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川市道路运输事务中心获悉,去年8月以来,银川市全面推进机动车排放检测与维护制度,布局M站((汽车排放性能维护站))建设。在目前6家M站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M站建设,做到布局合理、方便群众、有效治理 ,从而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享有蓝天的优越感、幸福感。
5月18日,在兴庆区一家汽车排放污染维修治理站(M站)看到,一辆宁A牌照的车辆正在进行尾气治理,经智能尾气治理机检测,该车尾气中一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严重超标,系统提示该车三元催化器失效,技术人员拆开后发现三元催化器里面的载体和附体损坏严重、完全失效。随后技术人员进行三元催化剂总成更换,并对车辆排放系统进行检查维护。通过先后检测数据对比 ,这辆车的尾气排放终于达标。
机动车尾气主要来自内燃机的排放物,由于燃料含有杂质、添加剂及燃烧不完全等原因,机动车尾气中除了氧气、二氧化碳及水蒸气等少数几种为无害成分外,其他大多数成分,如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微粒(某些重金属化合物、铅化合物、黑烟及油雾)、臭气(甲醛等)都是污染环境的有害成分。
据统计,当机动车排放超标时,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往往是达标车的10倍~50倍。因此,要想对因故障引起尾气超标的车辆进行尾气治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方面,维修技师必须有扎实而全面的理论知识及汽车尾气超标原理分析能力及经验;另一方面,汽车维修企业要具有相关的检测诊断及维修设备,并能有效应用起来。
据银川市道路运输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汽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大气环境污染源之一。实施I/M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降低在用机动车排放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举措。按照该项制度要求,汽车排放检验机构(I站)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排放检验,共享检验数据,汽车排放性能维护维修站(M站)根据I站提供的信息对超标排放车辆完成诊断和合理维修后,将维修信息上传到汽车维修电子档案系统,I站系统接收到M站的维修信息后方可对车辆进行复检,对超标排放汽车完成闭环管理。
王辉 王希政
【责任编辑:苏楠】
本文来自【银川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