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双非二战跨考南开应用心理非全,初试成绩398(排名15),政治66,英语54,专业课279(排名2)。
我在大学期间绩点尚可,英语4次四级未过,管理学学位。2017年广东某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北漂,没有了校园环境和同学朋友相伴,一个人走到北京独自打拼。本来一直不愿意上研究生的我,由于环境的压力,和身边北大、中传的研究生朋友刺激下,果断裸辞参与研究生考试。
考研历程

既然是经验帖,我就细说一下我的考研历程。
2019年7月,辞职后进入考研复习,目标嘛是北京某顶级高校的文化产业艺术硕士,由于当时专业课不甚明确,所以暑假基本上都在复习考研英语。
2019年9月,原计划学校提前面试,跨考不收,考研计划暂停。
2019年10月,国庆期间不愿就此放弃,重新选了个自己感兴趣又不考数学的专业,应用心理(谁知这一学上心理就不可自拔了),学校方面也选了南开(关于院校分析见下文)。假期结束开启了第一轮复习。这一轮主要是跟着网课学习了一遍基础基础知识。
2019年11月上旬,一个霹雳信息传来,南开换书单了。原本的6本书换成4本,还只有一本是重合的,这个消息让众多考生都措手不及,然而只学习了第一遍的我好像损失也不是很大吗,嘻嘻。
2019年12月21日,期间按规划一直复习着,走进了考场。
2020年3月-4月,初试成绩和国家线相继出来,我考了339,仅超过国家线分(331),未过校线(365)进入调剂,最终有收到贵州师范的调剂复试通知,但我选择了放弃。
2020年暑假之前,由于疫情原因一直在老家没回北京,耽误了找新工作,同时也为了心中的不服,那就下决心二战吧。
2020年8月,回到北京,开始了第二年的复习。(具体复习内容见下文初试经验)
2020年11月,又一次换书单啦,真是十分精彩啊。不过这次还好变化不是很大,就换了一本书,不影响继续学习。
2020年12月26日,走上考场。
所以其实我的两年复习时间是跌宕起伏的过程,心跳大起大落,幸运的是这次结果还不错。
关于应用心理
心理是现代社会越来越被看重的专业,在考研当中也是及其受欢迎的专业,近两年来不少顶级名校都会招收心理专业研究生,甚至会有扩招的趋势,而不考数学也为很多人解决了一大难题。当然从反面来说,由于以上这些好处,心理考研的竞争会越来越大,而且未来职业生涯不够明确也成为心理学学生的问题。其中好坏,这需要大家明确解自身需要来做判断啦。
关于学硕vs专硕全日制vs专硕非全日制
学硕和专硕的区别是这次南开复试的一个题目,也可以看出如今高校对于这两个培养方式的区别研究。话至非全日制,缺点可能很多学费高、学时紧、毕业证书会标明非全;但它也有很多优点,国家越来越重视等。在我看来,非全最吸引我的是,作为一个毕业四年的学生,如果在全日制回炉脱离社会的两年,原有的工作优势就又会不复存在了。
关于南开应用心理(仅讨论专硕)
对于心理专业来说,南开并不是专业强校,但作为老牌的985院校来说,南开有它吸引人的地方。
南开的应用心理专硕,近两年呈扩招趋势。19年17人,分数线就是国家线;20年37人,分数线365;21年拟招66人,分数线350。并且复试录取比例极高,据今年数据显示复试应仅淘汰1人。这个数据对我们十分有吸引力。
另外一个吸引点是在心理学专业课中普通认为的难度课程“实验、测量、统计”在南开现有的初试书单里是没有的,但是据这两年的书单变化和试题变化(20年增加选择题、21年增加判断题),我个人认为南开试题正在往实统测方向进行逐步过渡,未来也会成为考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