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养的盆景能托在手上观赏

●可以置于手上的微型景观

11月初的秋末,刘明的微型盆景也展现出了浓浓的秋意。
银杏的叶子黄得没有半点杂质;南京漆树和日本乌桕透出了些许深红;鬼箭羽卫矛炸出了红艳艳的果实;野山枣的叶子已经落光,早早进入了冬眠。

微型盆景从盆到盆栽都是那么小巧,多数花盆直径只有10余厘米,单手就能托起。
最小的是一盆长寿梅,高度、宽度只有五六厘米,不盈一握,能够托在手上观赏。
日本乌桕的枝干纤细可爱,十几棵长在一起,有一种微型丛林的感觉。
与本地乌桕的心形树叶不同,它的叶子是椭圆形的。
到了秋季,颜色会从粉红逐渐向深红转变。
还有一种日本栌,革质化叶子是圆形的,很有手感。
这盆日本栌的种子是从日本带来的,15元一粒,最后长出了十几棵。

他养的盆景能托在手上观赏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些盆景虽小,但刘明都已经养护了3年以上,最“老”的一盆黑松已经12岁了,被修剪成迎客松的造型。
造型最可爱的是一盆“猪大肠”造型的卫茅,干枯粗壮的树干弯弯曲曲,真有一种“九曲回肠”的感觉,但叶子却绿油油的一派生机。

刘明最珍视、最花功夫的是那盆黄杨,养了8年树干已经爆皮,显得古朴苍劲,叶片仍然晶莹嫩绿。
“刚开始是用更小的盆养的,不用小盆它就不会爆皮。
换盆的时候一周内都不能晒太阳,还要保湿。
”刘明给黄杨换了一个有着古城墙味道的宜兴陶盆,立即给它增色了几分。

宝剑叶相思树也是刘明的得意之作,这棵树是他5年前到皇藏峪游玩时偶然买到的,长出的新叶子是奇特的宝剑形状,“这个品种似乎只有我们这个地区有,外地没见过。
”刘明说。

刘明还经常到山上寻找适合做盆景的野生植物,一棵十几厘米高的野山枣、一片青苔、几株茅草,经过他的精心搭配,便成了精致的景观。

●需要更多的功夫和耐心

玩盆景比养花需要更多的功夫和耐心,一棵上乘的盆景,成型起码需要5年。
同样是姬月季,作为花只能卖15元一盆,养成盆景,身价就涨到了300元以上。

刘明今年47岁,以前是做工程的。
10多年前偶然接触到微型盆景,觉得特别可爱,放在茶台、案头、书桌上自成一景,而且把玩时能够修心养性,于是便开始潜心研究。
先是在家里玩,后来家里放不下了,他便在汉王月亮湾的一个大棚内租了一块地方,专门放置他的盆景,“盆景必须要通风,阳台上不适宜养。

每天剪枝、浇水,夏天每天要浇两遍水,200多盆盆景平均每天花去刘明6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他对花盆也非常讲究,认为“好马要配好鞍”,买的都是宜兴或日本的花盆,买到家后先用清水泡24小时,然后用肥水泡24小时,再洗净晾干,这样盆景才容易生根。

如何才能养出精致的微型盆景?刘明的秘诀是一要用小盆,二要勤修剪。
盆景的价格主要在于年份和造型,什么样的植物适合什么样的造型,什么样的造型搭配什么样的花盆,都是有讲究的,“我养盆景从来不缠铁丝,主要顺着植物的天然形态进行修剪,不要廉价的人工味。
微型盆景大家都很喜欢。

徐报融媒 吴云 文 谭歌 摄

来源: 都市晨报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