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采用倒叙的手法,故事开头就是男主坐在钢琴前演奏钢琴曲,背后站着一个黑衣女人。突然“咔嚓”一声影片切换镜头回到了过去。男主是个优秀的钢琴手,被外界认为是钢琴天才。男主在为一场音乐大赛做充分的准备,这是关乎他职业生涯的一场重大比赛。
当了比赛当天,他因为过于紧张而让比赛失利了。从此他一蹶不振,十分失落和痛苦。但痛苦归痛苦,生活还是要过的呀,男主萎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得考虑生计,于是他重操旧业,当不了钢琴师那就去当钢琴调音师。
有天老板问他为什么作为一名普通的调音师,他的收入却比同行的多很多,还有很多客户专门指定他调音。男主告诉老板说他戴着特制的隐形眼镜,让自己看上去是个盲人,人们通常认为盲人在这些细微地方很敏感,认为他视力障碍的话听觉一定会更发达。而且作为盲人,大家更会关照他的生活不易,待他会更友好,小费也会给的更多。

更甚者是,客户认为他是一个盲人,请他去家里调音时就放下戒备,会在他面前展现出不为人知的一面,假扮盲人给他带来了很多便利,给他带来了更多钱。男主可真是个机灵的小妖精。老板认为这样有违道义,劝他不要再这样做了,但男主感受到其中带来的好处后是不会停止的。
一天,男主像以往一样去客户家上门调音,其中细节是他在门口还掏出小本本来确认下地址再敲门。里面的人说丈夫没在家让他明天再来,男主跟里面的人说自己是盲人行动不便,无奈之下女主人就让他进去了,男主进去后踩到地面的液体滑倒了,女主人说家里房子在装修,他踩到的是装修用的油漆。你们就这样对待盲人么……
但男主却看到沙发上坐着已经被女主人杀死的男主人以及流了一地的血,男主虽然被吓到了但依然要保持装逼模式,话说他应该闻得到味道啊。女主人还一把抓下他的眼镜凝视他的眼睛,男主毕竟是装逼多年的,演技丝毫没有破绽。
女主人把他的衣服脱下去清洗,男主则假装淡定的为钢琴调音。突然男主想到脱下来的衣服里放着他的小笔记本,此时男主听到女主的脚步声在一步一步向他靠近。女主人拿着一把打孔枪对着男主后脑勺,安静地站在他身后。男主紧张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也不敢回头,更不能让女主人发现自己紧张的情绪,只好继续调着钢琴。影片就这样结束了。
男主是个戴着面具博取他人同情与施舍的人,甚至偷窥别人的生活,他在这种生活中过的不亦乐乎,越来越贪婪。面对真正的恶人时男主秒怂,一直觉得奇怪的是男主一个大男人明明可以趁妇人不注意时撩翻她,居然就在这个杀人犯的屋子里任人宰割。可以发现妇人已经察觉到他是假盲了,那声“咔嚓”估计就是钉子射出的声音。
男主相信自己的演技完美无瑕,那是因为他之前没有遇到真正的恶人,之前的客户并不在意他是不是真的是个盲人。他的演技应付普通人是绰绰有余,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天,他的自作聪明把自己推向了地狱。
男主的这些细节让妇人产生了怀疑。首先是他敲门前看了下笔记本,这个时候邻居开门在偷看他,又因为邻居听到了他们之后的对话所以邻居知道他不是个真盲人。开门时男主看不到邻居,但妇人看到了,看到邻居疑惑的眼神后又因为自己刚杀了人,所以必然会警觉起来。
进门后男主就踩到了油漆,因为没发现血腥味所以可能是女主人真的撒了些油漆。看到尸体后男主表现出了惊慌,即使是一瞬间但对于一个敏感的杀人犯来说她应该是发现了。女主人开门时一下就开了,但这时女主人进门后男主听到三下转锁的声音,说明女主人把门反锁了。
女主人开始测试调音师,她取下男主的眼镜盯着他的眼睛看了很久,她已经发现男主是个假盲人了,戴着隐形眼镜的眼睛和真的盲人的眼睛是不一样的,因为女主人的老公是个真正的盲人。之后还有最关键的一个证据就是男主放在衣服里的笔记本,盲人要什么笔记本,他当初就不应该把衣服交给女主人,等他反应过来时已经晚了。
从影片刚开始讲男主是个优秀的钢琴家,却在比赛关键时刻出错,说明男主是个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容易紧张。从他发现尸体之后他就表现得不正常了,他所佯装的“淡定”早就被女主人看出来了。
男主的死除了因为他的自作聪明之外,还来自于他的胆小。他发现尸体时选择的是沉默和躲避。发现第一现场的他并没有一开始就逃跑或是制服女主人,而是维持现状看之后的发展再采取行动,他甚至还带着一丝侥幸,如果能平静的修完琴收了钱就走人。
他想如果女主人攻击他的话他再做反抗。可惜女主人也维持着这种沉默的现状,女主人不拆穿他,只是默默的站在他背后,男主继续装着盲人也不知道女主人到底站在他身后干着什么。因为他的懦弱和怕事,结果他死了。
很多人和男主一样为了达到目的而伪装自己,没有主见和胆小怕事的心理让我们卷入各种麻烦,进去容易,脱身难,为何没有勇气在刚开始就做出决断呢,最后愈演愈烈的悲剧结局就是这种性格造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