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觅清凉(邮票方寸邮电部夏日发行)

关于“四时”变化的记载,早见于《尚书·虞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宵中,星虚,以殷仲秋。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日中指春分,日永指夏至,宵中指秋分,日短则指冬至。
四季划分的渊源和由来,反映出古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与价值观。
方寸映天地,在一枚枚小小的邮票中,也容纳着四季流转,诉说岁时变迁。

每到夏日,戏水便成为大家喜爱的活动。
人们纷纷来到海边、水塘或是游泳池中戏水纳凉,消暑降温。
中国邮政于2017年3月发行的《春夏秋冬》特种邮票的第二枚(图一),便展现了几个孩童在荷塘嬉戏的场景。
画中,少女摇着小船穿梭在荷花荡中,船上满载着刚刚采摘的鲜嫩莲蓬。
几个身穿肚兜的小童正在水中嬉戏,有的顶着荷叶帽,有的摆弄着手中荷花,构成一幅生动、蓬勃的夏日景象。

园林是通过叠石理水、栽花植木、营造建筑等艺术手段展现自然,并供人们休憩、娱乐的生活空间。
游园赏景,成为人们避暑消夏的极佳选择。
198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苏州园林——留园》特种邮票,全套共四枚,展现了中国园林独具特色的艺术风貌。
留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分东、西、中、北四部分,长廊旋曲其中,勾连起假山和亭台楼阁,可谓步移景异。
在这套邮票中,第二枚展示的是夏日花草树木掩映下的远翠阁(图五)。
说是阁,实为楼,位于园林中部,檐角飞翘,粉墙漏窗相映成趣,取唐代诗人方干“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之意命名。
周围玲珑的太湖石旁,有几株繁茂的芭蕉,绿树环抱间曲径通幽,为夏日的远翠阁增添了几许清凉之意。
这套邮票由邮票设计大家孙传哲设计,笔法简练,色彩雅致,成为“四季景色”主题邮票中的经典。

方寸觅清凉(邮票方寸邮电部夏日发行)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图一 春夏秋冬·夏荷戏水(邮票)

说到园林,总让人想到名亭。
夏日在亭中小坐,吹风纳凉,是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中国邮政于2022年10月发行的《中国名亭(二)》特种邮票共四枚,分别展现了四座名亭的四时景色。
其中,第二枚描绘的是夏日里位于承德避暑山庄澄湖北岸的水流云在亭(图二)。
画面中,流云浮动于亭台树木之间,呼应了“水流云在”的亭额。
这座重檐四角攒顶、四面出卷棚式抱厦的敞亭,形制别具一格。
唐朝杜甫诗《江亭》中所云:“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正是此亭名称的由来。

图二 中国名亭(二)·水流云在亭(邮票)

盛夏至,荷花开,夏天正是赏荷的好时节。
历代文人墨客赞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称它为“君子花”。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于1980年8月发行的《荷花》特种邮票(图三),分别描绘了白莲、碧绛雪、佛座莲、娇容三变等不同的荷花品种。
图案原画选取了花鸟画大家俞致贞的创作,构图严谨,意境悠远,显示出高超的工笔花鸟画技艺。

图三 荷花(邮票)

俞致贞18岁开始学画,曾拜于非闇、张大千为师。
她继承了宋元工笔花鸟画传统技法,又独创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在众多花卉中,俞致贞尤为爱荷。
不同品种的荷花在她的笔下婀娜多姿,生动自然,既有宋人纨扇中“出水芙蓉”般色泽鲜艳、工整细腻的特点,又不乏明清写意荷花的潇洒清逸,笔墨淋漓间尽显清丽脱俗之美。

凉风有信,送来阵阵荷香;荷香清逸,觅得丝丝清凉。
谈及邮票中的荷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于1958年9月发行的《花卉》邮票中,第二枚便是大众最为熟悉的经典荷花图案。
其采用蓝绿单色描绘的硕大荷叶自然翻卷,映衬着亭亭玉立的荷花。
票面设计简洁大气,雅致生动,极富装饰意味。

炎炎夏日,现代人以电扇、空调祛暑热,富有智慧的先民又是借助什么度过酷暑呢?无论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古人纳凉时使用频率最高的恐怕就是扇子了。
扇在手,清风徐来,因此扇子也有“摇风”“凉友”的雅称。
2015年,由中国邮政发行的《挥扇仕女图》特种邮票,采用了唐代画家周昉所绘名作。
画中不仅有头戴玉莲冠、执扇慵坐的妃子,还有身着紫袍束带、双手挥扇的女官,或坐或立,或正或侧,各有所思。

此外,中国邮政于2018年8月发行的《四景山水图》特种邮票,展示了南宋画家刘松年结合界画技法精心勾描的四时景象。
其夏景中(图四),湖边水阁庭院前花木丛生,湖石点缀,主人端坐中庭纳凉观景,旁有侍者伫立。
水阁伸向湖中,颇有“平湖秋月”之韵,笔苍墨润间,好一派闲逸之景。

图四 四景山水图·夏(邮票)

绿树阴浓夏日长。
邮票中有关“夏天”的元素不胜枚举,于方寸之间留下属于夏日的万千欢喜。

图五 苏州园林—留园·远翠阁之夏(邮票)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21日 09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