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基层劳动者⑧修车师傅老王:做这行的越来越少?只要干得动就干下去(王师傅修车劳动者致敬干得)

2019年新年贺词里,习近平主席把关切的目光投向普通劳动者:“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时代的进步需要劳动来成就,梦想的实现需要劳动来完成。
我们身边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他们用行动诠释劳动之美,正是由于他们的付出与坚守、奉献与担当,让我们生活的城市充满温情。
他们拥有怎样的奋斗经历,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酸甜苦辣?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大众网·海报推出“我们都是追梦人·致敬基层劳动者”系列发布。

大众网·海报 王越

在很多淄博人的记忆中,路边的修车师傅性格都比较内敛低调,立个牌子,一个小车,一杯茶,一个马扎儿,一坐就是一天,靠着这门手艺支撑着一个家庭。
但近些年,随着私家车普及,共享自行车、共享电动车上市,路边修车点越来越少了。
在淄博银泰城西门停车场南端,现在还有这么一个便民修车服务摊点,这个摊儿的主人叫王东兴,熟悉他的人都喊他王师傅。

致敬基层劳动者⑧修车师傅老王:做这行的越来越少?只要干得动就干下去(王师傅修车劳动者致敬干得)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王师傅,今年57岁了,有一儿一女,老家是济南的,入这行已经30年了。
现在每天有条不紊的对付着自行车、电动车的“疑难杂症”。
而今岁月的痕迹已“爬”满了他的脸颊,手上的老茧、疤痕重叠的已分不太清。
初见王师傅,其性格不同于印象中修车工的内敛,他很爱笑也很健谈。

“几乎每天都会过来坐坐,平时家里也没什么事,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打发打发时间。
”在便民服务点拉呱的张大爷告诉,王师傅的便民服务点也成了大家休闲娱乐的地方。

转行不转业 与淄博有不解之缘

王师傅是济南人,其老伴儿是淄博博山人。
王师傅从1989年开始就在济南卖电动车,老伴在济南卖早点,后来儿子在淄博上了技校,在淄博买了房成了家,2014年时王师傅便带着老伴和女儿搬到了淄博,并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在张店开起了维修点。

“我刚来的时候,银泰城这一片楼房还比较少,这才几年的功夫,变化太大了,这周围一栋栋高楼都起来了。
”王师傅说在淄博生活了这几年,感觉淄博很干净、整洁,来修车的顾客也都很热情,很喜欢在淄博生活。

只要干得动 就继续干下去

4月29日下午2时左右,来到王师傅的便民服务点,他正在维修轮椅。
“这椅子的刹车坏了,轮子行驶时老打弯,不太好修。
”王师傅忙活了半个钟头才修好,当问修这个椅子多少钱时,王师傅说:“五块钱!
”修完轮椅,王师傅没顾上歇歇,又一大爷推着自行车过来。
“来了。
”王师傅热情地招呼着。
便民服务点虽不大,但人气却很高。

聊天中得知,来到淄博后,王师傅的老伴在高新区小庄社区继续做自己的老本行--卖早点。
王师傅每天凌晨3点半起来给老伴搭早点摊,得空了就休息会,人多了就没空休息。
8点钟再赶到便民服务点,一般会呆到晚上7点钟。
附近好多写字楼,有的需要修车、配钥匙给王师傅打个电话,他也会立马赶来。

王师傅说,平时补个胎5块钱,配钥匙2块、5块、10块不等,经常有自行车、电动车没气的,过来打气他都不收钱,一天下来能赚50块钱左右。

“人老了,干别的也不行,现在年轻人都没有愿意干这个的,我老头子不在乎这些,只要身体允许,就一直干下去,给大家送去便利。
如果有人愿意学我也愿意把这些手艺传下去。
”王师傅说。

王师傅凭借自己的手艺,服务着每一名顾客,凭借自己的热情温暖着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