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曾经有哪些大型汽车制造厂?哪几家现如今还依旧存续?(汽车制造厂存续现如今几家上汽)

2. 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第二汽车制造厂,简称“二汽”,前身可追溯到1964年开始筹建的第二汽车制造厂,选址在湖北十堰山区。
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曲折,1978年开始批量投产,主要生产自主研发的“东风牌”载货汽车。
二汽的建设是中国汽车工业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典范,98%的生产设备是国产设备,其成功投产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在自主研发和生产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如今,东风汽车集团已成为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旗下拥有多个合资品牌如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等,并自主研发了岚图、东风风神等品牌。

3. 南京汽车制造厂(现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汽车制造厂,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特种纵队修理厂,曾被誉为“三汽”。
在计划经济时期,与南京汽车制造厂一汽、二汽一样,隶属于一机部,后下放江苏省管理。
该厂生产了多款知名的汽车产品,如跃进牌轻型卡车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经历了多次重组和改革,最终成为上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4. 上海汽车制造厂(现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汽车制造厂,原名上海汽车装配厂,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该厂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与德国大众等国际品牌合作,设立了上汽大众等合资企业,生产了多款畅销车型如桑塔纳、帕萨特等。
如今,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销量最高的汽车集团之一,旗下拥有荣威、名爵、智己等多个自主品牌,并与奥迪、大众、斯柯达等国际品牌保持紧密合作。

我国曾经有哪些大型汽车制造厂?哪几家现如今还依旧存续?(汽车制造厂存续现如今几家上汽)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5. 北京汽车制造厂(现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汽车制造厂,前身为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厂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壮大,并更名为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北汽集团不仅拥有北京现代、北京奔驰等合资品牌,还自主研发了多款自主品牌汽车如BJ系列越野车等。
同时,北汽集团还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领域,推出了多款新能源汽车产品。

6.四川汽车制造厂(现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

四川汽车制造厂是新中国第一个重型汽车制造厂,原为四川省属国有企业。
该厂在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次重组和改革,最终成为上汽集团的三级子公司,更名为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
上汽红岩在汽车工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生产了多款高品质的重型汽车产品。

7.江淮汽车制造厂(现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江淮汽车制造厂前身为巢湖汽车配件厂,现已更名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该厂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壮大,并与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
江淮汽车集团在汽车工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生产了多款受欢迎的乘用车和商用车产品。

8.沈阳汽车制造厂(现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沈阳汽车制造厂前身为国营东北公路总局汽车修造厂,后发展成为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上世纪90年代,该厂抓住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扩张为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华晨汽车集团不仅拥有金杯汽车等自主品牌还与国际知名品牌如宝马等合作设立了合资企业。

9.陕西汽车制造厂(现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汽车制造厂由北京汽车制造厂、南京汽车制造厂援建而成,现已更名为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作为泛西北地区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陕汽集团在汽车工业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该集团生产了多款高品质的重型汽车和商用车产品并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10.杭州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杭州汽车有限公司,已注销)

杭州汽车制造厂前身为杭州拖拉机制造厂后并入东风汽车集团体系并更名为东风杭州汽车有限公司。
然而随着市场变化和集团战略调整东风杭州汽车有限公司最终注销。
尽管如此该厂在存在期间为东风汽车集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1.仪征汽车制造厂(现上汽大众仪征工厂)

仪征汽车制造厂前身为仪征商业供销机器厂1999年被上汽集团收购并更名为上汽仪征汽车有限公司。
后来该厂又成为上汽乘用车仪征分公司并最终被上汽集团转让给旗下合资公司上汽大众成为上汽大众第五整车工厂(俗称CP5)。
如今该工厂在上汽大众的生产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2.郑州汽车制造厂(现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郑州汽车制造厂前身为郑州客车厂原为河南省属正厅级国有企业。
1983年加入东风汽车联营公司阵营成为东风系成员单位。
后更名为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成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三级子公司。
郑州日产在汽车工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生产了多款受欢迎的轻型商用车和SUV产品。

以上是我国部分曾经存续过的大型国营汽车制造厂的历史沿革简述。
这些企业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推动了国内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还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企业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