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出了600年的美(故宫映出数据紫禁城故宫博物院)

古老的故宫尤其受年轻人的欢迎。
2019年,故宫博物院的接待观众数量突破1900万人次,其中40岁以下的年轻观众数量占全年观众总数的56.15%。
中国旅游研究院和马蜂窝旅游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故宫在2019年国内自由行景点热度排行榜中位列第一,成为最受国内年轻游客欢迎的景点。

图片来源:微故宫

600岁,生日快乐!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
故宫在网上人气满满,#2020年故宫600岁#微博话题阅读量已经突破2亿,有网民感慨:“虽然故宫600岁,但依然年轻美丽。
把壮丽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映出了600年的美(故宫映出数据紫禁城故宫博物院)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紫禁城今昔对比。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有人说,故宫600年“是全社会的一件文化盛事”。
据此前发布的计划,故宫博物院将在紫禁城建成600年时推出系列展览,拿出多件“压箱底”的馆藏文物让观众一饱眼福。
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故宫原定的活动安排。

受疫情影响,故宫虽然短暂地关上了门,但打开了“云直播”的窗。
为了一解观众的相思之苦,4月5日,故宫首次开启“云直播”。
直播吸引了超过2.4亿人次关注,是2019年全年参观人数的12倍之多!

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故宫博物院以“重启的故宫·夏日的幽静”为主题,带领观众体验紫禁城夏日的幽静,感受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

解读《韩熙载夜宴图》。
视频来源:故宫博物院

4月30日,故宫宣布5月1日起恢复预约开放,消息让不少人心动不已。
相关评论中,“故宫好久不见”“原定的庆生展览什么时候重启”“想看《韩熙载夜宴图》”等留言展现出网民对故宫庆生活动的期待。

明嘉靖 五彩鱼藻纹盖罐。
图片来源:微故宫

为了600岁这一年……

为了过好600岁生日,故宫干了不少大事儿。

举办学术性、公共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让观众与文化相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素养的诉求不断提升。
故宫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砖木结构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现有藏品总量达180余万件,堪称艺术的宝库,从前些年的“故宫跑”也不难看出,故宫通过举办有趣味、有知识、有新鲜感的展览和讲座,让文物重新焕发活力,让博物馆不再沉闷。

虚拟复原的延禧宫“烂尾楼”灵沼轩。
图片来源:微故宫

数字技术使文物焕发崭新光彩,帮助更多观众近距离感受文化瑰宝。
近年来,依靠“数字故宫”的建设,网民可以通过5G+4K超高清、互动体验、场景沉浸等创新形式,足不出户地看到故宫白雪红墙的琉璃世界,还可以身临其境地逛故宫、看展览、赏文物、学历史。

“跨界”之思+“网红”之势,故宫以开放的姿态让人们爱上传统文化。
从口红、日历到烤鸭、冰棍,再到游戏和综艺,一系列跨界文创产品卸下故宫庄严肃穆的刻板形象,打破古今界限,让文化以一种有趣的方式走入年轻人的心田,在人们心中种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故宫猫文创产品。
图片来源:故宫淘宝

展望下一个600年……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认为,下一个600年要继续建设“四个故宫”。
其中,平安故宫是基础,学术故宫是核心,数字故宫是支撑,活力故宫是根本。

东六宫里的奇花异草。
图片来源:微故宫

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基础上,下一个600年的故宫要继续壮大故宫学研究队伍、扩大开放面积、加强文物线上虚拟展示、推出更多文创产品、增加公益活动,力求更好地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也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展体验。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2025年故宫开放空间将达85%。
故宫文物建筑经过逐步维修保护,从2002年开始逐渐扩大开放面积。
2014年故宫的开放面积还不足总占地面积的50%,此后随着慈宁宫、寿康宫、东华门等区域的陆续开放,2018年故宫开放面积拓展至80%。
2025年,故宫博物院将迎来百年院庆,开放空间将达到85%。

图片来源:微故宫

2020年内将至少完成6万件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工作。
数字化是文物连接历史与现代甚至未来的重要方式。
目前故宫已完成几十万件院藏文物的数字化信息基础采集工作,2020年内将至少完成6万件,最终建立起“数字故宫”资源库,搭建数字网络保障平台。

希望紫禁城的下一个600年,人们参观博物馆不再是“到此一游”,而是做足了功课,细细品味,静静汲取文化的营养,感受文化的魅力。

600岁的故宫,还年轻着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