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这是啥?好像个简易的太阳能板月球车,最近出现在华漕某地
凑近一点,原来人家是台蔬菜收获机
不能上天

却能入地
大棚蔬菜采摘大家并不陌生,前几天闵行一家蔬菜基地里开进来两台“太阳能板月球车”模样的大家伙,三下五除二就将地里的生菜和茼蒿割下了一大片,割下来的绿叶菜直接落在了车上的菜篮子里,“半亩多的菜地,人工的话要两天,机器来收割,不到1小时就搞定了!
”区农技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闵行区蔬菜“机器换人”示范基地绿叶菜机械收割现场观摩会上,这样的新技术让人啧啧称赞。
上大片
一大片茼蒿一眨眼“光了头”
在位于华漕镇的上海富瑞蔬果专业合作社,见到了现场演示的场景,但见一辆绿色的平板车开进了茼蒿菜大棚,两个工作人员轻轻一推,车子就往前移,随着切割刀的不断翻滚,一排一排的茼蒿菜瞬间被齐刷刷地“割头”;几乎是同时,它们全被翻到随车装着的菜篮子里,定位还算精准,一颗也没有掉落下来。
有点像月球车诶
“要是人工来收割,两个人得做上整整一天,这下快多了!
”农机人员说,机器换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先前采访合作社负责人时,他们曾表示,疫情期间人手严重不够用,“今后机械化收割,根本用不了太多人了,长远来看,劳动力成本也会降低。”
这就开工了
在旁边的生菜大棚,另一台类似的蔬菜收获机,正忙着调试切割刀的高度和角度,它马上就要亮相了!
“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调试角度大小,保证采摘下来的蔬菜大小均匀”,工作人员表示。直到调试出合适的角度,技术人员拿起一颗机器切割好的生菜说,切割出这样的生菜,才是符合标准的机器。
试下生菜收割
菜对机器也有要求,就是切割后,成这样的
不断改进不断调试
毫无疑问,蔬菜收割如能实现机器换人,不仅节省人工,效率也会大大提高,是今后农业生产的方向,但由于是引进试验阶段,机器收割还有改进提升的空间:比如车子是有轮子的,大棚蔬菜密集种植,开进去后势必造成一定破坏;整个观摩演示过程中,采摘下来的蔬菜不甚整齐,也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背后有两个篮子装菜呢
工厂技术人员介绍,目前这种是二代机,只能把蔬菜切割下来放到篮子里,离市场要求的摆放整齐还有一定距离;虽然机器收割的蔬菜看似凌乱,但实际上这些未经多次人工打理的蔬菜可谓更加卫生、干净,比如说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也许这种机器收割的蔬菜更适合我们目前的需求,今后随着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未来有可能实现收割完成之后马上就按一定的分量捆扎好。
整齐度似乎还可以
区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要求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也是为了促进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机械化作业涉及耕整地、种植移栽等环节,而收获是蔬菜生产全过程中用工最多要求最高、也是机械作业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所以从一开始就要实行机械化,为后面收获环节做准备,比如一定宽度适合收获机轮子的道路,等等。
观摩演示也是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
另外,不是说“机器换人”么?为什么还要人推着走?原来它对地形的要求很高,合适的路况,靠着电机驱动,是可以自己行走哒!
目前的蔬菜基地,并不能完全适应机器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蔬菜生产要“全程机械化”的理由之一。
拟创建蔬菜产业联盟
据悉,不同品种的蔬菜收割,可以采用不同种类的收获机,青菜、生菜和毛菜、小白菜、茼蒿,适用的收获机是不一样的。蔬菜生产机械化过程中,区农业部门将会优先保证示范基地购买国内外先进适用农机,2019年浦义合作社新购农机7台,涉及财政资金15.8万元,其中蔬菜撒肥机、蔬菜田间搬运机作为2019年度蔬菜重点推广机具,机具购买获得了90%的补贴。
切割刀的高低、角度可以调整
上海富瑞蔬果专业合作社介绍,合作社主要以种植绿叶菜、茄果类等10种蔬菜品种为主,其中绿色认证生产品种主要有生菜、青菜、茼蒿、菠菜;目前在种植生产各环节机械使用上,耕作环节以灭茬机、旋耕机为主,开沟机为辅作业;种植环节现在主要以人工撒播和人工移栽为主;收获环节主要是人工收割,将努力建成2020年“机器换人”蔬菜生产机械化示范点。
吃过绿色的生菜,见过红色的生菜么?
现场观摩后的交流研讨中,区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称,接下来将围绕蔬菜产业联盟创建工作,做好蔬菜全程机械化的相关配套,摸索蔬菜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推动蔬菜生产专业化发展,为市民提供闵行的优质地产绿叶菜。
畅想一下闵行未来蔬菜生产的情景
蔬菜种植收割效率大大提高后
菜价会降下来么?会降下来么?
崔松鸽蒋化 张昱
编辑 崔松鸽
平安是福,同意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