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名
形态
习性
![宿根草本地被植物栽培与养管 范文模稿 宿根草本地被植物栽培与养管 范文模稿](http://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9/20240921031137172685949738636.jpeg)
栽植养护
萱草
又名忘忧草
(百合科、萱草属)
株高60~100cm,具短根状茎。叶基生,狭带形,排成二列。花序轴粗壮,自叶丛中抽出,数朵着生在顶生圆锥花序上,花冠漏斗状,6裂片,向外反卷,橘黄至橘红色,花期6~8月。
栽培品种、变种有:金娃娃、奶油卷、小酒杯、儿童节、弗朗赫斯、紫蝶、红运、太妃、吉星、小野蜂、海尔范、娃娃语等。
喜光,耐寒。对土壤适应性强,但氮肥过多、排水不良、土壤粘重、贫瘠及种植过密,发病严重。
1、播种或分株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每3年需分株重栽1次,多在春季进行。挖出老株,抖去根土,用利刀切开,每丛带3~4个芽。
2、定植:株距宜30cm~40cm,覆土厚度2~3cm。生长季节栽植时,应剪去地上20cm以上叶片,花序梗自基部剪除,以利缓苗。
3、养护:①萌芽至开花期,应及时补水。花后剪去残花花茎,及时清除株丛基部的枯残叶片。②生长期每月追1次磷钾肥为主的液肥③注意防治白星花金龟、小青花金龟、人纹污灯蛾、锈病、病毒病、叶枯病、炭疽病等。5至6月叶枯病发病初期,及时喷洒杀菌剂防治,每10天1次。
玉簪
(百合科、玉簪属)
株高15~80cm,根状茎粗壮。叶大,基生成丛,卵形至阔卵形,叶柄长,弧形脉。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自叶丛中抽出,花白色,管状漏斗形,具浓香,花期7~9月。
同属栽培有:圆叶、皇家、金色欲滴、金塔纳、伊洛、紫萼、朱莉莫尔、金冠、甜心、法兰西玉簪等。
喜阴湿,畏阳光直射,耐寒。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沙质壤土。
1、播种或分株繁殖。播种苗2~3年才可开花,故多采用分株繁殖,宜3~4年分株一次。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茎叶枯黄后,将株丛挖出,晾晒1天,用快刀每2~3芽为一丛带根切开,切口涂草木灰栽植。早春分株栽植苗当年可开花。
2、定植:株行距30cm×30cm。栽植不宜过深,以浅不露根,深不埋心为宜。
3、养护:①萌芽后或开花前,施入氮肥及少量磷肥。②缓苗期灌水不宜太多,否则易造成苗木烂根。生长期土壤不易过干,适当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可积水。花后剪去枯黄花茎。③注意防治锈病、褐斑病、灰斑病、炭疽病、花叶病、叶斑病、日灼病、桃蚜、同型巴蜗牛等。
火炬花
别名:火把莲
(百合科、火炬花属)
株高60~100cm。叶基生,灰绿色,常自叶中部或中部以下弯曲,少直立。穗状总状花序,花梗粗壮,直立,管状花上部桔红色,下部黄色,形似燃烧的火把,花期7~9。
变种有:大花火炬花。
喜阳光充足,较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1、播种或分株繁殖。①播种苗当年不开花。②株丛宜2~3年分栽一次。早春分栽时,将母株分切成几丛,每丛需带有2~3个侧芽和部分根系。
2、定植:株行距40 cm×40cm。
3、养护:①生长季节应保持适量的水分供应,土壤过于干旱,常生长不良,每年春季应追肥一次。②花后剪去残花花茎。秋季不可对植物进行修剪,否则会造成伤流。③分株当年需培土防寒越冬。
铃兰
(百合科、铃兰属)
株高15~30cm,具匍匐根状茎。叶基生,卵形或窄卵形,弧形脉。总状花序,花序轴自鞘状叶内抽出,花序偏向一侧,花白色,钟状,下垂,具芳香,花期4~5月。
栽培变种有:红花铃兰、花叶铃兰、重瓣铃兰等。
喜半荫环境,耐荫湿,耐严寒。忌炎热、干燥,气温30℃以上,植株叶片易枯黄、休眠。喜肥沃沙质壤土。
1、播种或分株繁殖,实生苗经4~5年才可开花,故多行分株繁殖。株丛宜3~4年分栽一次,分切根茎时,每一顶芽需带一段根茎,每丛2~3芽。秋季分栽的肥大芽,次春可开花,较小的芽需经一年培育后方可开花。
2、定植:株行距宜15cm×25cm,穴底施入腐熟有机肥,覆土厚度约5cm。
3、养护:①生长期需经常保持土壤疏松、湿润。②早春及秋未各追施一次发酵液肥。
麦冬
(百合科、麦冬属)
常绿草本,株高20~30 cm。根状茎短粗,须根中部膨大呈纺缍形。叶丛生,窄带状,边缘具细齿。花序轴自叶丛抽出,小花簇生在总状花序上,花淡紫至近白色,花期7~8月。
耐半荫,耐寒。喜肥沃土壤,耐潮湿,也耐旱。在全光或全阴环境下,生长缓慢。
1、春季分株栽植,因其生长缓慢,故应适当加大种植密度。
2、定植:裸根栽植,株行距10cm×10cm,栽植时短剪叶片。
3、①春季清理老叶有利于新叶生长。②注意防治叶枯病、炭疽病等。
鸢尾
(鸢尾科、鸢尾属)
株高30~60cm。叶剑形,扁平,先端尖,淡绿色,排成2列状。花序轴自叶丛中抽出,花瓣6,外3枚发达呈匙形,先端宽圆外弯下垂,内具斑纹,内3片狭小而直立,花白、黄、紫、红紫、蓝紫、肉色,花期5~6月。
变种:白花鸢尾。
同属栽培有:德国鸢尾、香根鸢尾、西班牙鸢尾、英国鸢尾等。
喜光、略耐荫,耐寒性强,耐干旱、瘠薄,有些品种喜水湿。
1、播种或分株繁殖。①种子采收后及时播种,但需培育3年后才能开花。②分株易3~4年进行一次,清除老残根,每丛保留2~3个健壮芽与其下部生长旺盛的新根。根茎粗壮的种类,切口应蘸草木灰或硫磺粉,以防病菌感染。,
2、定植:一般株距20cm~25cm,生长期应剪去残花花茎,叶丛短截1/2~1/3。施用骨粉或过磷酸钙作基肥,整地前均匀翻入土中,施肥量50g/㎡。覆土以根茎上2.5cm为宜,
3、养护:①萌芽至开花阶段,应保持土壤适度潮湿,花后剪去残花花茎。②注意防治叶枯病、茎腐病、锈病、蚀夜蛾、人纹污灯蛾、蛞蝓、蜗牛等。
射干
又名扁竹兰
(鸢尾科、射干属)
株高30~90cm。叶剑形,扁平,无柄,排成二列状。花序轴高于叶丛之上,聚伞花序顶生,花被6,长椭圆形,内3片短,橙红色,带紫红色斑点,花期7~9月。
喜光,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
1、播种或分株繁殖。每4~5年分栽一次,宜在3~4月进行。分切根茎时,新株带1~2个芽,待切口稍干时栽植 。
2、,定植:株行距25cm×30cm,栽植同鸢尾。
3、养护:①萌芽至花期施薄肥,花后剪去残花花茎。②注意防治叶枯病、斑枯病等。
马蔺
别名:马兰
(鸢尾科、鸢尾属)
株高40~50cm,灌丛紧密、整齐。叶簇生,条形,灰绿色。花梗直立,着花1~3朵,花被6,外3片较大,向外下垂,中部有黄色条纹,内轮3片倒披针形直立,花淡蓝紫色,花期5月。
喜光,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耐盐碱。
1、播种或分株繁殖。分株2~4年进行一次。
2、定植:株行距30cm×30cm。
3、养护:①生长期不旱不灌水,防止灌水过多,造成茎叶徒长,导致株型松散或茎叶倒伏。②早春萌芽前,将地上干枯部分剪除,并清理干净。③注意防治锈病、炭疽病等。
黑心菊
(菊科、金光菊属)
株高80~100cm,全株被粗糙刚毛。叶互生,下部叶匙形,上部叶阔披针形,全缘。头状花序单生,舌状花单瓣或半重瓣,黄色或伴有棕色环带,中心管状花密集,突起成圆锥状,紫褐色,花期5~9月。
喜光,耐寒。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旱,耐盐碱。
1、播种、分株或扦插繁殖,以播种为主。①北方地区3~4月直播于露地苗床,待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进行1次移植。②2~3年分栽更新一次,春季分栽。
2、定植:株行距40cm×40cm。
3、养护:①花后剪去残花,新生花枝可再次开花。②注意防治叶枯病、小红蛱蝶、蚜虫、大造桥虫、粘虫危害。
金光菊
(菊科、金光菊属)
株高100~200cm。叶阔披针形,有时羽状裂,互生。头状花序,舌状花金黄色,管状花黄绿色,花期7~10月。
同属栽培有:乡色、草原阳光、贝奇金光菊,皇冠、金缘叶大花金光菊等。
喜光,耐寒,耐热。不择土壤,耐旱,忌水涝。
1、播种或分株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①早春进行,新分株需有3~4个萌芽和一定数量须根。②春、秋季均可播种。
2、定植:株行距100cm×100cm
3、养护:①花后及时修剪残花,可持续开花。②茎枝纤细,生长期应适当控水,防止倒伏。花前施一次磷钾肥。③植株长至100cm时,需设支架绑缚。④注意防治白粉病等。
金鸡菊
别名:大花金鸡菊
(菊科、金鸡菊属)
株高30~80cm。茎直立,多分枝。基生叶披针形或匙形,具长柄,茎生叶3~5裂深。头状花序,花序轴细长,边花舌状,金黄色,顶端锯齿状,花期6~10月。
同属有:萨格勒布、轮叶、朝阳金鸡菊等。
喜光,耐寒。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自繁能力强。
1、播种或分株繁殖。春季露地播种,10天左右可出苗。②一般栽植3~4年需分株一次,春、秋季均可进行。
2、定植:株行距20cm×40cm。定植时如苗木较高,可摘心或短截后栽植。
3、养护:①株高6cm时进行第一次摘心,待分枝长至10cm再次摘心。花后修剪可二次开花,入冬前剪去地上枯萎茎。②7~8月追一次肥,生长季节肥水不可过大,以免引起徒长和株丛倒伏。③注意防治蚜虫、白粉病、黑斑病等。
荷兰菊
别名:紫菀
(菊科、紫菀属)
株高40~100cm。茎丛生,多分枝。叶线状披针形,互生,叶基略包茎。头状花序集成伞房状,舌状花细长,红紫、淡蓝、粉至白色,管状花黄色,花期8~10月。
同属栽培有:玛丽、丁香红、九月红、红日落、粉雀、蓝花束、蓝夜、皇冠紫等。
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环境,耐寒。适生疏松、排水良好土壤。
1、播种、扦插或分株繁殖,多行分株繁殖。2~3年需分栽一次,春、秋季节均可进行。
2、定植:株距30cm×40 cm。
3、养护:①生长期追施液肥2~3次。②多次进行摘心,促使分枝,可使株丛丰满。欲使国庆节盛开,可在8月底做最后一次摘心。③注意防治白粉病、叶枯病等。
紫菀
(菊科、紫菀
属)
株高40~90cm。茎直立,粗壮。基生叶椭圆状匙形,茎生叶狭小,缘有齿。头状花序排列成复伞房状,边花舌状,淡紫色至蓝紫色,中央管状花黄色,花期7~10月。
同属栽培有:蓝少女、狭叶紫菀等
喜光,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沃砂质壤土,忌水涝。
1、以分株繁殖为主,也可播种及扦插繁殖。春播,苗高10c左右时移植。
2、定植:株距30cm~50cm
3、养护:①生长期每半月追施腐熟液肥1次。②株高20cm时进行摘心,促生分枝。③花前增施1次磷钾肥。④注意防治蚜虫、盲蝽、霜霉病、叶斑病等。
松果菊
(菊科、松果菊属)
株高60~120cm。茎叶密生粗毛,叶互生,基生叶卵形,茎生叶卵状披针形,缘疏生浅锯齿。头状花序单生枝顶,舌状花玫红色,瓣宽,微垂,管状花橙黄色,突起呈球形,花期6~10月。
同属栽培有:大花、国王、罗伯特、白天鹅、紫松果菊等。
喜光,耐寒、耐热。较耐干旱,要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1、播种或分株繁殖。①春播苗当年秋季可开花,但实生苗花色易发生变化。②分株可于春季进行,宜3~4年进行一次。
2、定植:脱盆栽植,株行距30cm×30cm。
3、养护:①夏季花后及时剪去残花,可延长花期。②花期宜追施一次复合肥。
北京夏菊
(菊科、菊属)
株高30~50cm。多分枝,茎基近木质化。叶互生,卵形,缘有大齿或裂片。头状花序,多朵聚生,花重瓣,有大红、玫红、桃红、黄、白、紫色,花期5~10月。
喜光,耐寒、也耐热。抗旱,耐盐碱、耐瘠薄。不需多次摘心、修剪,可自然长成丰满的球型。
1、嫩枝扦插繁殖。
2、定植:脱盆栽植,株行距30cm×30cm。
3、养护:①根据工程要求,可提前75~80天定头,进入开花期。②、注意防治叶枯病、褐斑病、白粉病、红蜘蛛、叶蝉、绿盲蝽、蚜虫、蛴螬等。病毒病常导致叶片皱缩、畸形,出现花叶,植株矮小等病症发生,应控制病虫害传播。
宿根天人菊
别名:虎皮菊、车轮菊
(菊科、天人菊属)
株高40~90cm,多分枝,全株密被柔毛。叶互生,矩圆形、披针形至匙形,缘有粗齿或缺刻状羽裂,近无柄。头状花序单生,舌状花黄色,单轮,基部红紫色,先端3齿裂,中央管状花聚集成圆球状,紫色,先端尖芒状,紫红色,花期7~10月。
栽培有重瓣种。
喜光,不耐荫,耐热,也耐寒。生长强健。耐干旱,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具自播能力。
1、播种、扦插或分株繁殖。①4月中旬播种于露地苗床,用苇帘遮荫、保湿,待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分栽。②栽培品种最好采用扦插繁殖。③宜2~3年重新分栽一次。
2、定植:6月中旬可定植,株行距30cm×40cm。
3养护:①适时灌水,灌则灌透,灌水不可过多,以免造成植株徒长。②花后剪去残花,可延长花期。③注意防治棉铃虫、叶枯病、枯萎病,土壤过于潮湿时,易患茎腐病,喷洒1000倍液百菌清或退菌特防治。
大滨菊
(菊科、滨菊属)
株高60~120cm。基生叶倒披针形,簇生,茎生叶披针形至线形,缘具圆钝粗齿或浅裂。头状花序顶生,舌状花白色,管状花黄色,花期6~7月。
喜光、也耐半荫,耐寒。适生于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
1、播种或分株繁殖。开花植株第二年,可于春季进行分株。
2、定植:株距25 cm~30cm,株丛栽植过密及开花量过大,易发生死苗。
3、养护: ①灌水时注意保持基部叶面清洁。②秋季茎叶枯萎后,及时剪去地上部分。
除虫菊
(菊科、菊蒿属)
株高30~60cm。茎直立,全株灰绿色,被细毛。叶一至二回羽状深裂,两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头状花序单生,舌状花白色,先端3裂,管状花黄色,5裂,花期5~6月。
同属栽培有:红花除虫菊。
喜光、耐半荫,耐寒性强。
1、播种或分株繁殖。①播前种子需浸水5~6小时,播后喷水保湿,播种苗当年不开花。②一般株丛3~4年分栽一次,春季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母株,连根挖出,除去枯死根,将其切分成数株,新株必须带有须根。
2、定植:穴底施入适量有机肥,每穴栽一株。
3、养护:①立春、花后及秋末各施肥一次。生长期保持土壤潮湿。②注意防治蚜虫、白粉病、根腐病等。
勋章菊
别名:勋章花
(菊科、勋章花属)
株高30~40cm。叶丛生,线状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全缘或有浅羽状裂,叶背密被白色绒毛,枝上茎生叶小。头状花序顶生,花序轴高于叶丛,舌状花单瓣,有白、黄、红、橘红、橙色,基部有黑与白色眼点或棕色斑块,花期4~10月。
栽培品种有:破晓、鸽子舞、小橙星、小黄星、红勋章、丑角、宝石红、太阳舞等。
喜光,耐寒,也能耐高温。较耐旱,喜排水良好、疏松、肥沃土壤,忌高湿与水涝,少病虫害。
1、播种或分株繁殖。①春季室内苗床播种,第一对叶片展开时,分栽于盆内,3个月后进入开花期。②早春将株丛挖出,用利刀自根茎处纵向分切成数株,每一新株上都需带有芽与根系。
2、定植:播种苗长至10cm高时,进行定植。株距20cm~30cm。定植前,均匀施入适量含磷肥较多的有机肥。
3、养护:①生长开花期,每月追施一次复合肥,施肥浓度0.2%~0.3%。②花后剪去残花。③夏季植株生长缓慢,开花较少,应避免水分过大,注意及时排涝。④注意防治蚜虫、红蜘蛛危害。叶斑病发生时,每7~10天喷一次杀菌剂,连续2~3次。
大花旋复花
(菊科、旋复花属)
株高20~70cm,全株被柔毛。叶矩椭圆状披针形,无柄,稍抱茎,全缘或疏生尖齿。头状花序伞房状,舌状花黄色,中央管状花较大,金黄色,花期6~9月。
喜光,耐寒。耐干旱、瘠薄,喜肥沃、湿润土壤。
1、播种或分株繁殖。分蘖力强,易分株繁殖,早春发芽前进行。
2、定植:株行距30cm×30cm
3、养护:①分枝性强,适时摘心,控制株丛高度,防止倒伏和增加开花量。②注意防治白粉病、黑斑病等。
蓍草
别名:千叶蓍
(菊科、蓍草属)
株高30~90cm,全株被柔毛。叶互生,小裂片条状披针形,2—3回羽状全裂。头状花序,密集成复伞房状,舌状花5,乳白、粉红、淡紫红等色,花期6~9月。
喜光、耐半荫,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旱,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及石灰质之砂质壤土。
1、播种或分株繁殖。①春、秋季均可播种,覆土1.5cm,保持土壤湿润,约7~10天发芽,待苗出齐后,适当间苗。②分株在春、秋季进行。
2、定植:株距30cm~40cm 。
3、养护:①修剪残花可延长花期。花后植株易出现倒伏,应及时进行修剪。②注意防治烟蓟马、蜗牛、枯梢病等。
蓝剌头
(菊科、蓝剌头属)
株高80~100cm。茎直立,叶互生,二回羽状裂,裂片端部有剌尖。头状花序呈圆球形,外总苞刚毛状,花冠筒状,裂片5,条形,淡蓝色,花期8~9月。
喜光,耐寒。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土壤,忌湿涝。
1、播种、扦插繁殖。根不定芽再生能力强,根插易成活。春季将根段剪成2~3cm长,扦插繁殖。
2、定植:株行距20cm×20cm。
3、养护:①干旱时及时补水,雨季注意排涝。②注意防治枯萎病、黑斑病等。
一枝黄花
(菊科、一枝黄花属)
株高150~200cm,全株被粗毛。叶披针形,全缘或具齿,叶面粗糙,叶背具柔毛。头状花序,集成顶生圆锥状花序,花黄色,花期7~8月。
栽培品种有:烟火、矮黄金、金贝一枝黄花等。
喜光,耐寒。耐干旱,耐瘠薄,耐修剪,病虫害少。
1、播种或分株繁殖。①播种苗第二年才能开花。②老株易2~3年分栽一次。
2、定植:株距30cm~40cm
3、养护:管理粗放①控制水肥供应,生长过旺易倒伏。②盛花后及时中度修剪,可再次开花。
美丽向日葵
(菊科、向日葵属)
株高可达150cm。茎直立,多分枝。叶片大,圆长卵形,三出脉,底部叶对生,上部叶互生。头状花序,顶生,舌状花鲜黄色,自15cm以上,每叶腋一花,花期6~9月。
喜光,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旱,怕涝。
1、播种或分株繁殖。因其受粉率低,成熟的种子少,故一般多于早春行分株繁殖。萌蘖力强,多年生老株每年早春挖取老株脚芽扦插,待脚芽长至5cm时再次进行分株。以利老株更新复壮。
2、定植:株距60cm~80cm。
3、养护:①生长期避免大水大肥。②注意防治白粉病、锈病等。
蛇莓
(蔷薇科、蛇莓属)
具长匍匐茎,节节生根,全株有柔毛。三出复叶,基生,小叶倒卵形至长圆形,近无柄。花5瓣,金黄色,单生叶腋。聚合果近球形,暗红色,花期5~6月。
喜光、也耐荫,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怕涝。不耐践踏。
1、分株或扦插繁殖。①分株在春季进行。②扦插时将匍匐茎切成20~30cm长的茎段。也可于6~8月用嫩茎扦插,将匍匐茎从各节剪断,每节扦插。
2、定植:容器苗脱盆栽植,株距12cm~15cm。也可在栽植地直接扦插,埋土深度3~5cm,保持土壤湿润,3个月左右可成坪。
3、养护:返青前耧除地上干枯茎叶,结合浇灌返青水,施一次返青肥。
匍枝萎陵菜
(蔷薇科、萎陵菜属)
株高10~15cm。全株被疏长柔毛,茎平卧或直立,茎节部生根。羽状复叶互生,小叶矩圆形,缘具粗齿。花5瓣,黄色,花期5~9月。
同属栽培有:黄花、翻白、鹅绒委陵菜等。
喜光,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粘壤土为好。
1、分株在春、秋季均可进行。扦插或压埋茎枝在夏季进行。小苗生根后,上盆养护。
2、定植:脱盆栽植,株行距15cm×20cm。
3、养护:①土壤过于干旱或瘠薄时,株丛易失绿早枯,需及时追肥、补水。②返青前及生长季节需清除枯枝、枯叶、烂叶等。③注意防治锈病。
华北耧斗菜
(毛茛科、耧斗菜属)
株高60cm。基生叶具长柄,茎生叶较小,一至二回三出复叶。花顶生下垂,萼片5,紫色呈花瓣状,花期5~6月。
耐寒,喜半荫环境。忌干旱,适生于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1、播种或分株繁殖。①播种以春秋为好,②分株于春季进行,3~4年需分株更新一次。春季发芽前挖出老株,分切新株需带有3~5个芽。
2、定植:株距30cm~40cm
3、养护:①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追施2次肥水。②花后剪去残花。
白头翁
(毛茛科、白头翁属)
株高20~40cm,全株被白色长柔毛。三出复叶,基生,具长柄。花梗自叶丛中抽出,顶生,萼片6,呈花瓣状,蓝紫色,花后瘦果上有银丝状柔毛,花期4~5月。
喜光,不耐荫,耐寒。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
1、播种或分株繁殖,多行分株繁殖。①分株以秋季为好。可在秋末掘起地下块茎,用湿沙堆积于室内。翌春3月上旬萌芽后,将块茎用刀切开,每段要带有萌发的顶芽,栽于露地。②宜采种后即播。播后需覆草保湿。2、定植:株行距20cm×25cm
3、养护:可粗放管理。
铁线莲
(毛茛科、铁线莲属)
枝蔓生。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或披针形,多对生。花单生叶腋,花梗细长,近中部具2枚对生叶状苞片,萼片花瓣状,常6枚,乳白色,花期5~8月。
常见栽培有:重瓣铁线莲、大瓣铁线莲、红花铁线莲等。
耐寒,喜凉爽,宜有轻度遮荫或光照。忌多湿、积水和夏季干旱、日光直射。喜肥沃、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1、播种、扦插或压条繁殖。
2、定植:株行距不少于80cm,栽植时根系要舒展,宜深栽2~3cm。
3、养护:①营养生长旺盛期和开花期需较充足水分,每1~2周追施一次液肥,花后停止追肥,保持土壤适度潮湿。②花后自最下面花的下方2~3节处短截,2~3个月可再次开花。③注意防治蚜虫和红蜘蛛。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易患萎蔫病,应及时清除枯叶,喷洒石硫合剂防治。
蜀葵
(锦葵科、蜀葵属)
株高可达200cm。茎直立,全株被柔毛。叶片大,圆近心脏形,5~7浅裂,叶两面粗糙。花单生叶腋或枝顶,呈总状花序,花径大,喇叭形,有白、粉红、桃红、大红、橙红、黑紫、深紫、雪青、淡黄、茄子蓝等色,单瓣或重瓣,花期6~8月。
喜光,不耐荫,耐寒。耐旱,不耐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具自播能力。
1、播种或分株繁殖。①种子成熟后即可播种,次年开花,通常以秋播为主。②分株在春季进行,按2~3芽为1丛切分开,一般4年分株更新1次。
2、定植:带土球栽植,也可直接穴播于栽植地,株距60cm~80 cm。
3、养护:①花后将花序轴部分剪去。茎叶枯黄后,将地面10~15cm以上剪去。②注意防治棉铃虫、棉卷叶野螟、蚜虫、朱砂叶螨、二斑叶螨、白星花金龟、甘蓝夜蛾、斜纹夜蛾、白粉病、褐斑病、灰斑病、锈病等。注意忌用敌敌畏。
芙蓉葵
别名:大花秋葵
(锦葵科、木锦属)
株高100~200cm。茎粗壮,基部半木质化。单叶对生,卵状椭圆形,缘具浅齿。花大,花瓣5,玫瑰红、粉、白、紫色。花期6~10月。
同属栽培有:草芙蓉、槭葵、玫瑰茄等。
喜光,较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旱,较耐盐碱,管理粗放。
1、播种或分株繁殖。分株栽植在春季萌芽前进行。每丛3~5个芽。
2、定植:株距50cm~60cm。
3、养护:①春季摘心1~2次,促生分枝,生长高者可修剪控制。②生长季节适当控制灌水,不旱不灌水,防止茎枝徒长,弯曲和倒伏。③注意防治棉铃虫、蚜虫、棉卷叶野螟、白星花金龟等。
八宝景天别名:粉八宝
(景天科、景天属)
株高50~70cm,全株呈青白色,茎叶肉质。叶椭圆形或匙形,质厚,全缘,近无柄,对生或3~4枚轮生。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小花粉色,花瓣5,花期7~9月。
常见栽培有:白花、紫红花、玫红、大红、乡吧佬八宝景天等。
喜光、略耐荫,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土壤,忌土壤过湿和水涝。
1、分株或扦插繁殖。①5~6年生株丛,宜于早春进行分株栽植。②剪取8~10cm茎枝作插穗,剪去下部叶片,插入素土中,极易成活。
2、定植:株行距25cm×25cm。生长季节可将茎短截后直接插入栽植地。
3、养护:①生长季节修剪1~2次,使株丛低矮而紧密,但不可修剪过晚,以免影响正常开花,花后应及时清除枯萎花枝。秋季下霜后,剪去地上枯萎部分。②注意防治蚜虫、大造桥虫、同型巴蜗牛、红蜘蛛、白沟蛱蝶、白粉病等。
费菜
(景天科、景天属)
株高20~50cm。茎直立,茎叶肉质,密集呈球形。叶互生,卵状倒披针形,缘有钝锯齿。聚伞花序顶生,花小,5瓣,披针形,黄色,花期6月。
同属有:矮景天、反曲、红花、红花奇观、胭脂红、光亮、主妇、詹姆斯、金叶、星辰、德国景天等。
喜光,略耐荫,耐寒,也耐热。耐旱,耐瘠薄,较耐盐碱,怕涝。
1、分株或扦插繁殖。①6~7月,利用剪下的嫩枝进行扦插繁殖。②多早春进行,生长季节均可分株栽植。
2、定植:栽植前茎枝稍高的,应适当进行摘心或短截后栽植,株距20cm~25cm。
3、养护:①适当控制灌水,防止苗木徒长、倒伏。土壤过湿,茎叶易腐烂。②花后易倒伏,应及时平茬修剪。新生株丛整齐、美观。③注意防治蚜虫。
落新妇
(虎耳草科、落新妇
属)
株高50~80cm。基生叶二至三回三出羽状复叶,缘有重锯齿,茎生叶小,2~3枚。圆锥花序,大型,花序轴密被褐色卷曲长柔毛,花淡紫至紫红色,花瓣5,花期6~7月。
常见栽培有:大卫、终曲、达尔文之梦落新妇等。
耐寒。喜半荫和肥沃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也耐轻度盐碱,耐旱。
1、播种、分株繁殖。①以春播为主,种子需经250mg/L赤霉素处理,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小苗2~3cm高时进行移栽,第二年开花。②一般3~4年株丛老根即已木质化或枯死,故宜于早春及时进行分栽。
2、定植:容器苗脱盆栽植,株行距40cm×50cm。
3、养护:①生长季节保持根系活动层土壤湿润。②春末至夏初连续掐尖2~3次,促使分枝,保持株丛矮壮,增加开花量。花后剪去残花花茎,可再次开花。③注意防治蚜虫、红蜘蛛等。
小冠花
(豆科、小冠花属)
株高30~80cm,茎半蔓生,有棱,多分枝。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长椭圆形。伞形花序腋生,花蝶形,初粉红色,后为紫蓝色。花期6~7月。
喜光,也耐荫。较耐寒,也耐热。极耐干旱,较耐盐碱,耐湿性差。
1、播种或分株繁殖。①春、秋季均可进行播种,种子需用0.2%~0.3%微酸或微碱处理。②分株多在春季发芽前进行,将母株掘起,切分成丛。
2、定植:株行距30cm×30cm。
3、养护:①早春清除地上干枯茎、叶。②生长期适当控制灌水,雨后及时排水
白三叶
(豆科、三叶草属)
株高10~30cm。茎匍匐蔓生,节上生根。掌状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至倒心形。花序球形,花白色,花期5~7月。
喜光,耐半荫,较耐寒。忌干旱,耐修剪,不耐践踏。
1、播种繁殖为主,也可分株。播种在4~5月或8~9月进行。
2、定植:短截茎叶,株行距15cm×15cm。
3、养护:①早春待返青时,搂除地上枯萎部分。②注意防治蚜虫、红蜘蛛、蜗牛、棉铃虫、大造桥虫、大青叶蝉、菟丝子等。
百脉根
(豆科、百脉根属)
茎枝丛生,匍匐状,茎光滑。掌状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托叶大似叶片。伞形花序顶生,小花4~8朵,花淡黄至深黄色,花期6~7月。
喜光,较耐寒。耐旱、忌涝,耐盐碱。喜排水良好的粘质壤土。
1、播种繁殖为主。春季播种,覆土1~2cm为宜。
2、定植:株行距25cm×30cm。
3、养护:返青前清除枯叶,通过修剪控制株丛生长高度,提高观赏性。在大景区可不修剪,保持自然情趣。
宿根福禄考
(花葱科、福禄考属)
株高40~100cm。根茎呈半木质化。叶对生,长椭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生圆锥花序,似球形,花瓣5,有白、粉、红、紫及复色等,花期6~9月。
栽培品种有:橙王子、宝石红、红绣球、白雪福禄考等。
喜光、不耐荫,耐寒。喜肥沃、深厚、湿润而排水良好土壤,在干旱、瘠薄及PH8.0以上的碱性土壤中生长不良。
1、扦插或分株繁殖。①秋季结合入冬修剪,截取3~4节作插穗进行硬枝扦插。嫩枝扦插应于早春,剪取棚内盆栽苗半木质化枝条,长5~6cm,插入珍珠岩、素土混合基质中。②分栽宜4~5年进行一次。
2、定植:以4月中旬为宜,株行距25cm×25cm,对地上部分适当修剪,栽后保持土壤湿润。
3、养护:①苗高15cm左右时,进行2次摘心,控制株丛高度和促生分枝。②花后剪去残花,追施液肥,以提高二次花的观赏性。③注意防治蚜虫、叶斑病、白斑病、叶枯病等,
桔梗
别名铃铛花
(桔梗科、桔梗属)
株高40~120cm,茎通常不分枝,有白色乳汁。叶3枚轮生或对生,卵形,叶背蓝绿色,被白粉。花单生或数朵顶生,花冠钟状,有白、蓝,雪青等色,花期6~9月。
栽培品种有:粉壳、富士白、富士粉、富士蓝、牧师蓝、伤感蓝、茨维考蓝、箱根白、雪仙子等。
喜光、也耐荫,耐寒。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忌水涝。
1、播种或分株繁殖。①春播苗当年可开花,苗高10cm时应进行摘心。②分株于春、秋季进行,易成活。
2、定植:株行距20cm×20cm。
3、养护:①每月施1次以磷、钾肥为主的液肥,开花前追施液肥1~2次。②生长季节注意摘心促使分枝,增加开花量和防止倒伏。过长枝可适当短截至分生枝处。③着生花蕾过多时,适当疏去部分过密小花蕾,以利开出大花。④肉质根,土壤低湿易烂根,故不旱不灌水,大雨后及时排涝。⑤注意防治蚜虫。
穗花婆婆纳
(玄参科、婆婆纳属)
株高30~50cm,全株被毛。单叶对生,披针形至长椭圆形,缘有细锯齿。密集的总状花序顶生,小花蓝色或粉色,花期6~10月。
同属栽培有:皇家蜡笔、大花、长叶、细叶、大婆婆纳、白婆婆纳等。
喜光、耐半荫,较耐寒。耐修剪。
1、分株或扦插繁殖。①株丛通常2~3年分株一次。②春季剪取新生枝,保留中段3~4节插于苗床,苗期摘心2~3次,秋季可开花。
2、定植:脱盆栽植,株行距35~40cm。
3、养护:①花后剪去残花花茎,刺激新梢生长。株型过高或株型不整齐时,花后可自7~8对叶片处短截,可增大开花量,30天左右再次开花。②雨后注意排涝。
薄荷
(唇形科、薄荷属)
株高30~60cm。茎直立,四棱形。叶对生在茎节上,长圆状披针形或卵形,缘有粗齿,具清香。轮伞花序,腋生,花冠唇形,蓝紫色,花期6~9月。
喜光、较耐荫,耐寒。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沃湿润土壤。
1、播种、扦插或分株繁殖。扦插易成活。
2、定植:株行距15cm×15cm。
3、养护:①生长初、中期要求土壤适当湿润,开花期需较干燥环境。②株丛生长过密、过高时,可拔去过密株,对茎枝进行摘心或适当短截。
美国薄荷
(唇形科、美国薄荷属)
株高60~120cm,茎直立。单叶对生,椭圆形,叶脉下陷,叶柄基部或紫红色,缘有齿。头状花序,雄蕊伸出花筒外,花红、深红、粉红、紫堇、白色,花期6~8月。
常见栽培有:草原、柠檬、藕荷、柯罗粉、红花、蓝花美国薄荷。
喜光,耐寒,耐热。对土壤要求不严,怕涝。
1、播种或分株繁殖。
2、定植:株行距50cm×50cm。
3、养护:①对生长过高的枝进行摘心,通过修剪控制株高和开花时间。花后短截花枝,可再次盛花。②注意防治叶斑病。
荆芥
(唇形科、荆芥属)
株高40~100cm。茎四棱形,基部微带紫色,上部多分枝。叶卵状至三角状心形,缘具粗圆齿或齿牙,有香气。总状或圆锥花序,花二唇形,蓝紫色,上唇2裂,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花期6~8月。
栽培种有:蓝月亮等。
喜光,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忌干旱,怕水涝,忌连作。
1、播种繁殖。春季浸种后开沟露地直播,行距25cm,覆土厚度以刚不见种子为宜,盖草片保湿。苗高6~7cm时,按株距5cm进行间苗。
2、定植:株高10~15cm时进行定植,株行距15cm×20cm。
3、养护:①缓苗后追施1次腐熟饼肥。②注意防治斜纹夜蛾、地老虎、根腐病、茎腐病等。
鼠尾草
(唇形花科、鼠尾草属)
株高30~70cm。茎直立丛生,全株被柔毛。叶对生,长圆形,叶面有凹凸状纹。穗状花序,直立,2枚雄蕊伸出花冠外,花亮蓝色,花期5~9月。
常见栽培有:蓝花、粉花、红花、蓝色山脉、五月夜、思科、超级鼠尾草等。
喜光、耐半荫,耐寒。忌干热,适生肥沃、深厚、排水良好土壤。
1、繁殖:播种、扦插、分株繁殖,以扦插繁殖为主。①宜3年分株1次,春季进行。②6~7月,取半木质的枝条,自茎节下剪断,剪取长5~8cm的插穗,摘除基部3~4片叶,上部叶剪去1/2进行扦插。
2、定植:株行距30cm×30cm。
3、养护:管理粗放①花后应及时剪除植株10cm以上部分,新生枝长出后,30天左右可再次开花。②注意防治蚜虫、粉虱、夜蛾、小青花金龟、叶斑病、霜霉病等。
假龙头
别名随意草、芝麻花
(唇形科、假龙头花属)
株高30~80cm。茎四棱形,直立丛生。单叶对生,披针形,缘有锯齿。穗状花序顶生,每轮有花2朵,层层交互排列紧密,花唇形,唇瓣短,有深红、粉红、淡紫色,花期7~9月。
常见栽培有:白花、大花假龙头等。
喜光,较耐寒。喜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夏季土壤干旱则生长不良。
1、播种或分株繁殖。株丛宜每2~3年分栽一次,早春或花后均可进行。
2、定植:株距30cm~40cm。
3、养护:①苗高15cm时摘心,可促使株丛丰满,提高观赏性。②夏季土壤需保持一定湿度,有利于植株生长。③花后剪去残花,可连续开花。
丹参
(唇形科、鼠尾草属)
株高40~60cm,根圆柱形,表皮红色。茎四棱形,密被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5,卵圆形,顶生小叶较侧生叶大。轮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6至多朵,唇形,上唇直立,下唇较短,蓝紫色,花期5~7月。
喜光,耐寒。深根性,土壤粘重、通气性差的土壤生长不良,忌水涝。
1、播种或分根繁殖。①3月播种,播后盖地膜,苗高2cm时进行间苗,6~8cm时即可移植。②3月分根前一周内适当控水,将母株挖出,选取无病虫害,直径0.7cm~1.5cm,长5cm有2个芽的一年生根,直立穴植,穴距10cm~15cm,复土3cm。
2、定植:行距30cm~40cm,株距25cm~30cm。
3、养护:①生长期土壤应见湿见干。开花前施1~2次氮、磷、钾复合肥,施肥量15g/㎡。②注意防治蚜虫、棉铃虫、根结线虫、银纹夜蛾、蛴螬、叶斑病、根腐病、疫病等。
连钱草
(唇形科、连钱草活血丹属)
具匍匐茎,逐节生根。叶心形。花唇形,紫色、连青色,花期4~5月。
耐寒,耐半荫。适水分充足,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
1、播种、分株或扦插繁殖。①春季挖出老株分株栽植。②6~8月,剪下带有生长点的匍匐茎,直接插入栽植地,灌透水,8~9天可生根。
2、定植:株行距15cm×15cm
3、养护:①春季发芽前,清除地上枯死茎叶。②生长过密时,可轻剪,保持旺盛生长。
酸浆
别名:灯笼草、红姑娘
(茄科、酸浆属)
株高30~60cm。茎直立或倾斜,节膨大。单叶互生,叶卵形或菱状卵形,叶基偏斜,缘具波状缺齿。花白色,花萼钟状,5裂。花期5~9月。浆果球形,成熟时橙红色,被同色膨大萼片包被。
喜光,耐寒。耐干旱、瘠薄,扩展能力强。
1、播种、分株繁殖。①春播苗当年可开花结实。②早春挖取较稠密根茎进行分株。
2、定植:株行距30cm×30cm。
3、养护:①生长前期可行多次摘心,促生分枝,增加结果量。②土壤不可过湿,以免徒长倒伏。
玉带草
(禾本科、芦竹属)
株高30~50cm。叶扁平,线形,有银白色条纹或白边。圆锥花序成穗状,顶生,花期6~7月。
喜光,也耐半荫,较耐寒。耐干旱、瘠薄,忌水涝。
1、分株繁殖。每3~4年分株一次。分株于春季或6~7月进行,3~4株为一丛栽植。
2、定植:脱盆栽植,株行距15cm×15cm。
3、养护:6月中、下旬,将株丛短截至10~15cm,可控制株高和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狼尾草
(禾本科、狼尾草属)
株高30~120cm。茎秆直立,丛生。叶线形,先端长渐尖,干旱、高温时叶常内卷。穗状圆锥花序,圆柱形,直立,主轴密生柔毛,小穗披针形。花果期8~10月。
喜光、耐半荫,耐寒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轻度盐碱,耐干旱、瘠薄,病虫害少。
1、分株繁殖。旱春将母株挖起,用快刀劈成几块,分别栽植。
2、定植:株行距60cm×70cm
3、养护:①管理粗放,入冬前剪去地上枯萎部分。②每年灌好封冻水、返青水。
荷包牡丹
(罂粟科、荷包牡丹属)
株高30~60cm,茎带红紫色。三出羽状复叶,互生,全缘或具裂片。总状花序顶生,呈拱形下垂,花瓣4,外两瓣较大,玫瑰红色,基部成阔囊状,形似荷包,内2瓣瘦长,近白色,突出花包之外,花期5~6月。
常见栽培有:白花、加拿大白花牡丹等。
喜光、耐半荫,耐寒。忌高温、高湿、干旱,喜疏松或肥沃的沙质壤土,夏季休眠。
1、分株或扦插繁殖。①一般3~4年需分株一次,春季发芽前,将根茎挖出,清除老根及烂根,按自然分段切开,每段带3~5个芽,栽植后当年即可开花。分株时应避免掘伤地下的半肉质根茎。②春季掰取长10cm左右的脚芽进行扦插,2~3年可开花。
2、定植:栽植株行距40cm~80cm为宜,栽植时,穴内需掺入腐熟有机肥。
3、养护:①生长旺盛季节,需保持土壤湿润。②进入休眠期茎叶枯黄时,应剪去地上枯枝。③霜降前灌1次透水,培土防寒越冬。
芍药
(毛茛科、芍药属)
株高80~100cm。粗壮肉质根,浅黄褐色或灰褐色。茎簇生,上端多棱角。基部为单叶,互生,上部为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小叶通常3裂,小叶椭圆形、狭卵形、披针形等。花单生或2~3朵并生于茎顶端或近顶叶腋处,花大型,单瓣或重瓣,有白、红、黄、绿、紫、紫黑、混合色等,花期5月上中旬。
栽培品种有:单瓣类、千层类、楼子类、台阁类。如绚丽多彩,沙金贯顶等
喜光,耐寒。耐干旱、怕涝,喜稍湿润环境。要求深厚、肥沃壤土,在粘土、盐碱土中生长不良。
1、分株或根插繁殖,以分株为主。宜5~6年分株一次。民间有“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七芍药,八牡丹”等谚语,北方地区分株在9月中旬进行。剪去母株地上枝叶,挖出根茎,抖掉根部附土,主根保留20cm,顺根系自然纹理用利刀劈开,每丛3~5个芽,待伤口略干时再行栽植。
2、定植:株距60cm~80cm覆土厚度以芽上3~4cm为宜,栽后培15cm土堆。
3、养护:①蘖芽出土前,将基部培土扒去。待蘖芽长至5—6cm时,掰除过密、细弱蘖芽。②花蕾长至黄豆粒大时,剥去瘦小的侧蕾,保留中间的健壮花蕾。花后剪去残花。③全年在显蕾后、花后半月、霜降后施好三次肥。④结合施肥,灌好早春的返青水、4月底的花前水、5月中下旬的花后水,11月中下旬的封冻水。土壤干旱时,适当灌水,花期不旱不灌水,尽量避免叶面喷水,以防病害传播蔓延。⑤灌水及雨后及时锄地松土,深度6~10cm。⑥浇灌封冻水后,基部培土5~10cm越冬。⑦注意防治茎腐病、叶枯病、枯萎病、红斑病、黑斑病、褐斑病、灰霉病、炭疽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曲叶病、线虫病、蚜虫、小青花金龟、小蓑蛾、人纹灯蛾、黄剌蛾、桑褐剌蛾、斑须蝽、朱砂叶螨、蚧壳虫、蜗牛、蛴螬等。
金叶过路黄
别名:金钱草
(科报春花、珍珠菜属)
株高10~15cm,茎匍匐状,长可达40~50cm,节上生根。单叶对生,金黄色,阔卵形或圆形,叶基心形。聚伞花序,黄色。
花黄色5~7月。
喜光、耐半荫。耐干旱能力强,匍匐茎生长旺盛,抗杂草能力强,病虫害少,耐践踏。
1、繁殖:扦插繁殖易成活,于夏季截取嫩茎,以10~20条为一捆,用快刀切成长约2.0cm,保证有2~3个腋芽的短枝。将短枝均匀地撒布于扦插床面或经过细整的栽植地上,用硬纸板轻轻镇压,上面复一层细土。覆盖遮阳网,每隔4~5小时喷水一次。待7~10天生根后,于傍晚揭去遮阳网,也可行分株、压条繁殖。
2、定植:株行距15cm×15cm。
3、养护:①发根后,应浇灌0.5%磷酸二氢钾肥液1~2次。②土壤水分过多时,易引起白绢病发生,注意喷药防治,及时清理病叶和清除病死植株。
常夏石竹
(石竹科、石竹属)
株高10~30cm。茎光滑被白粉,蔓状簇生,具节。枝叶浓密,叶灰绿色,长线形,质地较厚。花顶生2~3朵,花白、粉红至玫瑰红色,具香气花期5~10月。
喜光、耐寒,喜冷凉气候,不耐高温。耐旱、耐瘠薄,忌土壤过湿和水涝。
1、以分株繁殖为主。一般栽植 2~3年即衰老退化,开花不良,分栽移植在开始萌发花芽,及9~11月初是最佳时期。
2、定植:生长季节使用容器苗,脱盆栽植,株行距15cm×20cm。
3、养护:①春季特别干旱及土质差的地块需灌水3~4次②6月花后对株丛进行短截,保留10cm左右。8月底做全年最后一次修剪,保留基部5cm以利越冬。对施肥量过大及生长过密的地块,7月份需增加一次修剪。③种植当年不施肥,以后每年秋季追施1次复合肥或有机肥。④栽植3年以上地块,需行打孔施肥。⑤忌大水,高温、高湿易发生腐烂病。入夏前、入夏后及每次修剪后,交替喷施杀菌剂,予防夏季病害大量发生。
红蓼
(蓼科、蓼属)
株高150~200cm。茎直立,分枝有节,节部略膨大,上部多分枝。叶宽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托叶鞘筒状,扩大成向外反卷的绿色环状小片。花序密集呈圆锥状,顶生下垂,花小淡红色、红色,花期7-~9月。
喜光,耐寒。在旱地岸边、湿地、浅水中均生长良好。
1、播种繁殖。秋季,采集成熟的种子,放置于干燥处。翌年4月在种植地进行播种。露地播种后,需覆2~3cm厚细土,每周喷水2次。出苗后需进行间苗,株距40cm。
2、定植:株行距60cm×60cm。
3、养护:可粗放管理,干旱季节,每周水灌1~2次。
紫花地丁
(堇菜科、堇菜属)
株高4~15cm。叶基生,长圆形或圆状披针形,缘具圆齿,叶柄具狭翅。花瓣5,堇紫色或淡紫色,喉部色较淡并带有紫色条纹,花期4~5月。
喜光、耐半荫,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
1、 播种或自播繁殖。
2、定植:带土球移植,株行距15cm×15cm。
3、养护:可粗放管理。
毛地黄
(玄参科、毛地黄属)
株高80~120cm,全株被白色短柔毛。基生叶多数,粗糙、皱缩,长椭圆形,叶背网脉明显。总状花序顶生,花大,钟状唇形,偏于花序一侧下垂,上唇紫红色,下唇内白色,有紫色斑点。花期5~6月。
变种有:大花及重瓣等。
喜光,耐半阴,耐寒。耐干旱。
1、播种繁殖。春播当年不开花,20℃为秋播适宜温度。幼苗展叶后需进行一次移植,待长出4片真叶时,栽入容器内,移入冷窖越冬。
2、定植:翌春脱盆定植,株距30cm~40cm。
3、养护:①花后及时剪去主花序,可促侧枝生长开花。②注意防治蚜虫。
二色补血草
别名:海蔓荆
(蓝雪科、补血草属)
株高20~70cm,基生叶匙形、倒卵状匙形,全缘。花序梗多分枝,有棱角或沟槽。圆锥或穗状花序,顶生。苞片紫红色,花萼白色,花冠黄色,漏斗状,5浅裂,花期5~7月。
喜光照充足、干燥凉爽气候,耐寒。耐干旱、瘠薄,耐盐碱,喜粘质土,忌水涝。
1、播种或分株繁殖。①早春直播,播后用草片覆盖,待出苗后揭去覆盖物。②直根系,分株时注意少伤根。
2、定植:穴植,穴深15cm,每穴1株,株行距30cm×40cm。
3、养护:①入冬后及时清除病死株及枯叶。②注意防治粘虫、蚧虫、蓟马、白粉病、炭疽病、叶斑病、根腐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