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局,从而构成一个供人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称为造园。
(重点部分)中国园林与园林建筑的关系:中国园林与园林建筑的关系是水乳交融的。原因:
(1)一方面,园林中因为有了精巧、典雅的园林建筑的点染才更加优美,更适合人们游玩、观赏的需要。建筑的多少、大小、式样、色彩等处理,对园林风格的影响是很大的。

(2)另一方面,园林建筑是由于园林的存在而存在的,没有园林与风景,就根本谈不上园林建筑这种建筑类型。
1、我国造园四要素(四种基本要素):土地、水体、植物、建筑。
2、园林的地貌基础:土地、水体
3、造园的四项主要内容(四项主要造园手段):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造园的专门技艺:筑山,理水
4、区分园林与天然园林的主要标志:有无建筑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的四个作用:1.点景、2.观景、 3.范围园林空间、 4.组织浏览路线。(理解背诵)
(1)点景:点景要与自然风景融会结合,园林建筑常成为园林景观的构图中心主体,或易于近观的局部小景或成为主景,控制全园布局,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构图中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2)赏景:赏景作为观赏园内外景物的场所,一栋建筑常成为画面的管点,而一组建筑物与游廊相连成为动观全景的观赏线。因此,建筑朝向、门窗位置大小要考虑赏景的要求。
(3)引导游览路线:园林建筑常具有起乘转合的作用,当人们的视线触及某处优美的园林建筑时,游览路线就会自然而然的延伸,建筑常成为视线引导的主要目标。人们常说的步移景异就是这个意思。
(4)组织园林空间:园林设计空间组合和布局是重要内容,园林常以一系列的空间的变化巧妙安排给人以艺术享受,以建筑构成的各种形式的庭院及游廊、花墙、圆洞门等恰是组织空间、划分空间的最好手段。
5、园林建筑的特点
1、艺术性要求高,应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并富于诗情画意
2、设计方面灵活性大,无规可循,构园无格
3、适合游客在动中观景,步移景异,推敲空间序列和组织观赏路线格外重要
4、重视对室外空间的组织和利用,使室内外空间成为整体
5、与筑山、理水、植物配置紧密配合,重视动态组景因素,如水声、风啸、鸟语、花香等
6、外观形象与平面布局除了满足和反映其特殊的功能性质外,还受到园林造景的制约。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对园林景观的创造所起的积极作用 .
园林建筑的特点
(1)布局上:要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的位置与朝向要与周围景观构成借、对关系。
(2)情景交融:园林建筑应情、景结合,通过建筑抒发情趣,加强建筑的感染力。(3)空间处理:尽量避免轴线对称、整形布局,力求曲折变化、布局灵活。
(4)造型上:园林建筑在造型上,体量宜轻巧,形式宜活泼,力求简洁明快。
(5)装修:应有更精巧的装饰,既要增加建筑本身的美观,又要以装饰物来组织空间园林建筑与其他类型建筑对比有那些基本特征?试具体说明。
(此类比较题为近年来常见题目)答:
1、园林建筑的功能要求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憩和文化娱乐生活,艺术性要求高,园林建筑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并富于诗情画意。
2、由于园林建筑受到休憩游乐生活多样性和观赏性强的影响,形成了在设计方面灵活特别大,可说是无规可循,构园无格。
3、园林建筑所提供的空间要适合游客在动中观景的需要,因此推敲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组织观赏线路,比其他类型显得更为重要。
4、园林建筑是园林与建筑有机结合的产物,务必使建筑的设计有助于增添景色,并与园林环境相协调。
5、组织园林建筑空间的物质手段,除了建筑营造外,筑山、理水、植物培植也极为重要。中国园林建筑的主要特色:可以概括为巧、宜、精、雅四个字。
1、园林建筑使用有的具备特定的使用功能和相应的形象:餐厅、展览馆、花房、兽舍等有的具备一般的使用功能;厅榭亭轩桥廊道路特殊的工程设施:水坝、水闸园林点缀小品
2、园林建筑景观创造作用点景点缀风景,构成画面的重点或主题观景观赏风景,作为观赏园内景物的场所范围园林空间围合成庭院;辅以山石花木划分若干空间层次组织游览路线以道路结合建筑物的穿插、对景和障隔,创造具有导向性的游动观赏效果
3、四种园林建筑:
1.风景游览建筑
2.庭园建筑
3.建筑小品
4.交通建筑亭属于风景游览建筑
中外古典园林简介
中国:
1、古今中外园林,就形式而言,主要有 :规整式园林、风景式园林、混合式园林、庭园式。伊斯兰园林,意大利园林属于:规整式园林庭园;按地形环境分为山庭、水庭、水石庭和平庭四种;按性质和使用功能分:自然式:颐和园 ——主景突出式自然山水园。圆明园 ——集锦式自然山水园。避署山庄 ——风景式自然山水园。
2、 “一池三山”模式的滥觞:上林苑—开凿太液池,池中堆筑方丈、蓬莱、瀛洲三岛。“一池三山”:即太液池,方丈、瀛洲、蓬莱三岛。
3、当代著名的皇家园林如:唐代长安的大明宫、华清宫、兴安宫。
4、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座“宫”“苑”分置的行宫御苑:华青宫。
5、以宅院为代表的江南园林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6、著名的“辋川别业”即由王维亲自规划,建筑物配合自然山水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景区,并以诗画情趣入园,因画意而成景。
7、当代文人所追求的“诗情画意”,小者在一、二亩大者不过十余亩的范围内凿池堆山、莳花栽林,结合各种建筑的布局经营,因势随形,匠心独运,创造出一种重含蓄、贵神韵的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
8、江南园林的叠山石料以太湖石和黄石为主。
9、皇家园林是清代北方园林建设的主流北京城内的大内御苑即元代的太液池,明代叫做“西苑”,清初加以扩建又名“三海”,包括北海、中海和南海。北京颐和园建筑群的主体是:佛香阁
10.园林建筑风格的主要特征大多表现在形和色两个方面
(1)我国传统园林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南方特点 :体态轻盈,色泽淡雅,北方显著特点是 :造型浑厚,色泽华丽
(2)现代园林建筑采用玻璃、钢材和各种新型建筑装饰材料,造型简洁、色泽明快
日本:
1、京都龙安寺南庭是日本“枯山水”的代表作。“枯山水”平庭是日本极端“写意”和富于哲理的代表。
2、在筑山,置石,理水上日本有三种典型样式:真之筑,草之筑,行之筑。
西方:
1、古埃及:世界最早的规整式园林古希腊园林大体上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供公共活动浏览的园林;早先原为体育竞赛场,后为了遮荫而种植的大片树丛逐渐开辟为林荫道,为了灌溉而引来的水渠逐渐形成装饰性的水景。
第二类是城市的宅园,四周以柱廊围绕成庭院,庭院中散置水池和花木;
第三类是寺庙园林即以神庙为主体的园林风景区。
古罗马:发展了别墅园
阿拉伯:阿拉伯园林
伊斯兰:印度莫卧儿园林两种形式
2.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意大利别墅园出现一种新的造园手法:绣毯式的植坛
3.法国凡尔赛——勒诺特“勒诺特式”风格或 “路易十四式 ”中国圆明园内的西洋楼属此风格
4.英国:风景式园林后期出现“浪漫式园林”英国张伯斯设计的丘园首次使用所谓的“中国式”手法。18C,19C两大主流:“勒诺特式”,英国风格 19C初纳许将公园引入住宅区规划如:摄政王公园住宅区,从此城市公园作为一种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形式兴起 19C末20C初郊野地区兴建别墅园
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园林”这种园林的规划讲究自由布局和空间的穿插,建筑、山、水和植物讲究体形、质地、色彩的抽象构图,并且还吸收了日本庭园的黄果某些意匠和手法,现代园林随着现代建筑和造园技术的发达而风行于全世界,至今仍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