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至今,陆续有网友在微博爆料称,小刘固农场存在向学员募捐、网售产品有部分系从别处采购、宣传内容与实际不符等情况。
4月2日,川崎广人实名认证微博回应称,2017年曾收到捐款30万元,但“捐款是用于改善设备、改良种植”。同时,小刘固农场确实销售其他农场的产品,自产自销产品约占销售额的80%。
截至目前,关于川崎广人及小刘固农场的争议尚未平息。

日本农业专家“募捐”惹争议
川崎广人出生于日本鹿儿岛县,硕士学历。迄今为止,他已在河南原阳县一家乡村农场当了近6年“农民”,立志在中国推广循环有机农业。2017年8月,时年71岁的川崎广人本人还拿到了河南省外国专家局认定的“工作许可证”。
川崎广人。近年来,川崎广人的故事被多家媒体发布,不少人为其堂吉诃德式的热忱所感动,其所在的原阳县小刘固农场也逐渐有了名气。当前,小刘固农场成立了公司,还开设了网店,对外销售大米、鸡蛋、挂面等农产品。
近日,川崎广人和他所在的小刘固农场却陷入了争议漩涡。今年3月底,有多名网友在微博爆料称,小刘固农场开设付费培训班,并多次向学员或粉丝募捐。
捐款截图。一位匿名捐款者向南都出示的捐款截图显示,2018年8月5日,他曾向小刘固农场转账5000元,并留言“支援农场,一点心意”。他表示,据他了解,捐款人群中既有参加线下培训会的学员,也有一些微博网友。“很多人都是本着支持川崎先生,支持农场的想法捐的钱,并没有打借条。”
此外,也有消费者反映称,农场网店销售的产品中,部分系从别处采购、或宣传内容与实际不符等,“慕名而来却失望而归”。以小刘固农场在销的一款“石磨挂面”为例,其页面宣传显示为“传统石磨加工”。不过,在咨询中,该店铺客服人员则表示,“该产品使用了低功率的电机进行加工。”
南都注意到,当前小刘固农场的网店,除了农场自产自销产品外,也上线了合作商家的部分产品。不过,在网店的商品宣传图上,均标注了自种、自养、自产、合作等字样用以区分。
当前,关于农场的报料微博已有百万阅读,且受到多个微博大V转发。一时间,争议的声音涌向川崎广人和小刘固农场。
回应:捐款用于改善设备
其实,在小刘固农场,举办付费农业培训会、接受网友捐款并非新鲜事儿。
南都注意到,2017年起小刘固农场就开始召开“堆肥制作”、“有机栽培”等主题的培训会。讲师主要由川崎广人担任,偶尔有其他受邀人专家加入。学员报名费为每人500元。这一费用中包含三餐,但住宿需学员自理。
这些活动多通过小刘固农场、川崎广人的认证微博、微信等渠道对外发布。川崎广人也曾在微博中讲述,“几年来已经有22届、超过1100人学习循环有机栽培”。
此外,南都梳理川崎广人微博账号发现,小刘固农场确实多次接受外界捐款。2016年2月,因为农场无法支付农民工资,川崎广人曾在微博上号召粉丝和朋友们捐款。川崎广人微博账号发布内容显示,“100多个人6万元资金汇过来”。
小刘固农场。面对越来越大的争议声,川崎广人、小刘固农场方面也陆续做出回应。4月2日,川崎广人的微博账号发布了一封《向尊敬的法律界朋友们的信》,回应几点质疑。
关于募捐情况,该公开信回应称,“去年为了改良农场设备和种植,我告诉微博捐款,70个朋友捐款30万元”。同时,指令财务“捐款是支援者为改善设备的捐款,不允许使用设备种植改良以外。”
关于销售其他农场商品的情况,公开信回应称,2017年小刘固农场产品滞销,经济困难。随后,农场开始重视并销售其他农场的产品。销售额中,小刘固农场产出的产品占约80%。
质疑:究竟是谁的小刘固农场?
川崎广人有一个实名微博账号,粉丝量近30万。
在微博介绍中,他自称是“小刘固农场总经理”,微博账号时常发布农场的生产、生活、农产品销售等内容。在不少消费者的眼中,川崎广人无疑是小刘固农场的代言人,也成为带动粉丝消费的主要力量。
其实,小刘固农场并非川崎广人创办,它的前身是河南省原阳县人李卫的父亲创办的养殖场,后来由其李卫本人接手。
2014年春节前夕,在中国走了很多地方的川崎广人来到小刘固农场,结识了李卫,随后长期留了下来。当前,农场不定期举行的培训班、农场网店运营等工作也主要由农场主李卫打理。
在这场争议中,也有网友质疑川崎广人微博信息的真实性。就此,川崎广人在公开信中回应,自己从2014年9月起开始写微博。“自己的中文太不好,所以告诉农场主修缮中文,没有修内容。她不能修内容。微博是我的日记,农场记录,对农业我的想法。”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小刘固农场的网店与官方账号均显示为企业认证。其认证信息显示,运营方为河南省广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15年7月在河南省原阳县成立,注册资本300万元。不过,这家公司的受益人、主要人员中并没有出现川崎广人的名字。
采写:南都 毛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