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已是陈明中从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回来的第三天。回家后,陈明中主动按相关要求和标准采取了报备、自我隔离等措施,不见亲友、不与外界接触。
从武汉回来的这些天,他从网络上搜出关于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的有关文字和,一遍遍反复看反复读。回想前些天和兄弟们奔赴战场的场景,以及如今已经投用的医院,陈明中的脸上写满了自豪。
_
情急:万州男儿勇接“英雄帖”
39岁的万州男儿陈明中,是一名空调安装工人,在这个岗位上,已经摸爬滚打了10年之久。
1月29日,陈明中像往常一样,与家人享受春节的难得团聚时光。突然,手机响起“嘟”的一声信息提示音,他习惯性地打开手机,是工友曾鑫发来的。打开的一刹那,陈明中还以为是一条过年祝福短信,但仔细一看竟是“英雄帖”: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现正在招募志愿者,他们需要通风系统安装工,去不去?
“去。这英雄帖,咱们接了。”赓即,陈明中给曾鑫回了电话,言语之中没有任何犹豫。
“你们需要空调安装工吗,志愿的那种,我们有十几个安装师傅。”随后,陈明中根据曾鑫提供的联系方式,跟火神山医院参建方取得了联系。
得到武汉火神山医院参建方的同意后,陈明中激动得跳了起来。第一时间,他把报名成功的好消息告诉了曾鑫。
随后,两人迅速联系来自万州的张云,和来自重庆的潘言言、马玉明、张伟、张川等5名工友,告知报名参加支援武汉火神山医院的想法。
“去”。陈明中的倡议一出,5名工友异口同声地表示,一定要去支援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
7人中,49岁的曾鑫是年龄最大的。张川则最小,只有21岁。
一时间,暖流在这里汇聚,爱心从这里出发。
在陈明中的号召下,工友们迅速集结,分别从重庆主城,万州两地出发前往武汉支援火神山医院。
抉择:瞒父母别爱人上战场
“武汉火神山医院需要工人,我就是干这个工作的,我报了名当志愿者。明天早上就和张云从万州出发,曾鑫他们从重庆出发。”1月29日晚上召集完工友后,陈明中将这个情况告诉了妻子刘玲。
“去现场可以,但要做好防护措施,每天必须向家里报平安。”本以为告诉妻子会被劝阻,没想到她居然这么理解丈夫、支持丈夫。
妻子这关算是过了,可父母那一关怎么过呢?毕竟这大过年的,再说武汉肺炎疫情这么严重。陈明中知道,父母年纪大了,如果说出来二老肯定会担心而不同意。
“不管如何,我一定要去。”陈明中一边在心里默默念叨,一边紧急收拾行囊。
因为怕父母担心,他只得与爱人和孩子瞒着父母,快速出了门。
“一定注意安全,早点回来哈,空了记得给我们打电话。”
第二天一大早,在爱人和孩子的不舍和叮嘱中,陈明中出了门。与张云汇合后,两人坐上开往武汉的车,一路疾驰、一路向前。
与此同时,其他五名工友也按照约定的时间,从重庆主城连夜奔赴武汉火神山现场。
当汽车行驶至湖北宜昌时,陈明中才拨通了父亲的电话,“爸,临时接到通知,我们公司在外地有任务,要我们赶去支援。”想着心中的任务和工友们的约定,陈明中不得已,对父亲编织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什么,什么,现在外面疫情这么严重,别个都在家躲得远远的,你可倒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电话那头的父亲显然有些生气。
“我会注意安全的,老爸。”
“要不了几天,任务完成了就回来,你们莫担心。”
陈明中不停地安慰父亲,试图抚平他内心的担忧。
鏖战: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
到达火神山,已是下午五点多。
此刻的城市街头已是万家灯火,繁忙的工地上逐渐被灯光点亮。来不及休息,顾不上吃饭,陈明中和张云就一头扎进建设者的队伍中。
按照安排,陈明中和工友们负责的是医院机械通风系统的安装。因为多年的工作经验,切割、组装、吊装等工序在陈明中手中游刃有余,但传染病医院有自己特殊的规定——必须通风良好,这对通风系统的安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陈明中和工友们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步,不敢有半点马虎。
武汉的深夜冰冷刺骨,冷风钻进衣服冷到骨子里。不知不觉已到深夜12点,忙碌了一天的陈明中和工友们终于歇下来。赶回住所,瘫倒在床上,才感觉到肚子饿得“咕咕”叫,还没吃晚饭哩!
忙,是陈明中参与火神山医院建设最深切的感受。
为保障工程按时完工,他们每天早上6点钟赶往工地,连续18个小时的奋战,深夜才返回住所......每天能休息的也只有4个多小时,生怕耽搁一分一秒。
“没有人喊累,吃饭都是扒拉两口,我们想的都是尽最大努力,让建设进度加快点。”陈明中说,这是一场与疫情赛跑的硬仗,我们所有人都希望能够快些!
快些!
再快些!
早点把医院建起来。
自豪:这场战斗我们没有缺席
在工地现场,陈明中最大的感受是“大家目标一致,都在一往无前向前冲”。无工种之分,无男女之别,这让他感觉非常震撼。尽管每天6点多上班,深夜12点多才下班,中间只有一日三餐可以勉强休息会儿,但他们依旧斗志昂扬。
让他深感欣慰的是家人都平安健康,工地现场的后勤保障也很完善,没有了后顾之忧,几人可以全身心投入战斗中。
建设一线,家人的问候是他干劲的来源。吃饭的间隙,他总会抽空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电话这头是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电话那头是留守在家的老婆孩子和年迈的父母。
“宝宝乖,等爸爸把坏病毒赶走了,就回来陪你们。”对抗疫情的战场上,陈明中是勇敢的战士,在此刻,他是个温柔的爸爸。
2月1日,经过日夜鏖战,陈明中与工友们圆满完成机械通风系统的安装任务,为医院早日投用收治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使用,并于次日正式接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能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力,陈明中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参与火神山医院建设是我们的荣幸,如果不来,我会后悔一辈子!
”
2月5日,陈明中等7人顺利从武汉分别返回重庆和万州老家。
分别那一刻,陈明中眼中噙泪,他紧握战友们的手:“等战役胜利了,我们会自豪地说,这场‘战斗',我们没有缺席!
”
“力气使了力气在”
“疫情当前,想为国家做点事“
一个普通重庆人不仅语言朴素,行动更直接
就算赴汤蹈火,就算前路坎坷
越是艰险,越是奋勇向前
致敬每一位挺身而出,默默奉献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