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汽车产业有何“生长规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业项目)

作为烟台汽车产业链领建园区的承载地,福山区扎实做好汽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文章,经过20余年的培育发展,落户汽车零部件企业207家,涵盖10大门类220余种产品,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0余个。

在产业发展进程中,福山是如何利用“配件”培育出产业新生态的?走进福山区,探访福山汽车产业发展背后的“生长规律”。

小“配件”撬动大产业

福山汽车产业有何“生长规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业项目)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打开一辆汽车细看,或多或少都会有福山制造的零部件,要么是转向机、变速器,要么是座椅、车灯……无论油车还是电车,大都离不开福山制造、烟台制造。
”烟台高新区福山园党群工作部的庞贺骄傲地表示,福山汽车产业具备每年为70万套整车配套的能力,是福山区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庞贺的傲娇并非空穴来风:烟台市共有420多家汽车零部件工业企业,其中福山区就有207家,占据了半壁江山,再加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总数可达314家。

高新区福山园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戚刚强回顾,2001年烟台矢崎落户,揭开了福山汽车部件产业的序幕。
2003年—2007年,依托毗邻通用东岳汽车的区位优势,上汽变速器、三立车灯等一大批优质项目相继进驻。
2008年以来,博世华域、德尔福等世界500强企业及跨国公司加入,产业链条日趋完善。

面对全新的汽车产业格局,福山区引导传统车企敏锐出击,加速融入新能源汽车产业供应链体系。

博世华域转向系统(烟台)有限公司四期生产车间内,AGV智能小车灵活穿梭,机械手精准操作,每50秒下线一台转向机。
自2010年在福山建厂后,该公司历经14年发展,年产值和税收分别增长了30倍和14倍,成为北方最强汽车转向系统生产基地。

此外,博世华域积极推动液压转向系统向电动转向系统的升级,生产主管郭吉月表示,博世华域早些年为宝马车、奔驰等油车配套,今年又新增APA为宝马纯电3系新能源车配套。
4月18日刚上市的理想新车型,转向机全部出自博世华域烟台工厂。

深耕这片土地的,还有德尔福集团投资项目,落户福山17年,布局了涵盖柴油共轨系统、空调系统、汽车电子、柴油亚太区研发中心等完整的产业链;上汽变速器TM11项目目前已完成产线铺设,产品全面升级为自动变速箱,项目达产后年产能可达100万台套,产值超50亿元。

“自产业链建设之初,我们就坚持招大引强。
事实证明,龙头企业对市场变化非常敏感,龙头企业向新能源转型将带动整个产业链。
”戚刚强表示。

福山区对汽车产业的精准布局以及对产业发展规律的把握,使其汽车零部件产业配套日趋完备。
2023年,福山区汽车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54.1亿元,汽车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列入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强“配件”释放产业驱动力

福山区智造芯城西部,曾经的阡陌之地,如今是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现场。
这里,是福山区的“王牌”项目——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
园区内,百余台重型机械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工程,项目一期厂房已完成主体封顶。

总投资为560亿元的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由山东重工旗下潍柴动力与比亚迪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联合投资建设,旨在打造新能源商用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电驱总成全产业链的研发制造基地。
预计2030年三期全面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1000亿元。

“该项目弥补了烟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大三电’领域的短板。
随着项目落地,整个产业链将快速集聚。
”烟台市汽车产业链办专职副主任,高新区福山园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宫涛难掩内心的激动,“烟台正加速形成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双驱动’的新发展格局。

据悉,园区围绕“大三电”核心部件等领域,打造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5G车联、无人驾驶等8大板块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综合示范园区。

“传统汽车的核心在于发动机、减速器以及底盘等;而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则是电池、电机、电控这‘大三电’。
”高新区福山园挂职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张洪瑶表示,“大三电”成本占新能源整车的 50%—60%,重要程度占八成以上,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

“商用车电动化的关键在于电池,我们的产业园全面投产时,产能可以满足100万辆商用车的电池需求。
”比亚迪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寿波说。

从“大三电”这样的强“配件”出发,稳扎稳打地带动产业链发展。
宫涛告诉,烟台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的研判,是基于其产业基础和产业现实。
选择“大三电”作为烟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切入点,旨在降低投入成本、规避市场潜在风险。
依托比亚迪和潍柴,销售有保障,待新能源汽车市场更稳定后再引入整车企业,让项目稳健前行。

此外,新能源汽车对精密铸造、精密加工有更高要求。
张洪瑶表示,对制造业为主的烟台而言,聚焦“大三电”等核心部件发展,将助力机械加工企业升级,推动设备技改和工人技能提升,实现区域制造能力质的飞跃。

优“配件”构建产业新高地

引入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着力发展“大三电”,不仅吸引了众多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积极转型,寻求与龙头企业的配套合作;还吸引了众多优质项目纷纷落户。

目前,产业园已签约落户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中质国检等重大项目11个,累计引进7个10亿元以上项目、合同引进市外内资765亿元,正加速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新高地。

“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特点,我们提前谋划,精准引入中质国检和创新中心,为技术、研发、检测等领域提供支持。
”宫涛介绍,传统汽车的新车型检测周期通常为3—4年,而新能源汽车几乎每年都推出新车型,检测周期短,这要求地方需配备相应检测能力。

中质国检侧重智能驾驶和商用车检测,建成后将实现新能源汽车全车零部件检测,兼顾研发与生产,给汽车零部件企业安装“智慧大脑”。
“其独特的‘定制式三明治’结构,建成后可实现检测机器直接进入。
”中质国检项目经理冯辉介绍。

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也是产业链发展极为重要的一环。
宫涛表示,为此,福山区引进了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项目。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项目已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烟台大学达成合作,致力于打造集生产制造、研发设计、中试成果转化、生产企业总部、产品展示和生产配套功能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地。
该项目建成后将引进20个以上行业领军研发团队,300名以上专业人才,预计在5G车联、充换电设备和无人驾驶等领域将形成一批行业领先技术成果。

目前,福山区初步形成了以科创研发为动力、以关键核心部件项目为支撑、以检测认证服务为保障的产业生态。

“众多世界500强企业选择我们,足见福山产业生态好,投资回报也可观。
”戚刚强表示,“福山区207家汽车零部件工业企业,均为产业链上竞争力较强的外来企业。
作为烟台市汽车产业链领建园区,福山园肩负着培植汽车产业垂直生态的重任。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更具韧性和稳定性的产业生态圈。

( 邢金钰 通讯员 潘丹丹)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