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轿车及SUV为例,空调的输入功率一般都是选用最大4-5kw左右的。5kw,这可是民用7匹空调的输入功率。
7匹的民用空调带个百十平米轻轻松松,而汽车的空间面积才3、4平米,“层高”更低。
上面说的只是最大输入功率,一般是在极速制冷时会遇到的工况。一旦达到设定温度后,1-2kw的输入功率就可以满足制冷需要。

下面就带你了解一下为什么汽车要用这么大功率的空调。
热传递只有三种方式
开始讲原因之前,先普及一个热力学原理,热量的传递只有三种方式:对流、传导、辐射。那我们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就很容易理解了。
先把对流排除
首先,车窗关着,这就不涉及对流了。
热传导占小部分
然后就是热传导,汽车的隔热保温与建筑差太多,就是个简单的铁皮房。
而且车窗玻璃大都是单层的,即便现在有的车侧窗采用了双层玻璃,隔热能力提高不少,但比双层中空的隔热能力还是差很多。
热辐射才是汽车保温隔热差最重要的因素
然后就是热辐射了,这才是大头。汽车这个移动的“房子”四面落地窗,太阳光、发动机、排气管等都在辐射热量给车内。
汽车这个“房间”内的热量主要来源是热辐射,而这其中太阳光的贡献最大,有数据显示占70%左右。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阳光充足的时候,空调停下来一分钟就会感觉车内马上变得很热。而同样温度的夜晚,空调开一点就感觉很凉爽。
所以,现在中高端新能源车全面采用防红外辐射的镀膜玻璃,从而减小空调电耗延长续航里程。
汽车还受着很多热辐射源
热辐射的来源还有汽车的发动机、排气管等。就像在这个铁皮房子外放着个大铁炉烘烤着。
所以,你会发现在车身与排气管之间增加了金属隔热瓦来阻挡红外线热辐射。在发动机舱与驾驶舱之间,高端些的车也都加有防辐射的金属瓦。
汽车使用场景的特殊性
还有就是满足汽车的舒适性要求,汽车的使用场景特殊,暴晒之后车内温度高达六七十度,还需要快速降温,那只有加大空调的最大功率了。
但是车内温度一旦降到设定的二十几度开始稳定工作,就不需要那么大的功率了,一般就是1-2kw。开电车的朋友是很容易算出来这个空调消耗的能量的。
汽车空调的能效比远低于民用空调
最后就是汽车空调的能效比cop低,只有2左右,远不如我们家用空调的能效比高。为什么这么低,大家可以留言区发表意见。
比如,这个家用空调显示的是2级,按国标能效比cop值是3.2,也就是输入1kw的能量能产生出3.2kw的冷量。
在同样最大制冷量需要的前提下,汽车空调的输入功率就会比普通民用空调高50%以上。
新能源车选配的空调最大功率普遍偏低
但纯电车选配的空调最大功率普遍偏小,原因两点,一是可以降低电力的消耗而使其续航达成率数字看起来更好看些,二是纯电车的空调系统的能效比cop比传统的汽车空调系统高。
所以,很多朋友发现新能源车制冷速度慢很多,但温度下来后,也并不觉得空调差。
但中型轿车的选配一般也不会低于3kw,低于这个值的纯属偷工减料。
这里就不得不提下特斯拉,依然给采用的是输入功率5kw以上的空调系统。
结束语
关注华歌,会一直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持续带给你有趣的汽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