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黄河?老一辈的卡友会说是JN150,年轻一辈的卡友会说是X7,这两个都是标准答案。在前者看来,“黄河”是青春年少的美好回忆;在后者看来,“黄河”是梦想中的车型;而在行业看来,“黄河”是中国重卡的开拓者,也是如今新时代重卡的标杆。
1958-1984:多个首次 多个第一时间回到1958年,济南汽车修理配件厂提出,新中国的汽配厂不能只修万国车,而要生产自己的车。随后的17天里,全厂职工日夜敲打、打磨,以苏联嘎斯69吉普车为样本,试制出了黄河牌JN220型吉普车,这是“黄河”品牌的首次出现。
○ 图丨黄河JN220

同年该厂改名为济南汽车制造厂,并于次年,接下了国家汽车局分配的8吨级载货汽车试制任务。
这次是以捷克斯柯达706RT为原型,从研发到试制共花了4个半月的时间,终于在1960年4月15日,我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JN150诞生。
○ 图丨黄河JN150
1963年黄河JN150开始批量生产,同时作为新中国的第一台平头柴油载货汽车,具备载重优势,为当时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1966年12月,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中程战略导弹东风-3首次试射,可奈何没有能够拖载导弹的车辆。济南汽车制造总厂(1966年更名)再次勇担重任,于1968年4月,研制出我国第一代大吨位军用越野载货汽车——黄河JN252。
○ 图丨黄河JN252
进入上世纪70年代,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又试制了JN160、JN161车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罗马尼亚罗曼汽车技术,于1984年推出了第二代黄河民用车黄河JN162。
○ 图丨黄河JN162
这也是我国第一辆10吨级载货汽车,前后共开发出了30多种车型。
1985-1999:斯太尔横空出世 遭遇危机这时,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已经发展为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同时引进了奥地利斯太尔91系列车型技术,进行国产化生产,且在1985年,首辆斯太尔汽车下线。
斯太尔系列车型的载重级别更大,达到了15吨以上,彼时黄河一半车型过时老旧,一半车型失去了载重优势,加上市场竞争残酷,渐渐地,中国重汽也就轻视了黄河牌汽车的开发,把重心放在了引进的斯太尔上。
而斯太尔更是一夜之间替代了国内的重卡产品,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中国重卡的代名词。期间,中国重汽也有将黄河和斯太尔技术进行结合,推出了带着斯太尔面罩,贴着黄河标志的黄河S系。
1990年,联营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只是奈何90年代经济发展不均,需求改变,重型车企开始走下坡路。中国重汽也在1999年濒临破产,次年重组,一分为三,2001年以“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身份回归,直到现在。
2003-2010:子品牌有心无力 被迫退出重组后的重汽其实也并没有完全抛弃黄河品牌,自2003年开始,就联合曼恩、沃尔沃先后推出了“黄河王子”(中大吨位)、“黄河少帅”(中吨位)、“黄河将军”(小吨位)三个黄河子品牌。
可惜当时豪沃系列气势正盛,投入市场后也没有什么大起色。而“黄河”也随着2010年其最后一个车型黄河金王子的停产,被迫退出历史舞台。
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黄河”的时代,在斯太尔出现之初,就已经结束了。
2020:全新复出 续写传奇待到“黄河”品牌再次露面是在2020年9月16日,这一天的18:08,以“驾黄河 驶未来”为主题的中国重汽黄河品牌暨新产品发布仪式在济南奥体中心场馆盛大举行,全新自主“黄河”品牌正式发布,全新一代黄河X7牵引车燃擎启航。
虽然官方没有明确说道为何要重启“黄河”品牌,但对于这个决策,大家并不意外。
作为中国重汽的第一个品牌、长子,重启黄河,是寻根,是激励重汽人不忘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中国的第一个重卡品牌,重启黄河,是对民族高端重卡传奇的续写。它值得,也必须保留。
黄河X7 智能高端重卡新标杆再看全新黄河X7,这是一款专为干线物流运输市场定制化研发的产品。
配色采用充满科技感的花剑银,驾驶室本体源自曼技术,前脸造型基于“老虎”形象设计,“子弹头”的外形,风阻系数(Cd)仅为0.37,比全球行业主流产品低30%,同比可降低油耗10%,平均全年可节省费用5-6万元。
动力方面,支持曼技术MC/MT系列发动机、潍柴WP系列发动机双品牌动力驱动,B10寿命高达180万公里,换油周期10万公里;变速箱搭载的是2.0版本重汽自主AMT,后桥选用曼技术MCY系列驱动桥,为车辆提供了强劲可靠的动力。
作为新时代重卡,黄河X7具备L2级智能驾驶水平,配备了360°环视、交通标牌识别、数据记录系统、智能保养提醒、高速未关窗提醒、油箱防盗提醒、轴承异常提醒等智能化设置;同时还预留了L3级无人驾驶系统接口,可满足未来功能拓展需要。
此外,在刚刚举办不久的“中国重汽全系列整车搭载潍柴动力T系列大马力高端产品品鉴会”上,中国重汽宣布,旗下包括黄河X7在内的高端重卡产品,均将支持搭载潍柴T系列大马力发动机,最大动力可达680马力。
有业内人士称,未来中国重汽将形成“黄河走高端,汕德卡走中高端”的新格局,并且黄河品牌会同汕德卡品牌一起,成为中国重汽对标进口车型的重卡产品。
编后语现在的中国重汽与初期的中国重汽相比,已经有了质的飞跃,拥有着国内领先的商用车制造技术和工艺。相信这一次,中国重汽一定可以将“黄河”品牌紧握在手,做大做强。
过往黄河的辉煌与成就,我们无法亲眼目睹;好在未来的故事,我们可以共同参与。(文/张曼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