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小周试衣服的过程中,\" 唰 \" 帘被人拉开了。拉开帘的是一个小男孩,估计还没上学。站在小周门前看着小周 ,小周吓坏了。不敢喊,怕招来更多的人,衣服还没穿好呢。就这么看着那个小男孩,心想 \" 你要干嘛?\" 小男子一句话没 说,转身就走了。
小周赶忙把衣服穿好,出来一看,那小男孩不但拉开她的帘,还在拉别的帘。这是什么情况?小周就问那个男孩,这才明白,小男孩是跟妈妈来逛街的。妈妈在里面试衣服,小男孩等着急了,就挨个的试衣间找妈妈。
图文无关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一个孩子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做的事错在哪里,就这么算了吧。可是偏偏孩子的妈妈试完衣服回来了。 这小周心里不舒服啊,就冲男孩的妈妈说,你家孩子拉别人的帘了。那位孩子妈妈听了后没吱声,拉着孩子到收银台付款, 人家买完衣服走了。其实这就是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老韩为什么要拿出来说说呢?因为小事背后隐藏着大道理。
图文无关
有句话说得好,言传不如身教。你给孩子讲再多道理,都不如你用行动去让孩子理解或者说是培养孩子。大人一句对不起都没说,孩子是不是也没说?这娘俩处事的方式是不是一样一样的。这事不能怪孩子,因为你家长都没做到。
对于小周来说, 就是一件小事,对于家长教育孩子还是小事吗?可能这位家长真的把这次现实的教育机会当成小事了。你没有利用这次机会 ,给孩子讲应当和别人说对不起,你没有和孩子讲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找妈妈,那真是你的损失。
幼儿园的孩子学《三字经》了吧,礼智信这三个字什么意思,家长就给讲讲呗,例子就摆在这,多好的机会?《三字经》不光是给孩子学的,里面也有教家长的,\" 养不教父之过 \"。家长不是只抚养孩子就够了,教育孩子也不是老师 一个人的事。有很多是当家长需要去教,老师没有义务也没有精力去教。
另外,当妈的别扣小字眼,不是 \" 养不教父之过 \" ,遇到事 \" 找你爸去 \",她以为跟当妈的没关。错了,那说明这当妈的没有学好 \" 三字经 \"。在古代,妇女没有机会上学, 没有机会当官,男人是一家之主,所以才是父之过。可现在不同了,孩子教不好,就是当爹和当妈的两个人的责任。
最后建议,家长朋友们多学习些传统文化,孩子背《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的时候,家长也拿本书学学。孩子可能会背,看不懂。家长还是能看懂的,给孩子讲讲。不要放过生活中的每个机会,让孩子学以致用。这比你花钱给孩子补课,抱怨应试教育实际多了。素质教育,当家长的不去做,凭啥指望别人。
据北方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