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文言文翻译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文言文翻译: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出自唐代史学家吴兢《贞观政要》。吴兢,唐朝大臣,著名史学家。爱好文史,进士及第,授史馆修撰,迁右拾遗、内供奉。唐中宗复位后,授右补阙、起居郎,迁水部郎中。

原文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何也?”司空房玄龄曰:“此为幼主生长深宫,少居富贵,未尝识人间情伪,治国安危,所以为政多乱。”太宗曰:“公意推过于主,朕则归咎于臣。夫功臣子弟多无才行,藉祖父资荫遂处大官,德义不修,奢纵是好。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文言文翻译 学类资讯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主既幼弱,臣又不才,颠而不扶,岂能无乱?隋炀帝录宇文述在藩之功,擢化及于高位,不思报效,翻行弑逆。此非臣下之过欤?朕发此言,欲公等戒勖子弟,使无愆过,即家国之庆也。”

太宗又曰:“化及与玄感,即隋大臣受恩深者子孙,皆反,其故何也?”岑文本对曰:“君子乃能怀德荷恩,玄感、化及之徒,并小人也。古人所以贵君子而贱小人。”太宗曰:“然。”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