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这一难题,建设居民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采取“三位一体”协同推进策略,并积极寻求其他职能部门的支持,探索出“废旧僵尸车”全流程集中处理工作模式,使社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在整治工作中,“三驾马车”共同发力。居委会通过入户宣传、电子屏等途径加强宣传引导,提醒居民在规定时间内自行清理废弃车辆;物业公司则对疑似“僵尸车”张贴整治提示单,明确告知居民集中处置的流程规范和存放地点。
依据法律规定,废弃汽车仍属于车主个人合法财产,不得随意处置。因此,工作人员对每辆集中保管的疑似“僵尸车”都详细记录原停放位置等信息,方便车主认领。对于废旧自行车,工作人员积极走访周边居民获取车主信息;对于电动车和摩托车,则联合公安等部门通过车牌信息与车主取得联系。虽然排摸过程非常困难,但最终大量的“僵尸车” 还是找到了业主,业主基本都同意了由物业集中处理车辆的意见。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考虑到摩托车和电瓶车车身有钢印号,集中处理后若被不法分子改装重新销售存在安全隐患,建设居民区联合公安部门将拟交由垃圾回收站处理的“僵尸车”进行车辆信息去除,确保无法进行二次售卖。
为巩固整治成果,鼓励车主主动处理报废车辆,社区还不定期开展废旧车辆回收活动。建设居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之后会采用更多举措,通过自治共治力量让小区的停车位利用最大化、社区治理规范化和常态化,共建和谐美好社区。
供稿:方松街道分中心
编辑:桂可欣 窦晓晗(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