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殷都区都里镇灾后重建提升人居环境工作纪实山乡小镇的百日巨变

山乡小镇的百日巨变(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基层行)

——殷都区都里镇灾后重建提升人居环境工作纪实

安阳融媒 李剑波 王涛 梁亚杰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殷都区都里镇灾后重建提升人居环境工作纪实山乡小镇的百日巨变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编者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殷都区都里镇在做好灾后重建的同时,坚持不懈改善提升人居环境,努力打造生态环境优良、人居环境适宜、空气质量清新的生态明珠小镇,正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发展道路的生动实践。

西依巍巍太行,北临涛涛漳河。
出安阳市区,向西北行40余公里,殷都区都里镇就坐落在太行东麓的浅山处。
丰沛的漳河水从大山深处奔涌而出,夹杂着大量泥沙、碎石进入殷都区境内,滋养了都里镇丰沃的土地,形成了大片珍贵的湿地。

站在高处看都里,全境山峦叠翠,沟壑纵横,漳河如银练般萦绕于山间,穿镇而过。
植被郁郁葱葱,清新如洗,耳边不时传来树林深处婉转的鸟鸣。
山的雄伟和水的灵秀,在这里交织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谁能想到,在3个多月前,这里还是满目疮痍、一片狼藉。
“7·22”特大暴雨给都里镇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灾害。
当时,连续的强降雨使部分路段坍塌、下陷,雨水、河水冲刷带来大量的土石、沙砾,堆满道路和河道沟渠。
全域出现多处山体洪涝等自然灾害,道路、桥梁、农田水利设施、通信、电力等损害严重。
当时,中央电视台前来采访的在镜头前哽咽地说,仿佛来到了灾难大片的现场。
据不完全统计,受暴雨影响,都里镇18个村庄不同程度受灾,房屋受损426间,农作物受灾378.47公顷,道路受损70.45公里,损坏桥梁6座,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

时间仅仅过了100多天,都里镇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大干部群众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全力投入重建家园的热潮中,不仅短时间完成了道路恢复、路障清理等基础工作,还把灾后重建和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有效衔接起来,以重建促提升,大大改善了区域人居环境。

11月16日,走进都里镇,深深被小小山村的百日巨变所震撼,看到了一幅壮美的乡村振兴画卷。
漫步在都里镇的好井村、南阳城村和许家滩村,新修的柏油道路、刷新的沿街墙壁、整齐的房屋布局、清幽的老房民居、长满绿植的山体坡地……好一幅乡村宜居图映入眼帘。

许家滩村位于都里镇西北15公里处,三面环山,东临漳河,这样的地势使该村在“7·22”特大暴雨期间遭受重创。
但在16日探访该村时,已经几乎看不到受灾的痕迹。

许家滩村的道路铺上了柏油,路旁民舍房屋规划有序、粉刷一新,沿路是用泥浆、鹅卵石浇筑垒砌的特色护栏,护栏上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造型独特的小花池。
护栏旁是笔直的杨树,透过金黄的树叶,依稀看到一片古色古香的民居。

许家滩村驻村第一书记卫星是个精干的小伙子。
他介绍,村“两委”干部在灾后带领村民迅速展开恢复重建工作。
村里形成了以党员先锋队打头、党员干部群众齐上阵的清扫队伍,迅速清理背街小巷、村居边角、树林草地的垃圾。
在殷都区、都里镇的支持下,许家滩村在恢复道路畅通基础上,村内主干道铺了柏油,支干道铺了水泥。
村里一位80多岁的老人满怀感激地说:“想不到村里能铺上柏油路,还是党的政策好啊!

沿着漳河边一条弯曲的鹅卵石小路,卫星领着我们走进了村里特意保留下来的古老民居。
长满苔藓的石子路、石头老房屋和院落里的老树勾起满满的乡愁。
卫星指着这些古老民居说:“我们将把这些古老民居打造成特色民宿。
前几天,市委书记袁家健来我们这儿调研,还高兴地说,民宿建好后他作为第一个游客来住。

随意走进一户院落,院子的主人王书军原来是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2019年脱贫了。
女主人白喜梅在村里担任着保洁员,她非常珍惜这份给家庭带来稳定收入的岗位,每天按时按要求在规定的街面上打扫卫生,她说:“看着村子一点点干净起来,我作为保洁员能为村里出一把力觉得特别自豪。

都里镇镇长朱丁丁告诉:“都里镇实施了以清理、粉刷、美化为主的整治工程,我们投入资金2086万元,把各村垃圾、杂草和墙体广告全都清理干净,外墙立面进行粉刷,各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确实,在都里镇政府所在的前街村,道路干净整洁,指示线清晰明了,果皮箱整齐划一,景观花池争奇斗艳,就连临街商铺的门头牌匾都是统一规格制作的。
朱丁丁笑着说:“这一美化改造啊,就连镇上店铺出租都红火了起来,这几天这条街上就多了16家店铺。

走过村头高大挺立的石制牌坊,漫步在好井村的主干道上,平坦的柏油路在太阳照耀下熠熠生辉,穿着橘黄色马甲的施工人员正在清理道路边缘的沙石、尘土。

陪同我们采访的朱丁丁指着粉刷一新的街道介绍,“7·22”暴雨过后,好井村紧抓道路恢复重建,铺设柏油路5.5公里。
除了主干道,好井村还在主要路段铺设了人行道,并对村内所有临街路口实施硬化。
在加快道路建设的同时,道路绿化工作和沿街环境整治也在同步推进。
好井村沿路布置的小花池里种上了红叶石楠、紫薇、百日红等花卉绿植,沿街建筑不仅粉刷了亮眼的米黄色,还在墙上悬挂起有关党建、乡风文明的宣传展板。

朱丁丁感慨地说:“灾后重建离不开区里的大力扶持,‘7·22’暴雨过后,殷都区共投入资金1.4亿元,推动都里镇10条受损道路和5座受损桥梁的修复、改建。
目前,10条道路中的6条已完成路面工程,3条正实施水稳层作业,1条正在进行路面维修。

南阳城村一侧是弯弯曲曲的漳河,一侧是连绵不断的山丘。
归顺的河道、平整的岸滩已经告别了暴雨后凌乱的模样,恢复了原有的样貌和轮廓。
时值初冬,岸边的各色植株仍残留着一片片黄中透绿的叶子。
道路另一侧的山丘上一块块新种的草皮紧密相连,铺满新绿。

朱丁丁介绍,暴雨冲刷让河道和山体原有生态受到破坏,为此,都里镇对河道和山体实施了整体的生态修复方案,河道治理主要指漳河治理,包括河道归顺、岸滩平整和岸滩绿化三项任务。

“目前,河道归顺还剩最后400米,岸滩平整和绿化完成总工作量均达到1.8万平方米,另外,我们还新增加滩地草籽撒播绿化面积6万平方米。
山体修复绿化也包括平整、修复和植绿三项任务,在清除危岩体和渣土、平整场地基础上,对10.17公顷的生态植被进行修复,并在边坡喷播草种,同时栽植一定数量的蜀桧和大叶女贞。
”朱丁丁说,“现在山体修复绿化工作已全部完成,漳河治理也彰显成效。

在南阳城村,我们碰到了正在督导工作的都里镇党委书记王雄伟,他对都里镇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都里镇背靠太行、拥抱漳河,丘陵叠翠、风景秀美,拥有绿色发展、生态环保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势。
我们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精神,采取‘集中整治出效果、系统提升成长效’的措施,实现人居环境治理常态化、制度化和精细化的长效体系,持续提高标准、完善细节,切实增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