水深路段。
当天晚上他和同事们一道共通知车主移车20多辆,联系店铺商家10余家让其断电清积水,极大减少了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

干好本职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无愧于“最美交警”这个光荣的称号。

(映象网南阳热线:18003713016,投稿邮箱:yxwny2021@126.com。
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