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师师长安恩溥将军率182师从昭通园宝山出发奔赴抗日前线
182师从辕门口下经过徒街,从济川门出城
昭通许多人都知道是安恩溥将军任滇军182师师长,率182师从昭通园宝山出发、经过辕门口,从陡街下去,出昭通西门开赴前线抗日,182在抗日前线英勇杀敌,谱写了众多可歌可泣事迹。(182师出征详细情况,安恩溥将军写有详细史料,为最为珍贵可信抗战史料,待我有时间仔细认读后,将全文上传在此,敬请期待。)
但大家却不知第一个在昭通设立电厂的人也是安恩溥将军。
1920年因为昭通经过多次战乱,匪患非常严重,云南省政府特别委派龙云手下的得力干将,暂编第一团团长安恩溥率部镇守昭通,安恩溥来昭通前,龙云找他谈话: 希望他不仅要搞好军务,还应该多关注民生。
安恩溥治军严格,他率领第一团在昭通四周东征西讨,在1930年才基本肃清了昭通四周匪患。(安恩溥将军肃清匪患的故事也十分精彩,本号也会发专文。)
当昭通的社会秩序恢复正常后,安旅长感慨万千,他自己在史料中说:
每逢匪盗,辄因饥寒所迫……昭邑荒歉频繁,闾阎穷困,盗匪由此而生。治本之方,莫善于开发生产事业。
1930年,安恩溥开始将精力集中于昭通的经济建设,他在昭通仕商的陪同下,重点对昭鲁坝子进行了调研,最后对昭通经济建设做出了部署,决定重点要做三件事情:
一是会集昭通和鲁甸绅民修浚昭鲁大河。
二是倡修昭通至威宁公路。 三是组建昭通民众实业公司 。
1930安恩溥与邵韵笙、迟兴周等人商量成立昭通民众实业公司,得到了昭通士绅的响应,决定以西方化的集股方式成立昭通民众实业公司。
安恩溥以商会入股、个人入股、政府部门入股等多种方式先集资了5万股(每股5万元)。
昭通古城内20多个商会除了以资金入股外,还以各商会的会馆入股作为企业的办公和生产场地。
而昭通大姓李耀庭家、迟兴周家等还主动提出免费以他们的祠堂作为公司的办公和生产用地,这就是昭通的会馆和祠堂成为工厂的开始。
昭通民众实业公司办厂用地迟兴周家的昭通迟家大院
最有特点的是当时昭通的各政府机关都以公股投资入股,商会和单位的公款入股总共为 6052股。
昭通民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最大私人股东龙志桢
私人入股只占了非常小比重,开办之初,私人的入股总共为 40 股,而私人入股最大的股东就是龙云唯一的胞妹龙志桢,龙志桢过世后她的股份转到龙云名下。
1931年1月1日昭通民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以下图1是昭通民众实业公司成立时拟定的机构情况。
安恩溥在成立大会上提出:
昭通民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开发的性质是有条理的组织应用公众投资,宗旨是办理生产事业以图社会经济之繁荣,公司的目的是第一步求农作物之增加,第二步求必需品之自给,第三步求原料输出变为工业品输出。
大家看,其大手笔是不是足以让昭通后来的许多……汗颜,其成绩也让无数昭通后来者难望其项背。
昭通民众实业公司的组织结构,资料来源:昭通市档案馆藏档《昭通民众实业公司董监联席会议记录》。
昭通民众实业公司成立大会1931年1月1日在李家祠堂举行,成立当天召开股东大会选举陈禹平、姜勉之、李伯文、李君范、邵韵笙、姜绶青、刘梓斋七人为董事,选举安恩溥、胡荫枫、高东山、杨竹铭为监察。
实业公司成立后,首从开垦观音寺荒地着手,建立新民村,后陆续开展各项业务。
初期办公地点也在李家祠堂,后搬到西岳庙,公司从昆明聘请印刷技师一名,在李家祠堂内很快建了一个印刷厂,实业公司后还在昆明设立分部。
昭通民众实业公司办厂用地昭通李家祠堂
现在我只说一说昭通民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开电厂一事,公司为了自身发展,并抵制每年大量的用来点灯的洋煤油进入昭通,公司决定设立电力部,开办昭通民众实业公司电灯厂。
董事会推举李君范董事和陈禹平董事将切实计划拟定后通过后,陈禹平董事赴上海办理采购电机一事,姜绶青董事和邵韵笙董事负责调查电机由昆明运至昭通路线,张主任负责选定厂址,姜勉之董事负责建筑厂房,邵韵笙董事负责采购电杆。
公司还很快高薪从个旧锡务公司聘请电力工程师3名,分别负责建设工厂房、安装电机及附属设备,电厂运行后维护维修设备。
昭通民众实业公司从集股中拿出镍币 25 万元购买电机,但是这个数字距离购电机的7000英镑,也差很远。
安恩溥将军和董事会决定想尽一切办法再集股,一定要办成这个电厂,于是由邵董事、李董事、杨监察、高监察、刘董事、姜董事负责,各承担招入新股 100 股任务。
昭通专署还请求省政府拨款支持办电厂,向省政府请求:
投资银币 6 万元作为官商合办,指导进行,以期成功而利久远用。
龙云指示:
库币支绌,无款可供投资,况迤南所办电气事业只由人民自办,无须政府提倡。
龙云否决了政府资助,但是,龙云却以个人形式两次入股公司共 3000 股,卢汉入股 700 股,其余发起人也入股 50 股至 100 股不等。
龙云1943年回昭通
昭通民众入股额集中在 1 股至 5 股,需要说明的是昭通民众的这些集股,往往是一个家族许多人集中资金来入为1股2股投入的,所以,虽然民众集股数量不多,但涉及的昭通人家庭数量庞大,占昭通古城中人家大半人数。
陈禹平赴上海万泰洋行购买电机,花了银币 7.82 万余元,购置了一套法国制造的装机容量为80千瓦的火电机组。
1932 年 8 月初,电机由上海起运。首先通过海运方式运抵越南海防,然后利用滇越铁路运至昆明。
在电机运行的途中,3位电力工程师已经“将川主宫改为电机厂房,以节省经费”。将药王殿改为厂房办事室。厂房需要修建 3 米高的锅炉烟囱,因“所需的砖非比较铁实的不能胜任,又水管锅炉所需要的砖尤为重要,需用耐火砖”。为了保证所需火砖质地达标,公司聘人赴东川烧制火砖,再运到昭通使用,厂房改造建设完成,只等电机运抵昭通安设。
同时,民众实业公司购来水泥,在昭通城就地自己制作了电杆,很快在城内西陡街、云兴街、怀远街等主要街道立起了电杆,电杆立好后,电机还没有运到昭通。
1932 年 8 月底电机运抵昆明后,由于昆明到昭通未通公路,电机运至昭通需要先用汽车将电机运到东川柳树河,由柳树河用人力抬运到昭通,电机总重 16000 斤,必须要大量人力才能运输,所以公司把电机承包给张荣贵承运,承包价滇纸币95000 元。
东川至昭通段,道路狭窄,尤其是近红石岩之处数里,及由中寨到江底桥之一段路径曲屈,巨石碍道,董监会决定委派2人率领石匠,携带炮竿、火药前往修路。
而江底桥一段桥索承重小,而电机过重。决定在桥面安设吊绳,避免机器下坠,以减少桥面压力,并在桥面铺设滚竿,复用绳牵引机器通过,经过半年的人背马驮,其间“伤人甚多”, 1933年8 月才运抵昭通。
江底铁索桥
传说这一机组到达鲁甸江底时,当时的鲁甸的江底只有一座铁索桥,工人们不敢抬着最重的构建过桥,运输组加固了铁索桥后,工人们依然七嘴八舌,不愿意冒险过桥,最后是龙云的妹妹龙志桢坐在机械构件上,让工人们抬着过了江底桥。
这一传说没有记录,但是老一辈人用口碑传颂这个故事,昭通作家也有多人在小说中细致的描写了这一情节。
当这台机组于1933年12月成功安装好并发电后。
刚发电时,昭通古城仅有同义、丰德、懿祥、协和等商号请求安灯,公司在辕门口广场安上了路灯,号召大家晚上来辕门口广场体验夜明珠。
一些市民在辕门口安的灯下狂欢,很快昭通古城许多普通百姓也请求安灯,到1934年春节前,就串接了1500盏电灯到各家各户。当时,昭通人都称电灯为夜明珠。
《民国昭通县志》记载这件事情:自民国二十三年一月以来,满城街市普放光明。
1934年春节,昭通民众都集中到安装了电灯的房屋,欢度春节。
这上千盏的电灯,给昭通带来了光明,也带来了惊喜和好奇,昭通城人逐步告别了使用洋油的煤油灯,给昭通人的生活方式带来变化,更重要的是电灯给当时昭通中小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科学的好奇心, 小小夜明灯也是心灯,它点亮了昭通人的科学求知欲望,收实际体验打开了昭通人的视线。
电灯厂每天到晚上就定时供电,1936 年公司已经在昭通城区安装电灯 4000,到了1938年昭通城已装置电灯近6000盏,公司还与县政府合作,在昭通各街道安设街灯,便利居民生活,昭通古城成为了云南除了昆明外最初有街灯的城市。
昭通民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逐步成为民国时期昭通最大的企业,它的经营范围涉及垦殖、发电、典当、采矿、冶金、印刷、磨面、煮酒、修理、运输等社会经济生活若干方面,且效益相当不错,可以说奠定了民国昭通成为小昆明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昭通民众实业公司的成功实践,成为了后来龙云、卢汉成立云南全省的实业公司的实验基地和雏形。
昭通民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思想、集股运行模式、财务制度都被后来主政云南的卢汉采用了,他按这个模式成立了著名的云南人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对云南的早期现代化产生重要影响。
昭通民众实业有限公司创建的新民村就是昭通现在的新民的雏形。
昭通民众实业有限公司还组建了煤厂和铁厂,产品畅销到四川和贵州,昭通民众实业有限公司的煤厂和铁厂可以说是昭通现代工业的发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抗战时期,昭通民众实业有限公司购置棉纱,分发到古城内家家户户的织布工(家庭妇女)手里,织工在家用织布机纺织成布后,又由公司回收,在公司的被服厂统一制作成军服,提供给60军、58军等滇军部队。
因此,抗战时期,一度昭通城的织布机达到了1万台以上,晚上,在明亮的电灯下织布工依然在织布,织布的昭通市民超过3万人,染布的有150多户,大家可以想象机杼声声的小昆明昭通古城当时的情景,这些布匹做的军服大力支持了抗战。
昭通民众实业有限公司的存在和发展对民国昭通被称为小昆明贡献良多,它开发了昭通社会经济,为昭通培养了工商业人才,让昭通人民的生产生活发生改变,也在昭通人民中传播了科学思想等先进观念。
昭通民众实业有限公司现代化的集股方式在近代云南属于首例,它的公助民办的运作方式在整个西南都属于领先,是一种先进而有效的推动实业的形式,昭通民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可以说是后来云南人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妈妈版。
昭通民众实业有限公司一直维持到20世纪50年代初,昭通人民政府将它接收,并改造成国营的实业公司。
昭通民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材料足够我们学经济的本科生一个班的学生从各方面不重复的写若干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毕业论文。
写硕士论文的事情已经有人成功,且是档案、历史等与经济无关专业学生。
本文就参考了云南大学档案专业张俊杰的硕士论文,当然昭通民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实业公司联系起来写博士论文课题也是个好课题,且是学术空白点。
#昭通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