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石化热电部电气工程师刘江涛:为梦想而奋斗(检修发电量发电机本体万元)

敢为人先,助力研发新设备创效益

  作为电气专业的技术骨干、“居斌劳模工作室”成员,刘江涛心里时刻装着电气系统的经济运行。

  洛阳石化热电部有3台发电机,承担着为装置生产供电的重任。
当发电量超出使用需求时,富余电量会经110kV线路输送至孟津区220kV变电站,被称为上网电。
而当发电量不足时,则需要从220kV变电站获取电量,被称为下网电。
以往,发电机发电量完全靠人工调整,无法实现精准控制。

洛阳石化热电部电气工程师刘江涛:为梦想而奋斗(检修发电量发电机本体万元)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上网电是咱们免费输送给人家的,而下网电则需要咱们付费,如果用多少发多少,不就减少成本了吗?”刘江涛向师傅居斌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可以研发一套功率自动控制装置!
”居斌的意见,使刘江涛豁然开朗。

  说干就干,在居斌的带领下,刘江涛立即投入研发工作。
一下班,他就扎到现场琢磨线路,写写算算。
笔记本上满是密密麻麻的逻辑图和接线图。
仅验算图纸,他就绘制了50余张。

  “有一天晚上快10点了,江涛打电话说有一个逻辑模块想不通,讨论完之后,我突然想起来他当天上白班,一问才知道,他下班后就没走,连晚饭都忘记吃了。
”谈及刘江涛的拼劲儿,居斌非常赞赏。

  两个月后, 110kV线路功率自动控制装置投入运行,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之后,经审核,取得专利证书。
该装置可根据厂内用电量,实时自动调控发电机发电量,并可缩短设备操作延时,有效减少上、下网电量,年节约成本100余万元。

与时间赛跑,优化供电系统运行

  2019年4月,洛阳石化启动四年一次的大检修,刘江涛所在的劳模工作室承担供电系统优化项目。
该项目是那次检修的12大重点项目之一,包括新增一个变电站和扩建两条线路。

  通常情况下,该项目至少需要6个月才能完成,但由于前期审批、设计等方面问题,留给他们团队的时间只有3个月。

  “时间太紧,要不是身体不允许,我连觉都不想睡。
”刘江涛说,“第一次作为电气主要负责人参与大检修,压力不小。

  刘江涛的第一个任务是编写《电气大检修停开工作业指导书》。
他对照统筹,结合检修计划,将装置停开工项目分解成6000余项,并注明相应的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还加入了50余张系统变化彩图表。

  “江涛编写的指导书,每一步操作都很详细,还配有彩图,绿色是“停运”,红色是“开启”,每一个开关的开、闭状态都很清晰,该停运哪个设备,投运哪条线路,一目了然!
”汽电区域主管王景茂说。

  在接手任务时,项目部分设计图纸还没有完成,刘江涛主动提出参与图纸设计。
他一边跟进施工进度、检查施工质量,一边和设计单位协作,共同绘制了120余张图纸。
功夫不负有心人,项目在统筹时间内一次试运成功。

攻关之路,永远没有尽头

  去年底,洛阳石化热电部2号发电机断路器本体漏油,预算维修费用约为6万元。
本着“节约一分钱也是效益”的思想,刘江涛打算自修。
他向厂家咨询,但并未得到核心技术。
他没有气馁,带着自己的检修方案找到师傅居斌,提出了自修思路,并付诸实施。

  断路器本体内部零件很精密,稍有不慎就会被损坏,仅拆开本体,刘江涛就用了三天。
拆开后,他发现是密封垫破损导致漏油。
更换密封垫和相关零件后,难题又来了:断路器本体油盒必须在抽真空后加油,才能回装,而他们手中的抽真空和加油设备体积太大,容易触碰本体内的精密零件。

  刘江涛自己动手,制作了抽真空连接头和加油壶,使难题迎刃而解。
“设备回装后运行正常,这次自修花费还不到300元!
”刘江涛自豪地说。

  今年初,1号发电机励磁柜发生故障,整体更新不仅耗时长,而且预算费用近20万元。
刘江涛提出局部更新设想。
他将励磁柜拆开,对模块和控制器进行逐一排查,确定了需要更新的近20个模块和控制器。

  然而,新配件到货后,却无法安装。
“该励磁柜已使用10余年,而厂家配件尺寸都已升级,无法匹配。
”刘江涛认真琢磨,按照新配件尺寸,设计制作相匹配的支架,在老支架的基础上搭配使用新支架。
一周后,仅花费3万元就更新完毕的励磁柜重新上岗了。

  工作11年来,刘江涛坚持开展挖潜增效、创新攻关,共取得国家专利15项。
“我很幸运,从事热爱的专业,又遇到一位好师傅。
企业还给我搭建了追逐梦想的舞台。
”刘江涛说,“我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断超越,勇攀高峰,走好技能成才、报效企业之路。
”(方丽华 王静)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