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之后,郫都的绿化带戴上了璀璨的“月季项链”。当叶子从青绿转为浓绿时,蓝、紫、粉色的绣球也将登场,为盛夏带来清新之感。
城市的绿化彩化,不仅是建设公园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市民最直观的视觉感受。近年来,随着增花添彩工程的实施,郫都的城市生态空间更加色彩斑斓,呈现出“浓荫繁花、四季多彩、风景如画”的样貌。
科学举措保障“月月花开”
![月月有花赏 处处看美景 郫都区持续提升绿化品质夯实城市生态基底 范文模稿 月月有花赏 处处看美景 郫都区持续提升绿化品质夯实城市生态基底 范文模稿](http://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9/20240920213503172683930343691.jpeg)
中信大道全面盛开的时令花景、扮靓城市街头景观的乡土植物……行走在夏日的郫都,繁花似锦,道路两侧色彩缤纷的绿化带,勾勒出城市生机盎然的绿色景致,绿植花卉“景观”巧“梳妆”,扮靓城市“颜值”大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城区绿化景观效果,郫都以打造城市生态绿轴及城市绿带展示窗口为目标开展道路景观提升工作,按照宜树栽树、宜花种花、适时补栽、适度规模的原则,通过高标准、精细化补种时令绿植和花卉,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丰富道路景观空间,呈现出“城在林中、人在景中、花在眼中”的美化效果。
“随着世园会拉开帷幕,我们进一步将鲜花与街道相结合,把花卉主题景观特色融入美丽街道建设,打造‘一街一景’景观效果,切实把‘门前路’打造为‘舒心路’。” 区综合执法局园林中心主任陈志涛表示,目前,中信大道、南北大道、蜀源大道等全区10余条道路已完成绿化景观打造,将在世园会期间持续进行绿化氛围营造。
此外,郫都的植物景观打造采用多种植物交替的方式,以确保在长时间内,植物花期连续不断。“当矮牵牛进入花期尾声时,其它种类的花便会接连盛开。”陈志涛介绍道。
5月至6月是花卉绿植生长的“最佳时期”,区综合执法局根据不同花卉的开放时间和生长特点,将比格海棠、美女樱等长花期花卉与耐热的桑蓓斯凤仙、耐阴的姬小菊等花卉间隔种植,经过设计,形成错落有致的立体绿化景观。
为使景观呈现的色彩过渡更自然美观,区综合执法局还采用了“减震带”的策略,在花卉过于鲜艳的区域搭配低饱和色系的花卉或观叶植物,使整体色调更加平衡。
园林式绿化“扮靓”郫都
6月11日上午,在望丛中路与何公路交会处绿化带中看到,园林工人们正在进行养护作业。一名工人手持剪刀,“唰唰”修剪海桐球,另一人负责清理掉落的枝叶,并用编织袋装好,俩人动作娴熟利索。
只见半人高的海桐球被修剪成高矮、大小近乎一致的球形,地面上种植的万寿菊、一串红、凤仙花等植物花开正旺,红、橙、粉、绿等颜色交相呼应,整条绿化带显得十分精致、美观。
沈红是望丛中路段养护班长,她告诉,绿化带的管理不仅注重植物养护,还要紧盯环境卫生情况,见到断枝残叶必须及时清理,以免影响整体效果。
科学养护让植物生长状态更好,景观搭配则是带来观赏效果提升。“城市品质提升需要更先进的绿化理念,过去只是‘一片绿’的种植方式,现在则是打造园林式的绿化景观,我们称之为花境。”陈志涛介绍,针对城市不同区域情况,郫都针对花卉景观开展了因地制宜的尝试,满足各个区域的景观需求。
以耐阴系列场景为例,在林下、高架桥下等光照不充足的城市空间,利用耐阴植物赪桐、野扇花、板蓝、红盖鳞毛蕨等进行生态性组合配置,形成低维护可持续的阴地植物景观;乡土系列场景则出现在红光大道、中信大道、南北大道及公园块状绿地,通过运用抗性强的乡土特色植物小报春、白及、板蓝等开展由点及面的多元化场景配置栽植。
花开郫都草木新。接下来,郫都还将继续做好应急保障工作,在暑热天气下,提高水车工作频次,对花卉进行细致浇灌,做好精细化维护。“园艺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交互,我们希望每一位市民都能在方寸之间感受到这份美好。”陈志涛发出邀请,希望更多游客朋友来体验郫都这座绿意盎然的公园城市。
何曼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