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子站––歪头山站,铁路线站间距离只有6公里,但两站线路全封闭,今天的徒步更多的是在离开铁路的公路、田野、乡间小路绕行,实际徒步距离近9公里。
顺便完成了歪头山矿区铁路的探寻,全程13.5公里。
石桥子古称“双峰镇”,可追溯到大金国时期,距今800多年的历史。平顶山城是辽东太子河流域的中心山城,其下辖的磨米城(今石桥子东山城)则是平顶山城的北部门户,是东京辽阳的第二道防线,其军事地位也非同一般。从平顶山经双峰山(今石桥子骆驼岭)脚下,过火连寨到磨米城,过磨米河(今石桥子北沙河)到达盖牟城(今沈阳塔山城)是一条古代交通要道,为了加快与周边山城的交通联系,磨米城得朝廷资助在磨米河上修筑了一座石拱桥,解决了平顶山城——磨米城——盖牟城的交通运输问题,于是“石桥子”逐渐取代了“双峰镇”的地名。

古石桥在大金国末期曾被洪水冲毁,元朝时期重修,最后石桥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资料说,在石桥子有磨米城遗址,“磨米城所在的石桥子东山位于歪头山车站与边牛村之间,海拔仅200多米,磨米城遗址就位于东山的凹陷处,当地人称“高丽城”。”
而实际查看地形图,在歪头山车站与边牛村之间只有北沙河,并没有山,海拔也不足百米。本来想探寻一下该处遗址,问了几个人,都是不知道,只能留做以后专门探寻了。
今天乘坐的是60路公交车,票价4元。石桥子站点下车,上周探访知道铁路封闭,只好顺街木兰路而行,红绿灯路口向左转入石桥街,刚好越过铁路跨线桥,居高而下拍摄铁路线。
下了桥,走靠近铁路的道路,本以为离开车站便可以没有封闭,结果封闭无限延长,道路也不通了,折返从左侧过涵洞到右侧,走铁路旁的护林间路,穿过田地,不远,是北沙河铁路桥,桥东侧是原安奉铁路拆毁复线的桥头遗迹,站上桥头,东侧大地有一处碉堡遗迹,虽然被住户围挡,俯视看依然是近三角形外形,已无顶盖,从射击孔看是两层结构。
过了铁路桥,走在拆毁的复线路基之上,从生林密布,遥想当年铁轨延伸,列车铿锵,再想当年铁轨拆除,何等心态?
走个一段,离开路基遗迹,来到宽敞的滨河路上,顺北沙河而行,天空慢慢的变蓝了,阳光温暖,北沙河水冰封半融,药都的企业从身边略过,萧杀清冷,本溪的经济,本溪的发展,有多少人将会留名青史?
顺滨河西路一直走到药都大街(304省道),药都大桥拱月双飞,药都梦,本溪梦!
左侧的铁路离开的越老越远,越过铁路看到的几座楼房便是导航地图上搜到的“本溪”所在地––本溪市政府。
穿过河套荒地,靠近封闭的铁路,是桥梁,而且还保留了拆除复线的桥梁遗迹。三座桥梁并行,只是奇怪,在石桥子附近拆除的复线路基在东侧,这里的桥梁遗迹却是在西侧了,奇怪。没能沿线走,真说不清楚了。
跨过小河,越过大地,几户不再住人的房舍,过去是一条乡级公路,在铁路位置截断封闭了,靠近,已经可以看到歪头山车站站内线了。
顺铁路围挡之外的小路走不远,便接近站前了。小巷,小街,小房,没有站前广场,站房竟然没有“歪头山”站名标识!
候车室也是关闭的。
歪头山站,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歪头山镇,距离沈阳站54公里,丹东站223公里。现隶属沈阳铁路局本溪车务段管辖。
歪头山站1920年建立,1927年改成了信号场,1931年6月为五等站(办理客货业务),1946年苏联占领东北时期拆走了复线,1960年本钢小火车线路入轨歪头山站,1975年为配合歪头山铁矿建设,修建石桥子至歪头山间复线。
1983年10月的某一天深夜,一列军列把自己放到这个车站,大解放连夜拉到张其寨附近的山沟里,从此,自己把19年的青春献给了绿色的军营,一个太行山中的农村孩子,靠自己的奋斗,2002年脱掉军装,又开始了一个普通公务员的生活。
36年弹指间,歪头山车站,我依然记得那个夜晚,也依然记得在汽车连经常到粮库拉粮,到车站拉煤。还有85年考上军校从这里离开的那个日子。军校毕业没有回到张其寨,记忆中歪头山车站的过街天桥的行人总是熙熙攘攘。只记得96年曾经和影友有过一次从歪头山车站到歪头山铁矿,下了车,过了天桥,去坐矿山小火车。
车站前还有几栋老房子,似乎能感受到昨天出站时的情景。站台出口的大门已经被岁月锈蚀。
走上天桥,俯视车站,站房向站台一侧还有“歪头山”几个字的标识。过了天桥,靠近货站站台没有封闭,于是走进站台拍了几张站内标识。
寻找矿山小火车站台,火车已停运,站前询问一位大姐,她说是去年停运的,铁轨也拆了,不相信!
转了一圈,终于找到当年电气化的矿山铁路,顺铁路线回走一点找到杂草之中的站台,站台前的铁轨确实拆了一段。
这样的工业历史遗迹,应该尽早列入保护,不然又会如同一铁厂的命运!
顺着杂草丛生的铁轨向矿山方向走,不远竟有一条车站连接的轨道,前面也变成了调车场,三列货车停放在这里。
穿过调车场,不远是松木堡村到歪头山矿的铁路道口,
左转,越过高铁大桥和304国道,进入歪头山矿,顺街道路口右转,山岗,下坡,路的尽头便是“矿山车站”。
站内停放着绿皮车厢,和矿山机车。这是历史,也是文化,应该有保护措施。
据资料,歪头山矿铁的通勤车机车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生产的电力机车。产于上世纪60年代。国铁的18、24型客车车厢也是东德生产。在这里最大的亮点就是有三种在国铁已经进博物馆的车型:YZ21、YZ30、YZ96。21型硬座车是新中国第一代旅客列车车型,目前在国铁线路上已消失近30年。30型硬座车是新中国第一代米轨旅客列车车型,经过改装后在准轨铁路运行,目前在国铁线路上保有量几乎为零。
96型硬座车是解放前集中生产的旅客列车车型,目前在国铁线路上已消失近50年,目前只在歪头山铁矿还能见到这种车。
很多东西,如果没有相应部门的重视,都会变成历史的错误,谁是原罪?
歪头山矿区内有两条线路,63路和36路63路可通达本溪新城高铁站,终点与到市区的60路相接。票价1元。36路可通达本溪城区。票价6.5元。
直接在矿山站站点乘坐63路公交车到榆林华苑,而后乘坐60路返回市内。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舞光拾色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