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匠有举措,“金坛工匠”队伍持续扩大(产业工人工匠队伍建设合力举措)

强区步伐,产业支撑。
瞄准全面推进“五大行动”的关键环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为推动“五新产业”“五型经济”积厚成势的核心要素。
截至目前,常州市金坛区已构建省、市、区三级试点体系,共有24家企业和单位先行先试,其中省级1家、市级2家、区级21家,探索形成了一批特色亮点工作,“金坛工匠”队伍持续扩大。

金坛产改激励更多一线劳动者昂扬斗志踏入“五大行动”新战场

今年3月,新一轮《金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方案》出台,标志着金坛产改迈入全面优化阶段,以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为赋能阵地的产改矩阵正加速形成。
当月,金坛区召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第三次联席会议,开启了新一轮试点布局。
58家企业被纳入金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园区企业,目标形成“省级试点企业2家,市级试点企业5家,县(市、区)级试点企业33家,镇(街道)级试点企业18家”的立体化产改体系。

育匠有举措,“金坛工匠”队伍持续扩大(产业工人工匠队伍建设合力举措)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金坛产改工作进一步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点行业、试点企业倾斜,要求:培育省级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2家以上;新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单位6家以上;积极支持骨干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和优质职业院校联合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新招产业学徒200人以上;积极组织参加常州市第十六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全年开展区级以上竞赛工种不少于5个,全区参赛职工3000人次以上。
金坛区打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推动优秀产业工人脱颖而出。

今年1-3月,金坛区完成工业应税销售收入584.8亿元。
其中,金坛经开区完成254.4亿元,华罗庚高新区完成111.5亿元,二者占比合计超62.5%,撑起了金坛区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充分发挥两大园区内龙头企业、标杆企业的领航作用,聚力培育产改示范点已势在必行。

《金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方案》创新提出“推动产改向产业专题园区拓展”“确定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和华罗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面推进产改工作”,要求试点园区加强产改领导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党工组织;设立产改指导站,建立产改指导员、观察员、联络员队伍;发挥广大企业主体作用,产改工作覆盖园区所有企业,金坛产改全面落地产业核心集聚区。
金坛区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陆礼军表示,结合金坛实际,金坛区在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德语区企业中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指导园区德语区企业开展产改工作,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上有所突破。

在聚焦提升产业工人素质的同时,金坛区十分注重推动产业工人共享产改红利。
数据显示,在2021年金坛区常住人口中,产业工人占比近三成。
企业作为直接用工单位,是金坛产改的一线阵地,也是产业工人共享产改红利,实现技能提升、优化薪酬保障、增强身份认同的重要依托。

作为江苏省级产改试点重点单位,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加入产改“赛道”,职工人数超8200人,位列金坛产改试点企业首位;作为区域化产改工作探路先锋,江苏南方光纤科技有限公司在职等职级制度、薪酬待遇上打破路径,一线员工成为公司股东;作为美国英格索兰全资控股公司,英格索兰(常州)工具有限公司扎根金坛30年,产业职工占比持续保持在75%以上。

产改有合力,育匠有举措。
2022年,金坛产改成色更足,将激励更多一线劳动者昂扬斗志踏入“五大行动”新战场,以匠心逐梦推动“五新产业”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创造更多令人瞩目的“金坛战绩”。

金坛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金坛融媒体

:贾文芳

图片来源:金坛区融媒体中心图库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