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证勉励友朋心

——李俊杰

拙作《人民礼堂》在美篇和微信发表之后,金海,治山,平凡等朋友立即转发到诸圈群,扩大阅读范围,许多网友和乡贤读后留言勉励,表现出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对故乡热土的切切深情。
乡贤晓岚留言道:曲周县人民礼堂,承载着曲周县的一段历史和几代人的美好回忆,能于保留,也是众望所归。
乡贤振海留言:已经一字一句拜读在三,人民礼堂,文化底蕴深厚,美不胜收。
乡贤彬留言:谢谢老同学珍贵的图文,勾起了诸多老友们美好回忆,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初心所在。
而文章发表一天后,读者已达四千多人,留言二十多条。
许多朋友对一些文字表述,提出了意见 ,给予指正。

如原文中有“曲周礼堂大约建于一九五七或一九五八年”的表述,有的朋友抱着对文物史料负责的态度,对人民礼堂的建成时间,提出质疑,并用亲身经历予以考证。
曲周中学六零届老校友清留言道:几代人的回忆!
忘不掉的感情!
人民礼堂!
1956年~1957年建立,绝对不是1958年建立的。
占用的是东街一完小的操场。
我在那个操场上过体育课!
我是一九五五年进入曲周一完小上五年级的,那时我跟赵世斌,崔绍禹是一个班。
一九五五年上半年,我们都还在北院小学部那个操场上体育课,南院儿为高小部。
当时的曲周县第一完小,一到四年级为小学部,在路北院,五到六年级为高小部,在路南院。
五到六年级的学生,都是全县各小学考入的的大孩子。
一到四年级都在路北院儿,操场设在路北院儿。
我们体育课,就在北院儿操场上。
吃饭时,也在操场,围着一圈儿蹲着吃,这都是五五年的事儿。
五六年我们就不能在北院出早操和上体育课了,因为那儿开始施工建设了。
把我们安排到南院儿那个不叫操场的空旷地方儿上体育课,体育课吹哨儿啊,喊呐,都会影响南院儿上课 。
所以我记得人民礼堂大概是五六年施工,前半年施工,施工完后,后半年就发大水了,这个水,是否漫到礼堂东侧路,这个我没记忆。
反正是五六年开始施工,没用半年的时间,几个月就盖起来了。
盖的挺雄伟,大伙儿都认为,这是曲周县标志性建筑吧。
用现在的话来说啊,挺雄伟。
挺壮丽,特别好。

考证勉励友朋心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而曲周中学五七届老校友珍留言道:请五七届以前的各位老同学回忆一下:曲周县人民礼堂是哪年建成的?我记得是56年闹水灾以后建成的。
北海子的水漫延到礼堂东(50米) 现在不少人说是58年对吗?后又留言道:对58年印象深的是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省在曲周召开“除四害讲卫生现场会”晚上在北海边劳动,挖芦苇,吃红罗卜。
我们15班曾在大礼堂工人俱乐部演出快板活报剧“除四害”

清,珍二位老校友以各自的亲身经历,考证了曲周人民礼堂建设于一九五六年,我认为是可信的,我也记得,一九五七年进入曲周中学读书后,有时到礼堂参加活动。
期望有更多朋友留评,继续考证确认。

而对于“人民礼堂”四字的书写人,我文表述为:“人民礼堂”四个浑厚规范的颜体斗字,系当时曲周县著名书法家王作舟之手笔。
根据是一位好友的如下留言:“人民礼堂题字共有二人写,当时我在东街一完小上学,曾在现场围观,最后采用的是王作舟的字。
”而后几位同学留言说,是当时曲周中学教师骆献之写的,也期望知情人留言,继续考证求是。
另据曲周博物群郭强朋友留言:人民礼堂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此,俊杰谨对所有读过拙作《人民礼堂》一文后,积极留言,参与考证的朋友,表示由衷感谢和敬意,期望得到更多朋友的参与指教,使文字表述日趋完善,文物记载更加真实。
正是:群发人民礼堂文,勉励考证朋友心。
文物古迹千秋传,求教再期善美真。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