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巧解遗留难题的高手——记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千山水泥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李会静辽阳长安客(长安社区山水党委书记榜样)

编者按

榜样是看得见的力量,无数个平凡又不凡的身影,成为平安辽阳最生动的注解。
为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合力,让辽阳政法干警永葆奋斗激情,勇担振兴大任,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在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为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贡献力量。
“辽阳长安客”公众号特设“榜样力量”专栏,陆续推出一批先进典型,敬请关注。

人物简介

【榜样力量】巧解遗留难题的高手——记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千山水泥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李会静辽阳长安客(长安社区山水党委书记榜样)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李会静代表千山水泥社区领奖

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千山水泥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曾荣获辽阳市五一劳动奖章。
千山水泥社区先后获得“2017—2022年度辽宁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等荣誉。

李会静在社区工作20年,不断总结经验,主动服务、双向联合、强化自治,打造出“机制优化、共治同享、人心向善”的社区治理“新生态”,逐步探索出一条社企共建促和谐新道路,彻底解决了积压20多年的劳动人事矛盾纠纷“老大难”问题。

建专属网格为居民分忧

国有企业改制后,因职工下岗就业难,遗属补助、生活补助发放不到位等问题,产生了大量矛盾。
“这些矛盾就像一堵墙,隔在了企业和老百姓中间,不沟通,矛盾就无法解决。
”于是,李会静主动上门与企业沟通,了解企业的难处,提出由自己为企业免费“代账”,全面接手补助发放,让职工补助发放到位。

社区居民赵某是原国有企业退休职工,赵某去世后,其丈夫吴某发现赵某的职业年金在其生前一直没有发过,“老赵的原单位也不了解职业年金的事情。
”吴某只好找到社区。
李会静第一时间咨询了5个相关部门,又向企业普及了职业年金的发放标准等事宜,企业核查发现的确有一笔钱没有发,随即为赵某补发了职业年金6万余元。

2012年,千山水泥社区开始实施网格化管理,李会静提出建立8个社区基础网格,还要建立3个专属网格,将企业、医院、工矿都纳入到网格里。
李会静告诉,专属网格建立后,有专属网格员负责企业与社区之间互通信息,实现企业内、外“一网统管”“全事统管”。

社企培训助力再就业

今年8月初,一场“家门口”招聘会在千山水泥社区广场举行。
李会静告诉,社区很多待业居民都通过招聘会找到了合适的岗位。

近年来,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困难所引发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为化解这些矛盾,李会静找到企业商议,在社区开设“社企培训讲堂”,开展技能培训,解决就业难问题。
于是,月嫂培训班、面点培训班、编织培训班……在社区如火如荼地开班了。

张某某是第一批下岗职工,这些年一直打零工,生活比较困难。
培训班开班后,李会静找到张某某建议她参加月嫂培训班。
张某某积极学习,顺利通过了“月嫂资格证”考试。
目前,张某某在上海从事月嫂工作,月收入过万,这一成功案例鼓舞了更多的下岗职工再就业。
“社企培训讲堂”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100人,实现再就业800余人次。

和谐向善成风尚

面对部分职工无法适应从“企业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心理落差大的问题,李会静积极搭建各类群众活动载体,成立“社企文艺队”,企业修广场、买服装、购乐器,社区请老师、组居民、搞排练,吸引千余名居民参与。

“居民转变思维,由‘见面就研究怎么闹’变成‘见面就研究怎么乐’。
”李会静笑着说,大家现在忙着乐,矛盾纠纷都没了。

此外,李会静还组织网格员、职工带头成立“志愿队”,340名居民志愿者与117名困难群众建立“多对一”帮扶关系,让和谐向善、互助友爱之风吹进社区每个角落。

20年来,李会静充分发挥企业与居民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个人魅力和有效的工作方法,不断把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社会治理智慧转化为服务群众新模式,助力企业发展,让企业无忧、居民受益。
人的态度做好人民的法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