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损失补回来丨外企生产“忙”起来——赛峰飞机发动机贵阳公司复工复产见闻(复工发动机飞机疫情公司)

机器轰鸣、塔吊运转,眼下的贵阳正全面“动”起来。
在有序复工复产的画面里,不仅有中国企业的繁忙身影,更有来自国外、投资贵阳的外企、世界500强等。
日前,走进驻扎贵阳10余年的法国外企赛峰飞机发动机(贵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峰飞机发动机贵阳公司”),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员工们正戴着口罩,各就其位,抢抓时间搞生产,新一批的“贵阳制造”飞机发动机零部件即将交付墨西哥、以色列等地客商。

抢时间、补损失

法国企业的贵阳生产线忙起来

把损失补回来丨外企生产“忙”起来——赛峰飞机发动机贵阳公司复工复产见闻(复工发动机飞机疫情公司)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2月10日起,贵阳市分类有序推进全市企业复工复产。

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号召,2月10日,法国赛峰母公司与赛峰飞机发动机贵阳公司召开远程视频会议,全面部署复工复产,成立疫情防控应急指挥小组,并根据中国政府和世卫组织发布的疫情防控指导方针,制定了一系列防疫防控措施。

“2月11日,赛峰飞机发动机贵阳公司60%的员工返岗到位,生产线全面复工。
2月17日,90%员工复工;预计2月底,公司员工100%复工复产,全力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准时为客户交货。
”赛峰飞机发动机贵阳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经理杨柯说。

张禹进是赛峰飞机发动机贵阳公司负责“精修”的生产技术员。
从老家遵义返回贵阳,2月17日到岗上班时,他发现特殊时期,门禁多了好几道“防控关卡”。

按照高新区管委会和公司联合要求的“一二三四”防疫措施,卫门需要细致对他进行检查——口罩正确佩戴,证件核对、体温测量、扫码登录公安登记系统,一切正常,准进上班。

复工后,为疫情防控而制定的新安全措施和工作流程,张禹进也已经熟念于心,饭前便后“七步”洗手,禁止三人以上近距离接触,食堂吃饭一人一单桌,要分批次、定时用餐……

加强清洁和消毒,杨柯介绍,公司请了专门的保洁公司,根据办公和生产不同情况,安排消毒频次,“例如门把手、楼梯扶手等高频接触的设施,每天就会多次清洁消毒。
”为减少人员接触和聚集,职工上班考勤,也从指纹打卡改成“钉钉”打卡,面对面会议也一律取消,支持非必须到厂的职员远程办公。

看好贵阳和中国

有信心携手渡难关

总部位于法国的赛峰集团,是世界第三大航空航天集团公司。
而赛峰飞机发动机贵阳公司,是赛峰集团在贵州设立的唯一实体。

走进生产车间,腊模制造、模壳制造、浇铸、后处理,各条生产线上工人里外忙碌,紧张有序。
穿过赛峰飞机发动机贵阳公司的行政办公区域,墙上一张海报非常显眼:“法国全力支持中国和武汉抗击疫情,中国加油”。

2019年,赛峰飞机发动机贵阳公司实现了25万件产品交付,取得赛峰集团在贵阳投资近14年来的最高产销量,“贵阳制造”的飞机发动机涡轮叶片,已在全球航空航天产业链上占据一席之地,贵阳工厂出品的某些款型,还是全球的唯一供应商。

受到疫情影响,赛峰飞机发动机贵阳公司副总经理杜昌鸿坦承,眼下国际物流成本比以前增加不少,国际专家往返贵阳提供技术支持也有一定协调难度,但是公司生产不会间断,将通过空运转多式联运等方式,保证“贵阳制造”在全球供应链上稳定交货。

不仅如此,赛峰飞机发动机贵阳公司还已再次选址高新区,筹划另一个产能加倍的新项目。

“2006年,赛峰落户贵阳,成为贵阳设厂的第一家外国航空航天企业,10年来与贵阳合作顺畅。
患难见真情,感谢坚守一线,为企业复工复产做服务的贵阳市所有工作人员,我们对中国、对贵阳有信心。
”电话采访中,赛峰飞机发动机贵阳公司的总经理德尼·让-皮埃尔先生表示,相信疫情过后,贵阳很快恢复活力,法国与贵阳的深入合作还将深入。

赢取“双胜利”

贵阳多重举措抓落实

近年来,随着贵州交通建设全面加速,贵阳市黔中腹地、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得到强化,省会城市首位度越发凸显。
数据显示,2019年,贵阳市实际利用外资17.8亿美元,同比增长13.0%。

去年9月,国家发改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贵阳作为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正积极融入和分享“陆港复兴”红利。
截至去年底,贵阳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业务涵盖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境外投资、使用外资等多个领域,基本形成了贸易市场多元化格局。

克服疫情影响,加强服务外资企业、做好稳外资工作,贵阳市多拳出击,强化全盘统筹,确保防控疫情与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

“经过摸排梳理,我们了解到,外资企业复工复产主要存在因疫情形势员工到岗不足,面临防护物资短缺、物流运输困难等。
”采访中,贵阳市商务局外资外经处有关负责人说,截至2月15日,开阳县空气化工公司、贵阳正大有限公司、贵州中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贵州中德淘塞科技有限公司、赛峰飞机发动机贵阳公司等已有82家外资企业复工复产,占正常经营外资企业总数的33.74%。

为进一步抢时间、补损失,就贵阳市外资企业、对外投资企业复工复产,市商务局将通过微信公众号、网上PPT培训等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确保外资企业、外经企业和开发区企业熟知复工的政策和流程。

物流方面,则将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条件,在保订单、保市场的基础上,按需组织生产和物料采购,组织对接贵阳市重点物流企业,确定一批特殊保障物流企业,在确保不让疫情传入的同时,组建专人专车专线物流,推动解决生产原材料物流保障问题。

贵阳日报融媒体:游红丨编辑:兆赫丨审校:忻玖丨签发:安辉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