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顺义某汽车厂(顺义项目新能源规划更新)

导 读

为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顺义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以下简称“顺义分区规划”),顺义区积极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推动老旧厂房转型升级、促进存量工业用地集约高效利用。
理想新能源汽车项目选址建设与某汽车厂老旧厂房升级改造的耦合,就是顺义区在探索城市更新行动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和生动实践。

01

理想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顺义某汽车厂(顺义项目新能源规划更新)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传统制造业的困境

顺义作为平原多点新城,是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承载区。
顺义区现状工业用地面积约占全市工业用地总面积的15%,其中位于顺义新城第4街区的某汽车厂占地面积约52公顷, 是该汽车品牌在中国最早建立的整车制造工厂,2002年开始投入运营,年产能30万台,一时风光无两,成为顺义区第二产业的顶梁柱。

然而,随着传统燃油汽车竞争加剧、消费升级,以及新能源汽车新势力的崛起,该汽车品牌在市场中的处境并不乐观。

2019年初,该厂停产,近18万平米生产厂房陷入闲置状态,亟需盘活利用。
该厂的停产闲置,是传统制造业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直观体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正是这种困境,为以后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机遇,促进了产业的新陈代谢。

02

规划引导下的城市更新行动

2017年9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获党中央、国务院批复。
2019年11月,《顺义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复。
按照顺义分区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顺义区要建设创新引领的区域经济提升发展先行区,打造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新高地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三大产业集群。

2021年5月,市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京政发﹝2021﹞10号)。
作为配套文件之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开展老旧厂房更新改造工作的意见》(京规自发﹝2021﹞139号)。
为城市更新,尤其是存量闲置工业用地的盘活利用,构建高精尖产业用地结构指明了实施路径。

为落实城市更新战略部署,按照“边实施、边研究、边总结”和“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的工作思路,顺义分局与市规划院开展了存量工业用地资源梳理和城市更新实施细则专项研究,为推动老旧厂房转型升级、促进存量工业用地集约高效利用,提供规划引导和政策保障。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理想汽车研发基地落户中关村顺义园后,产能始终无法释放,供给端能力不足与井喷式增长的新能源车需求端严重不匹配。
经过顺义区政府的积极推进,闲置的该厂与亟需落地的理想汽车全球旗舰工厂一拍即合,2021年5月,火速签订了入区协议。
项目总投资60亿元,预计年产能25万辆纯电动汽车,闲置工业用地的城市更新实施迈入快车道。

其作为市、区重点“高精尖”产业项目,未来将利用旧厂房改造,打造新型数字化,智能化城市花园工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03

规划保障,创新实施方式

产业定位准确清晰

按照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为落实市政府提出的“研发+中试+示范工厂”的北京高端制造业发展模式,原老旧厂房改造后,引入理想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全球旗舰工厂项目,符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顺义区的定位,符合《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和《建设项目规划使用性质正面和负面清单》,符合创新产业集群发展要求。

全球旗舰工厂效果图

更新模式节约集约

理想汽车更新改造项目充分发挥顺义区原有传统汽车制造的产业集群资源禀赋、区域配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效果好的优势,植入新能源汽车项目后,能够迅速达产。
同时,因同属汽车制造产业,生产工艺和流程的相似性,按照经过多轮反复论证的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该厂存量工业厂房约18万平方米,保留建筑15.4万平方米(含内部改造约14.6万平方米),保留率85.6%,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原有厂房的大拆大建。

新建、扩建、改造、原有保留面积占比

以需求为导向的规划指标配置

该厂更新改造项目,根据理想汽车初期10万辆、远期年产25万辆的产能设计和智能制造的生产工艺,最终确定建筑规模需求为26万平方米,增量8万平方米。
对此,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顺义分局主动落实建筑规模管控相关要求,以集约高效利用土地为原则,与街区指引校核,统筹企业近远期发展需求,多维度研判,启动区级建筑规模指标池,精准投放建筑规模指标,保障重大项目实施。

项目规划指标

04

持续发力,加快项目落地

“多规合一”,高效协同

为了加快项目落实,按照“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精神,顺义分局充分发挥“多规合一”协同平台优势,主动提供多部门协同的咨询服务,助力项目生成与落地。
根据理想汽车提出的生产量能和纯电动生产工艺确定的建筑需求,加强政策研究,主动对接上位规划,通过多规合一平台,将该项目初步需求推送至市区两级12家部门,进行同步研究,并根据各部门反馈意见,综合生成了集项目规划设计条件、土地利用条件及道路交通、环境保护、水影响等多方面要求于一体的初审意见。

7月14日收到建设单位申请后,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处室指导下,仅5个工作日就完成多规合一推送并出具初审意见办理。
建设单位在取得初审意见后,立即就可以开展设计招投标、立项等工作。

运用多规合一平台高效出具初审意见

担当作为,勇于创新

不同于新征占地项目,城市更新项目要首先梳理清楚用地和建设现状,才能开展规划方案设计与审查。
会商阶段,面对老旧厂区的拆除、内部改造、扩建、新建的不同类型建设行为,“多规合一”平台充分发挥了集中研究的优势,统一出具一个会商意见,避免了拆除、内部改造等不同类型的分别申报与审查,以及在不同部门面临的不同审查。

主动对接,倒排工期

顺义分局根据区级专班倒排工期表,在项目取得初审意见后,挂图作战,持续跟进项目规划方案设计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对遇到的问题随时启动科室、分局、区级协调,确保问题不过夜,进度每日有进展,实时有更新。
为了保障项目加快落地,顺义分局优先办理,主动服务,结合各相关规范文件与项目设计单位及时沟通对接,9月10日,完成项目一期规划方案的综合会商,用时15个工作日;9月15日,核发项目一期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用时3个工作日。

从项目研究并出具初审意见,到项目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历时2个月,其中分局审批流程用时仅23个工作日。

目前,原有设备和部分厂房内部改造的拆除工作已经开始,预计9月底,新建扩建部分开工建设。
2023年第一辆理想新能源汽车将在这里诞生。

建设单位向分局送锦旗

“平原新城看顺义”。
相信,该闲置工业用地将会重新焕发活力!

将成为顺义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顺义分区规划、提高平原新城综合承载能力和老旧厂房城市更新的成功范例和生动实践!

本内容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顺义分局提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