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初心 烛照使命——追记抗疫一线因公殉职的陆川县珊罗镇干部陈明(因公殉职群众干部山村疫情)

青山肃穆,绿水呜咽。
6月4日10时,因公殉职的陆川县珊罗镇干部陈明的追悼会在玉林市殡仪馆举行。
哀乐低回,送行的人们胸前佩戴白花、眼含热泪,祈祝着“陈明同志,一路走好。

6月1日晚,陈明接到陆川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联防联控办公室紧急通知后,在执行任务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抢救无效因公殉职。
消息传到珊罗镇,所有人都不愿意相信:这位和蔼可亲、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老黄牛”就这样走了!

连日来,珊罗镇干部、乡亲以不同形式表达了哀思。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影响,至少有1000名普通群众报名参加追悼会,亲自送一送他。
”玉柴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珊罗镇党委书记张志高说。

诠释初心 烛照使命——追记抗疫一线因公殉职的陆川县珊罗镇干部陈明(因公殉职群众干部山村疫情)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深夜主动请缨紧急任务

冒着倾盆大雨全力战“疫”

“当天21时左右,他还在与我讨论抗疫事宜,我还交待他如果晚上出去务必要注意安全,没想到两小时后就接到其出事的噩耗。
那一刻,我的双腿都软了。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珊罗镇镇长赖剑悲痛不已。

陈明今年54岁,珊罗镇原党委委员、政法委员、副镇长。
近期,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再次反弹,他亲自挂帅,组织干部、群众、志愿者按照网格化管理开展地毯式排查和防控,事发当晚还在马不停蹄地走村入户,奋战在战“疫”一线。

当天20时57分,珊罗镇政府、镇卫生院接到陆川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联防联控办公室指示,要连夜接送该镇两名广东返乡涉疫人员到县城进行集中隔离。
在明知接送中高风险返乡人员存在一定危险性的情况下,陈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主动向镇党委请缨:“我有疫情防控管控经验,而且是本地人,做起群众思想工作相对容易,我负责去接送吧。

随后,陈明迅速联系镇卫生院落实好专车,6月1日22时,他连夜冒着大雨带队前往接送涉疫人员。
谁料,这一别,竟是永别。
在途经平岭大道与民主南路交叉路口时,陈明乘坐的镇卫生院救护车(接送涉疫人员专车)与一辆散装水泥车相撞,救护车严重变形,陈明卡在车中昏迷且无法移动。
经过全力抢救出来后,陈明却因伤势过重因公殉职,54岁的生命就此定格。

“为了抗击疫情,陈明在风雨中逆向而行,舍小家为大家,为群众筑起了一道道绿色防线,牺牲在战‘疫’一线,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是我们全镇干部、群众心中最美的‘抗疫勇士’。
”赖剑动情地说。

妻子动手术

他仍然坚持在工作一线

陈明的突然离开,最悲痛的是其家人。
回忆起丈夫的点点滴滴,妻子戴丽严眼含热泪,“陈明是一个工作狂,经常工作到凌晨才回家,但我能够理解。
他热爱工作、热爱家乡,要把自己所有的光和热都发挥出来,建设好自己的家乡。

与多位珊罗镇干部交谈,回望陈明31年的基层工作生涯,大家都说他是一名“拼命三郎”式的干部。
“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工作不推进绝不收兵。
每当镇领导交待他负责急难重的任务时,他从不推诿。
”镇干部黄玉凤说。

珊罗镇是陆川县乃至玉林市的工业重镇,自2009年开始,陈明参与了陆川县北部工业园区和全镇多个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累计征地面积2300多亩,征拆房屋8000多平方米,迁坟500多穴,为陆川县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白+黑’‘5+2’都是他的工作常态,每天晚上会在办公室加班整理征地材料上报,争取早一分钟将补偿款项发放到群众手中。
”张志高说。

2018年,陈明的妻子被检查出身患重病,急需动手术,但其负责的民主南路扩建项目征迁(陆川段)正是最吃紧的时候。
他没有向组织摆出自己的困难,而是交待亲人安排妻子住院治疗,甚至在妻子动手术当天仍征战在征拆一线。
“从手术台下来后,我凌晨时分才苏醒过来,这时看到守在床边睡着的陈明,心里头积压的委屈一下就没有了。
但到了早上,他又匆匆离开返回工作岗位。

一边努力工作,一边抽时间照顾妻子,成了陈明那段日子的常态。
经过4个月的日夜奋战,民主南路扩建项目涉及的100多户群众的征迁工作终于完成。

“不管是协调事务还是解决问题,陈明总是冲锋在前,坚持上前线指挥协调,跟踪项目建设进度。
遇到不理解、不支持的群众,他都会耐心劝导、解释,直至得到群众的理解与认可,他就是一位努力践行‘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理念的好党员、好干部。
”张志高这样评价道。

群众眼中的“贴心人”

一心为民谋福祉

在送别陈明的队伍中有一名中年男人,他叫伍世洲,是中国移动陆川分公司员工。
他曾任珊罗镇大山村第一书记,与陈明共事多年,在得知陈明因公殉职的消息后,他坚持要参加送别仪式。
“只要一闭上眼睛,脑海里就会浮现老陈的音容笑貌。

在大山村工作时,伍世洲与挂点该村的陈明结下深厚的友谊。
大山村是陆川县较边远的一个村,全村7000多人,年均收入还不到5000元,全村原有贫困户86户,贫困人口近400人。
伍世洲至今都记得初到大山村时看到的景象:村委班子人员不齐、村容村貌脏乱差、道路泥泞不堪……眼前的一切让伍世洲深感肩上的担子不轻。
陈明却这样说道:“人心齐,贫困移。
只要我们合力团结,一定能带领群众甩掉贫困的帽子。

陈明说到做到,以一颗为民初心做了许多实事好事。
脱贫攻坚五年来,陈明共带领大山村群众修建混凝土水泥路52条约24.76公里、安装有线或太阳能路灯565盏、冬修三面光水渠1.5公里、建灯光球场6座,惠及全村七成以上人口。
他还帮助村里引进众牛种养专业合作社,促进大山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从2015年不足1万元到2020年的27万元,带动25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增收。
2016年,该村提前实现贫困村脱贫摘帽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5.17%降为0;2020年底,村里94户425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

“他是一位为老百姓干实事的好干部。
”这几天,珊罗镇鹤山村村民庞杰整理出陈明5年来参与大山村及其家乡鹤山村公益事业的捐款数目。
“大大小小共有100多笔近两万元,对于一名普通干部来说,这已经是一笔大数目了。
”在陈明的带动下,当地乡贤、村民对公益事业的支持日益高涨。

2021年,在陈明的引导下,大山村乡贤理事会出资助力村里进行电网升级改造,随着“不夜村屯”计划的实施,实现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
前两个月,他正在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了多个靓丽的示范点。

“对于群众来说,陈明不仅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还带来了致富新希望、村容大升级,是群众的‘贴心人’。
今后,我也要以他为榜样,继续为乡村振兴事业作贡献。
”伍世洲郑重承诺。

原标题:诠释初心 烛照使命——追记抗疫一线因公殉职的陆川县珊罗镇干部陈明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