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室内部分只有50平米左右,设计上参考了Sarah 的花园办公室,抬高过道,增加了室内的层次,也利用过道的高低错落,分割了几个区域,一部分是办公区,另一处是相对私密的会客会议区。
入口台阶上去,有一个小的花境,设计中是做一个热带雨林风格的花境,很不雨林。只是种了几棵鹤望兰、春羽等热带植物,光线的关系,选择叶色浅的、同时配置卵石,提亮整体色调。工作室里湿度不够,每天需要喷水。等补光和喷雾回头搞定了再进一步调整绿植吧。
工作区利用橱柜做了分割,这是是到红星美凯龙买的。顶上的木格是后来另加的,一方面让每个区域的围合感更强,后期还可以悬挂更多绿植。

麻绳是后来灵机一动补充的,否则一进门,我的办公区域一览无余。依着底下区域的分块,顶上装了旧的自来水管,悬挂麻绳,一方面做围合,增加空间的私密感。另外还起到了装饰作用,这几天正好挂上剪下的绣球花。
后面墙上的画,都是我的油画。。。
这块区域是会客兼会议区,顶上的框架也是旧的自来水管喷上黑漆组装的,一直喜欢工业风的布置,买了系列的铜灯,墙上也是工业风的壁挂,木板是因为墙体是空的,只能利用框架把木板先固定住,再固定壁挂。
看到那个巨霸气的老船木桌子了吗?重得根本挪不动半分。
那么很多人问:怎么把这个桌子搬进来的呢?
好吧,是本来就在这里,装修的时候搬不出去,只好就势继续使用啦!
3月时,装修未完成的样子,进门处的镜子还没有装。
进门右边的隔断和木头的文化墙,也是后来增加的,为了增加空间的私密感,也增加了储物的空间。
所以不同时期的木头颜色各有不同,还要找时间刷颜色。。。
这一面文化墙,挂上了所有《花也》杂志的封面。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整个工作室都是像左边一样,用旧的船木围起的,视觉效果上太碎了,而且刷了桶油后,颜色更加发暗,所以用白色隔板做了包围,里面墙壁,和门口的区域整体都改变了风格,算是混搭。
设计了一个进入式的入口,一开始也是船木的木条,后来覆盖了白色板架,不然太暗。
树皮是从工地上捡来的,觉得特别有腔调,一下子就喜欢了。关于如何利用这几块树皮,也是费了一番心思,想做成森林的感觉的,还是因为光线的关系,干脆铺上白沙, 简单放几块石头,找了两个小鹿,算是北欧雪中风情。
工作室门口的咖啡馆区域,是之前就在的,老船木风格,开张后一直没用过,不过要准备启动啦,正在设计咖啡馆,下个月“花也咖啡”开张试营业,欢迎大家有事没事过来坐坐,看花喝茶喝咖啡。
花也常州工作室地点:常州武进夏溪花木市场迎宾大道1号,尚花坊园艺中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