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中国体育小艳
万万没想到,曾经作为汽车后市场最赚钱的行业之一,如今的汽修行业却遭遇了滑铁卢。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渗透,传统汽修店的生存空间逐渐被压缩,转型困难重重,未来可谓一片陷入迷雾。
据统计,截至2022年我国共有近90万家登记在册的汽车维修企业,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不过就在几年之后的2024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突破50%,这意味着国内一半以上的新车都选择了纯电动或者插电混动,对于汽修从业者而言绝对是一记重创。
多数新能源汽车车企为了实现"三电"终身质保,要求用户必须在4S店维修保养。也就是说,新能源车的售后市场被4S店垄断,彻底切断了汽修店的生存空间。新能源汽车结构独特,绝大多数接受传统汽修培训的师傅们根本无法下手,手忙脚乱。再加上维修相对简单,换电机和电池而已,技术含量和利润空间大幅降低。

新能源车企力推"三电终身质保"的同时,线上线下养车连锁店如雨后春笋。像天猫、京东、途虎养车等大型平台公司,凭借雄厚资金可以微利经营,吸引源源不断的车主。相比之下,传统小修理铺的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同质化严重,只能靠压低价格赢得活路。一位汽修老板无奈地说:"现在的客流量是以前的一半都不到,生意每况愈下。一边是新能源车全包圆了,另一边又有大公司揽活,我们只能勉强靠着剩下的燃油车维生了。"小修理铺正陷入一个由内而外、由外而内的绞杀之中。内部是同质化的无序竞争,外部则是新能源车和大型连锁店的双重夹击。未来他们要想生存,恐怕非得选择转型不可。
"之前店里还有5个学徒,现在只剩下2个了,谁愿意将就学这一行啊?"一位老板如是说。作为新兴事物,新能源汽车的专业维修知识确实缺乏传承,导致后继乏人。更要命的是,整个市场的增量已被4S店垄断,汽修街上的师傅们越来越没活可干。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逐年攀升,燃油车的保有量也在持续下降。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将超过1.5亿辆,届时汽修行业可能会遭受整体寒冬的袭击。
"以前对着一台车就能忙上半天,现在新能源车换个电池就完事了。"一位老师傅感叹,新能源车的简单维修,使这一行业的技术含量大跌,收入自然也就减少了不少。
对于绝大多数接受过传统汽修培训的师傅们而言,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和原理显然是陌生的。即便是经过再培训,对于新领域的单项操作或许也能hold住,但要彻底掌握专业知识,难度可想而知。这也意味着,汽修行业的从业门槛正在被拉低。相比较复杂精细的燃油车发动机和变速箱维修,新能源车的电池、电机等部件维修更像是装配工作,也就无需太高的技术含量了。
"年轻人学不学这一行都一样,反正马上就会被取代。"一位老师傅如此感慨。可以预见,随着新能源汽车占比的逐渐提高,未来汽修从业者的收入和前景堪忧,导致这个行业可能陷入失传的困境。已经有不少眼光长远的汽修企业意识到了危机,紧锣密鼓地启动转型。不过除了汽车装潢外,又能转型什么呢?回收旧电池?改装加装?前景依旧扑朔迷离。
"以前我们是修理各种发动机为生,现在只能靠做保养和装潢维生了。"一家老字号汽修店的老板无奈说,由于人手有限,只能把重心放在相对"刚需"的部分上。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步统治,破坏了汽修行业原本较为固定而又利润丰厚的产业链。虽然大多数师傅仍可从事保养和装潢业务,但收入无疑将承受巨大压力,整个行业也将陷入剧烈洗牌。
这种情况下,有资本雄厚、管理先进的大型连锁店可以较为从容应对。但对于遍布城乡、规模普遍偏小的无数汽修铺而言,未来的路便格外坎坷和迷雾重重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