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旱码头”的新自信从哪来?(发展高质量南区产业转型)

南来北往商埠地,千车百货“旱码头”。

新田路,见证了侯马市半个世纪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也衔接了今天的日新月异。

11月11日,风和日丽。
投资2.5亿元、占地2.1万平方米的侯马市新田路地下商城开业了。
“要打造晋南区域中心城市‘地下商城样本’。
”董事长连福东胸有成竹,“投资前,是经多地考察调研,并听取了来此经商近四十年的前辈们的建议。

昔日“旱码头”的新自信从哪来?(发展高质量南区产业转型)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连福东,这位年轻的浙商对侯马的认识颇具代表性。
“如今,在26万侯马人口中,‘扎根’在此的浙商有近3000人,超过常住人口的1%。
”侯马浙江商会会长林德标自豪地说。
他在侯马生活已有40来年。

精明的浙商为何钟情侯马?

应该说,这与侯马市委、市政府近年来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不无关系。

今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在全省县级市里,侯马市人口增幅第一,增长达7.44%。

加快转型发展蹚新路,谱写高质量发展山西篇章。

面对新时代命题,侯马怎么作答?

侯马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鲜明主题,抓住“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新机遇,扬长补短,超前布局,制定“1236”发展规划,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争先抢位,主动融入,打造国家物流枢纽和晋南区域中心城市,促进新动能加快成长。

“晋国古都——侯马”正不断迸发新活力,彰显新自信,重塑“旱码头”的辉煌。

敢破敢立勇“争先”

持续用力推进产业转型

11月12日,国内首台F300大方矩机组正式投产,填补了我国西南、西北市场空白。
这是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正大制管集团山西正大制管公司,采用新设备、新工艺对传统行业的一次“赋能”,也是侯马产业转型发展中的一个缩影。

侯马得地利之先,改革开放后成为国内有名的“旱码头”,有“南义乌北侯马”之称。
曾经两次全省现场会议推广侯马经验,全国各地客商纷纷来参观学习商贸经验。

平阳重工、风雷机械厂、侯马铜冶炼厂……一大批企业因看好这里的区位优势纷纷落户。
第一台收音机研制生产,第一条光缆研发生产,第一台彩色印机投用……较快发展的工业经济和繁荣的商贸业让侯马人自豪一时。

“侯马发展慢了!
”原风雷机械厂的职工老张感慨道。
采访中,从当地同行的言谈中也体会到了这样的感慨。

“破茧”革新刻不容缓。

侯马市响亮地喊出了“开放、创新、自信、实干”,并将其作为城市的新精神,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突出转型引领。
以建邦特种金属新材料、北铜精深铜加工、汤荣汽车零部件产业、中信机电装备制造和正大制管建筑装备的“5+N百亿级企业”现出雏形,得益于传统装备制造、军民融合、现代物流的产业优势、比较优势、后发优势,构建起支撑侯马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让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
”侯马市委书记吴勇说。

针对产业和产品优势,侯马结合市情,审时度势,提出打造“七大产业集群”,链群组团发展,在产业集聚上实现新突破。

发挥商贸优势。
不断完善多功能、多样化、多层次的商贸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宜居、宜业、宜商、宜养的独特优势。
侯马现有26个大型综合商贸市场不断完善补足现代商贸业的各项功能,实现了覆盖周边县市,辐射晋南区域市场。

活力、包容、创新。
一花引得百蝶来,抢占市场先机的投资人蜂拥而至,闻风而动的资本纷至沓来,为侯马市乘势而上、争先进位注入了新动能。

更新观念抢“进位”

以开发区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对标找差,实现开发区“腾笼换鸟”,产业布局优化,业态融合提升。

位于浍南产业园的临汾创领建材公司,依托热电厂的蒸汽能源和固废资源,生产新型建材——纸面石膏板,成为开发区在优化产业布局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目前,侯马市已形成经济开发区和香邑产业园、浍南产业园、侯北产业园“一区三园”产业格局,通过实施园区发展、精品招商、要素集聚、产城融合等四大工程,走上功能布局合理、产业分工协作、生态紧密互动、社会广泛融合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在产业集聚、项目建设、创新发展上,侯马市因势利导、促劣变优实现新突破。
随着山西正大制管、中信机电智能制造等一批高科技制造企业落户,一个个“高特精尖”产品在这里纷纷问世:国内首套双金属复合一体式制动鼓,国内同行业中优势明显的液压支架和石油钻杆……

据悉,截至11月份,侯马市共签约项目28个,总投资145.13亿元,当年签约项目开工率达80%。

与此同时,侯马市抢抓我省建设临汾国家级物流枢纽机遇,利用交通区位、陆港平台、多式联运、海关监管等优势,全力申建综合保税区,开行中欧(中亚)班列,主动融入“黄河金三角”“一带一路”合作区域,以此提升开发区的品质和效益。

“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GDP翻一番,工业总产值翻两番。
”侯马市发改局局长李健信心十足。

精准聚焦谋“崛起”

全力打造晋南区域中心城市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在全省打造“一群两区三圈”的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明确临汾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使命任务,对侯马市来说,就是发展的机遇。

“侯马产业基础好、营商环境好、发展势头好,选择侯马投资建厂,是个不错的决定!
”山西正大制管有限公司总经理白章社说。

显而易见,无论是从西安、郑州、太原“大三角”和临汾、运城、晋城“小三角”的区域位置上看,还是从铁路、公路“十”字交汇的交通枢纽地位看,亦或是从城市建设的基础优势看,还是从与周边县市密切接壤的比较优势看,侯马将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

有鉴于此,侯马市制定了“晋国古都、公园城市”目标,提出打造晋南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和“1236”发展思路,即通过“一小时经济圈”发展构想,调整区域、内外联动的宏观布局;通过城市建设和产业提升“双轮驱动”,实现城市“容”和“质”的双提升;通过“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实现推动传统产业内涵集约发展、新兴产业集群规模发展、服务业高端融合发展、农业优质高效发展;通过实施转型发展、城乡统筹、文化繁荣、绿色崛起、民生改善、社会治理“六条新路径”,实现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当地政府深化产业升级战略,构建一流创新生态,让我们企业在这里投资发展,信心倍增。
”作为本土企业的山西建邦集团铸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力强表示。

未来晋南区域中心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在侯马人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把城市建在公园中,让群众生活更幸福!
”吴勇表示。

本报陈刘锋 欧志强 通讯员杜枚珍

让“小三角”蓝图尽快变成现实

怎样才能走好、走稳高质量发展之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全面阐述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指明了山西工作的前进方向。

具体到我省每个市县,如何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侯马市因地制宜的发展实践,体现的是一种自信,更是一份担当。
采访中,随处都能感受到一种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
侯马市委、市政府在争先进位中找差距、明方向,进一步统一思想、更新观念,精准施策、科学规划,加快破除一切制约高质量发展的观念壁垒、制度障碍、路径依赖。

新定位开启新征程。
侯马市围绕“1236”发展思路,坚持“七个聚焦”,以城兴产,以产促城,产城融合。
不仅从产业转型、项目建设、城市更新、开发区建设等方面全面发力,“绘制”“小三角”发展蓝图;而且还不断擦亮文化名片,建设“晋国古都、公园城市”,让侯马城市更有历史底蕴,更富有文化韵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只争朝夕绘蓝图,让我们为侯马的自信点赞!

欧志强

(责编:李琳、褚嘉琳)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