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门机小拉杆铰点轴承损坏响应及处理过程
故障反馈:
2022年8月26日上午9时门机一班司机在12号门机作业镍矿,作业过程中听到门机在变幅动作过程中机上有明显异响声音,随即进行上报。

故障响应:
技术员在接到班组通知后,随即联系修理工一起上机进行故障排查,通过试车及故障点判断发现异响来自小拉杆下铰点,随后安排修理工对该铰点进行了润滑处理。润滑点打油后(轴端两侧都有新油挤出),随后进行重新试车,当幅度在30.5m以内运行时,会有明显的异响声,并且低速声音更大。当场判断异响原因为:异响原因为该铰点轴承损坏。
确认故障点后,随即将情况汇报部门领导及技术部。随后查找资料,确认轴承型号;联系厂家,确认该铰点具体装配图及装配零件图纸。进行维修零配件应急采购程序,确保早日恢复设备使用。随后,安排司机作业过程中缓慢操作,班中增加润滑频次,加强检查(查看铰点处压盖有没有被挤开),留意异响声音变化。(26日夜班19:34分,当班班长反馈异响声音变大,以视频形式报告队部,通过协调后决定将6号门机安排到作业船舶作业,将12号门机停用。避免造成故障点恶化,增加维修难度)
26日下午,技术部组织门机队、机修队相关人员在机修队会议室召开维修方案讨论会,最终确认自家进行该故障维修。
随后进行维修工具的准备、维修备件的采购及精加工件的跟进工作。
故障处理过程:
原定8月30日开始维修准备工作,因天气原因推迟一天。
8月31日早上,到公司后将提前准备好的维修工具吊上12号车。
首先,全幅度状态下(方便人员攀爬和焊接吊耳,否则太陡)在臂架上焊接吊耳,随后挂上5t手拉葫芦,用于保护下拉杆及角度调整。
随后,调整幅度到合适位置,最终定在幅度显示25m(可能实际存在一定偏差)位置,利用四块卡板,将齿条箱体前后左右四个位置进行卡住(摇架)做保护。
接着,将准备好的压机胎具找到合适位置焊接在铰点两侧,在铰点上方焊接龙门架(用来拆装轴用),在小拉杆上适当位置焊接吊耳一个,然后用手拉葫芦和吊带将臂架上吊点及小拉杆上吊耳连接起来。
在铰点两侧面板中间焊接一块连接板,防止挤压造成变形。
同时,在车间,将新加工轴、轴套、衬套进行打磨抛光进行预装。
9月1日早上7点20分左右,将300t吊车定位在12号门机北边中道,在进行区域封闭后开始支吊车,随后将12号门机朝向东南方向,将吊车通过钢丝绳和卸扣与门机配重端相连。
随后将100t压机放在胎具内进行挤压,通过调整吊车的提升拉力,来调整合适点,最终将吊车拉力调整到了35t。轴在压机的作用下动了,随后将铰点两侧面板中间焊接的连接板与下拉杆进行连接焊接(轴压动了以后再焊,提前焊死就无法用吊车找到那个卸力点了)(确保压机作业过程中不会损坏下拉杆各结构相关附件)。
随后通过压机的作用于11:00将轴取出。
然后,通过臂架端手拉葫芦与吊车的配合将铰点移出,放在了齿条前端上表面。
随后,开始打开两侧掩盖,轴承两侧均能发现轴承内外圈出现损坏,碎块对压盖内表面也造成了明显的划痕。由于轴承和旧轴套连接过紧不方便取出,随即决定采取破轴套的方式进行拆除。轴承取出后,对安装孔及两侧法兰孔进行除锈打磨,将工作面处理到位。
随后,开始安装新轴承。在安装点一侧搭建一个简易平台用于轴承定位安装(带个脚手架平台)。将轴承放到平台后(轴承安装下次能否制作一个加吊耳外圈,把轴承放在里面吊着安装),用铜棒进行对位安装,最后是安装轴套、衬套,然后是压盖。同时进行的工作还有,将压机胎具切除,龙门架上挂好手拉葫芦和吊带,将轴运到铰点底部,待装。
然后,再次通过手拉葫芦和吊车的配合,将铰点再次“送回”原始位置。从一侧将准备到位的轴用手拉葫芦和吊带运至铰点高度,然后用大锤往里装。轴到位后进行卡板槽位置调整。
随后,将吊车力卸掉,将配重上吊点拆除,于15:39将吊车撤离。
随后进行一系列的收尾工作!
16:17开始试车,试车正常!
16:55完成所有维修工具的全部吊下门机工作!
二、厂家维修方案
三、我总结的门机小拉杆维修工具和人员配备情况
工具∶
1、100T以上液压顶 1台
2、5吨手拉葫芦 2只
2吨手拉葫芦 2只
3、长柄割枪 2把
短柄割枪 2把
3、焊机
4、铜棍、脚手架平台、角磨机、砂轮片
5、羊毛毡、手工做的压机胎具、吊耳2块、齿条卡板4付
6、吊带4根
人员∶
地面监护∶1个 封闭区域
机动人员拿东西∶1人
车上∶4人,2名焊工,2名修理工
四、最后配几个小视频收尾
视频加载中...
视频加载中...
视频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