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闻·新职业丨一天能飞上千亩地!田间地头涌现“新农人”(无人机植保作业农人田间)

外卖运营师、捏脸师、宠物代喂养、农村无人机驾驶员、艺术疗愈师……近几年,新经济、新业态催生出了不少新兴职业。

这些灵活性、自由度较高的新职业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这些新职业到底“新”在哪?从业者的日常工作状态如何?新职业折射了怎样的社会新需求?

热闻·新职业丨一天能飞上千亩地!田间地头涌现“新农人”(无人机植保作业农人田间)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五一”小长假期间,齐鲁·齐鲁壹点探寻身边的新兴职业,记录当下从业者职业生活中的喜悦与困惑。

朱洪蕾 李晓旭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从事农业活动的“新农人”也在不断涌现,带动农业效率不断提升。

无人机,在很多人眼里,主要的用途是航拍,但在农业植保无人机飞手的眼中,无人机成为他们最有力的帮手,也为农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以前的‘一喷三防’,主要是靠农民背着喷雾器打药,一天下来,农民累得直不起腰,也打不了多少亩地”,平阴县润沃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姬广涛介绍,在用上植保无人机之后,不管是喷洒农药还是施肥,效率大大提升,“一台无人机一天可以喷洒一两千亩地”。

一台一天一两千亩地

植保无人机助力农业生产

在平阴县孝直镇野场村的一块麦田旁边,两台植保无人机在飞手的操作下,先后起飞,一会工夫就飞了一个来回。

“最大的好处,节省了人工费用,效率高了”,操作无人机的平阴县润沃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刘恒雷介绍,“真的有病虫害,人工要好几天打完,无人机的话,一天一两千亩,很快就能把病虫害防治了”。

刘恒雷介绍,大田里的小麦,在出苗至成熟期间,容易患上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的传染速度非常快,在有风的条件下,携带菌丝的孢子会从一片叶子上,迅速飞到另一片叶子上,迅速传播。
如果遇到大风天气,小麦条锈病会出现大爆发情况,“用无人机统一打药的话,效率高了,防治的效果也就上来了”。

“近期无人机主要用于‘一喷三防’”,姬广涛介绍,小麦“一喷三防”是在小麦抽穗灌浆期一次性喷施药剂,实现防病虫、防早衰、预防干热风的作用,植保无人机的高效率,能够助力保质保量完成小麦“一喷三防”工作。

植保无人机不仅能作用于小麦,也可以作用于大田玉米,姬广涛介绍,玉米的高度高,在遇到病虫害的时候,很难用喷雾器打药,现在有无人机之后,可以使用无人机撒药,减少病虫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保证收获。

无人机效率提升

吸引更多人回乡从事农业

“2016年左右,无人机植保刚兴起没多久,我就开始从事植保无人机作业工作”,姬广涛说到,“那时候还是10公斤的小飞机,技术不成熟,作业效率低,经常摔,摔了之后,就得修。
但是10公斤的小飞机,一天也能喷洒300亩地,效率比人工打农药高”。

姬广涛介绍,早期的植保无人机,没有避障功能,农村的田间地头上,经常会有一些障碍,比如树木和电线杆,有时候在飞行过程中,避之不及就会撞上去,摔了之后就出故障,降低工作效率。
现在的植保无人机,不断更新换代,避障功能日渐完善,遇到障碍物的时候,直接就绕着障碍飞过去了,效率提升很多。

在智能化程度上,现在的植保无人机要比之前强不少,可实现精准变量作业,“这块地的苗差点,可以多施肥,那块地的苗好点,可以少施肥”,姬广涛介绍,“变量施肥,根据生长情况,施肥多少”

去年5月10日,一台植保无人机作业1857.7亩地 姬广涛供图

“原来的一台无人机,需要两三个人去操作,现在一个人可以操作多台无人机”,姬广涛介绍,“无人机价格没怎么变,效率高了,飞手的收入也高了”。

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化肥效率的提升,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每亩地的打药施肥成本降低。
同样的种植面积,对于种地农民来说,种植成本降低了,这也吸引了不少人投身农业的兴趣。
姬广涛介绍,现在不少大学生回农村种地,在农业上发展,可以自己买个无人机,给自己服务,也可以给别人服务。

最划算的农业机械

飞手队伍走出平阴,走向全国

刘恒雷总结自己的植保无人机飞行工作,“累并快乐着”,每年都要参加当地的“统防统治”作业,对农业生产中某种普遍发生的虫害或病害进行统一防治。
还会为一些种田大户提供植保无人机服务。

润沃农机专业合作社植保无人机飞手团队参与“统防统治”合影 姬广涛供图

“一年能飞4万亩作业,与跨区作业的不能比,但是在本地算多的”,刘恒雷介绍,自己在2018年秋季购买植保无人机和经过专门培训后,开始成为一名飞手,忙的时候飞无人机,闲暇时会做些销售工作。

“在农业上来说,这是回本最快的产品”,姬广涛介绍,目前一台无人机的价格在6万元左右,与动辄几十万元的农业机械相比,植保无人机的成本要低很多,“像拖拉机、收割机,一台几十万,需要四五年才能回本,这个一年多就能回本。

几年来,每次植保无人机更新换代,姬广涛总会第一时间购入最新产品,“目前以大疆的产品为主,最新的T50已经用上了,一次可以喷洒50公斤,提升了效率”。

姬广涛和润沃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业植保无人机飞手,最近几年主要植根平阴本地,为当地种田农民提供无人机植保服务。
但是平阴本地种植小麦玉米的大田面积有限,姬广涛就开始带着合作社中的部分飞手到周边的长清、东平、东阿等县市区从事无人机植保作业。

“现在队伍里有30人,以后继续壮大队伍,下一步想要实现跨区域、跨省作业,争取能够在全国作业”,姬广涛表示。

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在线等你来报料!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