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进入的陕建某公司陕西境内项目不多,我所在的分公司95年一个项目,后来96年联营一个,自营某县县委办公大楼项目,共计三个,其他分公司基本无项目,境况比较惨。公司在上海和福州有布局发展。
那时项目员工大多是正式在编职工,我所在陕建公司员工7500人,现在大约不到2000人吧!
96年某次发工资全项目61人共计36000元!
97年项目少效益不行,开始减员增效,首先原来招收的临时工(边远县招收的合同工)到期全部解除合同或者解聘,然后就是大中专院校毕业学生合同到期也解除合同———和我一同到公司的一大专生,2000年第一个五年就被解聘了!
1999年我到西安某药厂项目,因后续无项目,外出打工。公司此时也是平稳发展,但比较艰难。

2020年公司集资楼竟然买房人人数不够,我被领导强烈要求买一套(很感谢当时领导的,我在大城市有了自己房子),可见当时我们职工的现状!
2005年我10年合同到期了,彻底结束了国有企业的身份,成了自由劳动者!
2015年二进公司(属于外聘——劳务派遣的形式),公司缺人了(我院里原来两个分公司,现在合并成一个了!
)在外省某大型社区担任总工(方案,交底我做,现场质量我监督执行,负责纠偏),,项目经理和我同年代,生产经理80后,工作年限少,经验还需历练!
项目做的不错,观摩工地,且盈利不少,后来项目经理回陕西成了分公司经理———开始扩张了!
2017年我因为一系列原因回到陕西我院里原来分公司某项目,分公司项目2017年只有一个项目,惨淡经营!
后调我去一联营项目,就是9月30日公司原项目经理车接我光荣被离职,就是这个抗战8年的集资楼项目(2022年邀请我负责项目工作,2023年未完成,现在不知结果如何)!
后来在外面打拼养家,不能说是事业,只能说是本能的需要工作养家罢了!
2022年受邀请回到陕建某单位集资楼项目,现在的陕建真发展了———原来2016年的项目经理成了分公司经理,分公司项目不少,车接我回家的项目经理也成了分公司经理,2018年后分公司项目也不少!
陕建扩张的厉害!
原来是十一个土建总承包一级企业,现在有好几个特级企业,土建总承包单位从一建到十七建,而且每个公司项目都不少,原来的一建到十一建成为集团公司,而且各集团公司分公司众多,各分公司项目都不少!
陕建和陕西各地市主要县区基本都是战略合作关系,陕建覆盖了陕西省主要的所有城市,可以说基本垄断了陕西建筑业的半壁江山!
加之陕建工程一部到五部(陕建总公司总承包分公司,下面还有分公司,而且还基本都有项目),陕建成了陕西巨无霸建筑企业,全国第四建筑企业!
2020年疫情来了,2023年房地产下行了,2024年房地产冷冬来了——陕建还屹立着!
陕建历史悠久,家底丰厚,加之各公司都有自己的接活原则,和房地产结合不是多么紧密,各公司虽有房地产项目,但不多,不过在大形势下,也会有一些影响的———如政府合作项目,如资金周转不开,也会有影响。
陕建发展到顶峰了,但可惜与我无关!
现在陕建布局全陕西省,触角野外伸全国以及国外,原来我中专毕业就可以进来,现在本科,听说还必须985和211,我作为原来陕建一员,已经成了局外人,不过经历过了,也知道就是那么回事,如果陕建不是国企,能度过一次次危机,如果不是国企有政府背景,能发展如此之快!
当然也与陕建承建质量和代表国企敢于担当有关!
已经50过了,现在的陕建80后90后上来了,在陕建领导下做事业,有自己的风格特点,现在陕建外聘年龄有限制,我们退伍了,也离开陕建了——有点伤感!
我的建筑施工经历到现在已经基本平稳了,不会再因无项目无工作而焦虑了,陕建已经发展壮大了,但这样的发展壮大也有害于陕建向更高层次发展,因为全陕西基本都是陕建在竞争,不利于取长补短持续发展,至于一线施工人员还是和我一样的,有自己需要考虑的问题和提升自己的要求,因为也许我的今天就是他们得明天!
因为我们都是建筑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