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生活中,谱写着不平凡的爱。用生命的色彩描绘壮美的慈爱蓝图。他是丁树鹏,在工作岗位上,三十年如一日,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同时,他热心公益事业,孝老敬亲,扶弱济贫,积极投身到救助贫困学生、救助贫困家庭中去,捐助遵化贫困孩子20余名,间接捐助达200多人。2013年至2020年,据不完全统计丁树鹏捐出了7至8万元的善款。
善心善念只为心中的那份爱
2016年6月6日,在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第一民族中学执教的遵化籍青年教师付成龙不幸因病去世,把最美好的青春留在了青藏高原。得知这一消息后,丁树鹏一家立即做出决定:替付老师继续支援藏区教育事业——每年资助几名家庭贫困的藏族孩子!
他马上通过遵化宣传部门与杂多县第一民族中学取得了联系,资助了3名藏族学生,为每名孩子寄去了500元助学金,并表示将继续关注藏区教育事业,继续资助贫困的藏族孩子。2016年至今,丁树鹏直接捐助青海玉树杂多县某学校21名藏族孩子。捐出善款0.5至1.6万元。

见义勇为:“做好事是人的本性。”
“做好事是人的本性”,丁树鹏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2001年11月15日上午,丁树鹏在遵化城区二环路上散步,突然听见身后“砰”的一声,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青年女子被一辆旧普桑撞飞,又重重摔落在挡风玻璃上。当时围观的人很多,但没人敢上前。丁树鹏和另外3名过路群众一起报了警,又把被撞女子送到了医院。由于救治及时,该女子脱离了生命危险。
“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丁树鹏善行义举的动力之源。他曾在遵化北关体育场游泳池救起一名七八岁小男孩;在北戴河学习期间,曾将捡到的女士背包归还失主;曾经为在垃圾箱里翻找食物的拾荒女买火腿、买饭,受到群众和超市售货员交口称赞;曾经为了将在医院捡到的手机归还失主,原地不动守候2个多小时……默默做完这一切,他都没有留下姓名。“这都是一个普通人应该做的!
”在丁树鹏看来,这是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
爱心传递:“我想用压岁钱给灾区捐点款!
”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部分居民房屋垮塌,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得知灾区急需食物和饮用水后,丁树鹏立即拿着1000元钱来到遵化市委组织部,主动交纳1000元特殊党费,请求通过党组织为灾区购买一些方便面和矿泉水,送去一份爱心。
十几年如一日投身公益事业,丁树鹏的爱心不仅传递了温暖和感动,也在女儿身上得到延续。2004年印尼海啸发生后,女儿从电视上看到灾民无家可归,跑过来对爸爸妈妈说:“我想用压岁钱给灾区捐点款!
”丁树鹏夫妇听了既高兴又欣慰,立即开车带着女儿赶到唐山红十字会,女儿捐了100元,丁树鹏夫妻也捐了200元。2009年,女儿在遵化一中上学时,看到班上有位同学家里很困难,面临失学,便组织同学捐款,她自己也捐出了50元钱……
爱心传递感动,更凝聚力量。尽管丁树鹏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上有八旬老母,下有上大学的孩子,妻子过去身体还不好,要不定期到北京医治,但他仍然省吃俭用,挤出钱来捐助社会,奉献爱心。他用爱心为社会增添了温暖,用朴实的情感和平凡的行动,谱写了一名普通供电职工的无私情怀,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在下乡工作之际,他利用个人时间经常去看望一些孤寡老人,让外界更多的人关注他们的情况,为他们筹集善款。多年来,他心系革命老区的人民。1999年至2001年代表供电公司分包扶贫村、后进村,力所能及为遵化市汤泉乡三义村、铁厂镇高拔岭村、娘娘庄六个村共计8个村庄的百姓,在用电、线路架设、电料提供提供各项帮助。仅三义村就提供低压配电盘10面,为高拔岭的乡亲们出谋划策推销小米1万多斤; 2015年受唐山公司委派,到承德市滦平县驻村。期间,他和队友们一起访贫问苦,走访被暴雨冲他房子的张丽红一家;自己掏腰包慰问有一个和她同岁瘫痪在炕上儿子的老太太;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同时为当地做了大量工作,拍摄各种影像资料5000余份,为两个驻村村撰写旅游推介资料5万余字。每次,他的慰问总是满怀深情,眼泪充盈,他的善举善念赢得了干部群众的赞誉。为此他只是微微一笑说,我所做的都是为了完成亲爱的党组织、唐山供电公司、遵化供电公司全体干部职工交付的神圣使命!
扎实工作,只因身上的那份责任
他有很高的政治思想工作水平。在新时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和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贯彻中央关于精神文明的各项规定,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基层期间,经常组织的政治学习,带领其他同志开展了本单位的创先争优等活动,并和当地的群众开展互帮互学活动,使本单位成为系统内的先进典型。
在基层工作,他刻苦学习,熟练掌握工作技能,并带动身边人学习提升,业务考试始终名列前茅,并且每天都会把单位里里外外收拾的干净整洁,巡护设备像对待自己的眼睛,百般呵护。做出了安全生产、二十三年无违章的工作业绩。到机关工作,面对新问题新挑战,克服年龄偏大实际困难,努力学习新文化新知识新技能,不久就熟练掌握了新岗位的工作流程。在机关中,他负责本系统的党群工作,更是如鱼得水了,直接配合党委在系统内开展了“走进笔架山,树电网形象”、“拨云驱霾,共享蓝天”大型签名等活动,让本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又上一个新台阶,有力地推动了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更深的领域深入,在此基础上写出了数十万字的工作总结多份,对本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工作多年,他的辛苦付出也得到了很多荣誉和赞许。1992年他在遵化市维修电工青工技术比武大赛中获得全市第二名;1996年小说《小站》获得《中国电力报》华威杯征文三等奖;2011遵化公司变电运行岗位技术比武大赛第三名;2015年获得振兴唐山三等功;2016年承德市扶贫先进个人;2016年遵化市委“两学一做”先进党员;2016年遵化公司优秀党务工作者;2016年唐山供电公司优秀共产党员; 2016年遵化市第二届少先队代表大会特约代表。2017年冀北公司、唐山公司、遵化公司优秀党务工作者。2018年唐山公司遵化公司优秀党务工作者等。2018年遵化市第五届道德模范提名奖。入选河北省第六届职工道德模范和12月河北好人的评选。2018年小说《小站》获得冀北公司职工文学创作征文三等奖,三篇文章入选冀北公司工会组织编辑、电力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追光逐梦》一书;工作30余年,连年被评为遵化公司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工会积极分子、2018年河北省职工道德模范提名、2019年荣膺4月份河北好人、优秀党务工作者及2019年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志愿者提名等荣誉称号等。
文字传递真情 我是一名宣传员
丁树鹏除了工作和做公益之外,还擅长于文字,2017年代表唐山供电公司上报三篇国网故事汇方面的材料。同年,代表公司向上级报各类文稿100余篇篇对宣传遵化乃至唐山做出了一定贡献。他撰写的一系列文章、典型经验和公益活动被新华网、央广网、凤凰网、中国日报网、环渤海网、科技信息报、河北日报、河北农民报、河北经济日报、华北电力报、唐山劳动日报、唐山、唐山广播电视报、唐山电视台直播五十分、遵化电视台《遵化好人》等中央、省、唐山市和当地媒体给与发布或刊发,为遵化供电公司乃至遵化市赢得了荣誉。几年来所负责的党支部各项工作总是名列供电公司第一,特别是党支部手册资料整理完善工作(2017)赢得了中组部、唐山、我市、唐山公司及等上级党组织的肯定和表扬。无论是在基层还是在机关工作他总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视单位如家,是大家公认的技术能手和优秀的党务外宣工作者。
疫情防控 谱写一名共产党员的新篇章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河北好人丁树鹏同志作了如下琐事:
一、在战“疫”一线传承党员红色基因。首先是在战“疫”中坚定“革命理想高于天” 的理想信念,在战“疫”中不断锤炼忠诚之心。其次是在战“疫”中保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赤诚初心,在战“疫”中不断锤炼忠诚之心。还有就是在战“疫”中磨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担当。在单位积极完成上级党组织交办的政工任务,在值守点从不迟到早退,和同事一道认真细致量测体温、登记出入人员信息等各项工作。真正做到了“严防严控”和日常工作两不误、“补缺堵漏”和“固化提升”三篇文章。
二、发挥组织优势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首先是冲锋在前彰显党员本色。疫情发生后,作为楼门长的丁树鹏配合单位疫情防控小组,抓好遵化市电力公寓整个4号楼疫情防控工作,亲自分发防护物资、宣传材料、出门证,整天就像个居委会大妈,从不埋怨工作的琐碎。其次是筑牢堡垒凝聚各方力量,和铁厂镇政府、唐山心灵家园一道为果农一起推销滞销梨子三十余万斤,并为今后果农梨子推销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央广播电视台交通文艺台、燕赵都市报、唐山交通文艺台等媒体做了很好的宣传。
三、做英雄后盾 彰显光明使者大爱。李幸是遵化市妇幼医院的一名主管护师。疫情发生后,她主动请缨去武汉前线,是遵化市第三批援鄂人员。当遵化市文明办号召成立援鄂后援团时,他第一时间联系文明办为自己和所在团队遵化好人志愿服务团队报了名。在疫情期间,为帮助奋战在武汉的白衣天使解决后顾之忧,坚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丁树鹏通过走访、电话与一线医务人员李幸的家属取得联系,根据其家庭需要 ,配送生活必需品,随时解决一线医护人员家属在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困难。为“最美逆行者”家属送上真诚的问候和由衷的敬意。
作为一名党员的丁树鹏表示。白衣天使们逆流而上,奔赴前线,离不开家人们的理解与支持,我们就要做她(他)们的坚强后盾,全力以赴帮助她(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医护人员们安心投入抗疫工作中。
这就是丁树鹏,他以慈善的方式思维,以慈善的方式行为,或许就能影响很多人,温暖很多人。他的这些行为让我们为之感动,平凡的百姓,过着平凡的生活,但却做了不平凡的事。尽管对他来说,可能只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但这样的举手之劳给老人和孩子带去的却是关怀,是温暖,给这个社会带去的,却是大爱,是美德。但凡善念萌生,善举实现,无疑都是对人生的一种致敬。将慈善作为一生的爱好,做一个心手持鲜花的人,他自然不能贵比珠玉金银,却足以胜过一切宝气。因为他所持有的正是生命的馨香与温度。好人一生平安,在平凡的生活中,丁树鹏让慈善的种子遍地开花。(记录者:吴立勇)
责任编辑: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